第一文秘网    > 工作心得

略论青少年学生历史感的缺失与培育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3 08:38:43   浏览次数:

历史感涉及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问题,缺乏历史感,他们很难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也变得淡漠,也很难理解各种思想文化的丰富化、复杂性,对社会问题缺乏准确的判断和思考能力。针对传统的历史教育忽略历史感的传递、缺乏对历史整体感的尊重、割裂与现实感的联系等诸多弊端,应当通过革新历史教育、加强思想引导、培养自学意识的思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通过重塑历史观涵育中华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指导个体的价值追求。

青少年学生  历史感  培育

李振宏教授认为:“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如果我们获得了对某个时代的历史感,那么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在我们的理解中都会是题中应有之事,是理所当然的。”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这样解读历史: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了解研究历史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人们向前看。

一、历史感:青少年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一面镜子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构建和人格形成及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当代青少年学生要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学生都显得相对成熟,从初中起,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求学,或远离家乡或离开家庭,作为住校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他们摆脱了对家庭的依赖,逐步进入同辈群体占据主导的校园或社会群体,内心的自我意识逐渐苏醒,审视环境与他人,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在反观内心,从全方位的视角来审视个体自我的存在。于是,他们能否学会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认知,引发情绪体验,进而审视和辨析现代生活中的现实和表象,获得辨别正邪、善恶、美丑的能力,对于其把握、判断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趋势,承担起相应的历史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学生所经历的每个时点,都正在变成历史的一部分。人只有历史和未来,而几乎没有现在,因为现在是瞬时的。生活在这种无形但又实实在在流动的时间中的青少年学生,时刻想到辨明自己的位置,意识到自己处在历史之中,自己从历史而来又将属于历史,这便是历史感。历史感是涉及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问题,缺乏历史感,很难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也会悄然淡漠,也很难理解各种思想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有历史感的学生会通过追问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去思索他们当时的判断和行动具有怎样的价值,让自己置身于历史的特定时期,感悟当时的情感、态度、体验,洞察到人类的历史如同自然发展一样具有客观规律,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共同点,理解当下环境中的人与事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

二、现实隐忧:青少年学生历史感的缺失及其成因

青少年学生的历史常识、历史意识乃至历史感的缺失已不容忽视,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处于历史之中,也无法对历史有所了解和深刻体验,在现实和历史进行比较和鉴别的过程中产生一知半解、一叶障目的错误。很多时候,他们习惯于“活在当下”,试图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社会发展的脉络,却往往在困顿中踟蹰不前,一味憧憬未来却忽略了在历史中寻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和方法。

1.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历史感的传递

反思当下青少年学生的历史感缺失问题,首先必须反思我国的历史教育。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说:“要引导我们同学认识当前的时代。我们讲过去是为了建设现在,掌握未来。要把过去、现在、未来挂起钩来看。”然而,对青少年学生而言,鲜活的历史是凝固在教科书上的方块字,记忆年份事件重于熟悉史料,会议精神和历史意义是固定的记忆模块,进入校园后学习有关历史课程,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只有选择文科的考生才必须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学校的忽视、学生的漠视造成了历史课的学习成了“听故事”或者是“抄笔记”。当网络上拷贝的作业完成了任务之后,历史也就成了废纸堆被拒绝在心灵之外了。长期以来,历史知识只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或者是等同于政治灌输,信息重叠,方法重复,学习历史更多是迫于高考的压力而非内在动力,更不是生命个体的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对历史的冷漠源于缺少历史感的体验。历史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感性和他们擦身而过,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激活他们内心的冲动去揭开各种象征性历史符号背后的规律和意义,对历史感的自我要求也在与职业观、爱情观、人际观的比较中黯然退出。

2.现代媒介形式注重历史符号的传播却缺乏对历史整体感的尊重

现代网络技术使得知识无边界流动,信息的拥堵使得他们失去了思考和选择的时间,快餐文化和戏说之风使得历史渐渐失去了严肃性,历史的凝重和厚朴感已在功利追求中被迫换上了轻浮和戏弄的外衣,有的娱乐节目、影视作品中甚至歪曲历史和篡改历史。历史事件被人为地张冠李戴,杰出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也不得不加上诸多缠绵的情感花絮,历史感更是被商业泡沫挤压得无立足之地。青少年学生鲜有去读《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史书,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历史脉络也只是在动漫和网游里找一点历史人物的花絮。史诗巨片却要靠众多的明星脸谱来炒作,他们的感官被艺术加工后的历史片段和历史符号刺激着,对历史的严肃性、连续性、完整性失去了概念,于是历史常识被马嵬坡下的凄美爱情、清宫秘史的尔虞我诈覆盖了,历史感的流失让人扼腕叹息。

3.传统思政教育群像式的描述掩盖个体差异且割裂了与现实的联系

回望20世纪中华青年之壮举,似乎那种无私无我的革命激情已很难寻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历史群像的伟大壮举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意义,却很少揭示其中个体在人生选择时的矛盾与挣扎。历史中的他们似乎是“神”而不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忘我和激情燃烧了一个时代,却又未能激活很多青少年学生的历史感和使命感,原因就在于历史和现实之间似乎有些疏离。要想寻找历史感,就必须从现实留存的史料中还原历史发展的真实轨迹,对历史的正确理解和全面阐释才是历史感的发源地。人们总是习惯于站在现实的出发点去寻找历史与当下的诸多联系和可能性,历史被无奈地加上很多现实需要的注释,而非批判性的理解和反思,造成了历史感对现实指导意义的弱化。雷戈认为历史感本质上必然是人的自然天性,每个人都有权利对历史说:“我在场。”我在场就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历史感。历史感与现实感并非割裂,而是交互作用于人对社会事物的认识过程中。

三、培育路径:在历史感中凝练爱国主义精神

青少年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并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艰苦卓绝的近现代革命史,才能深刻领会今天中华民族精神之精髓,才能在历史感和时代感中凝练民族精神的实质内核——爱国主义。国家、社会、学校以及所有从事历史研究、教育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使命传播历史知识,培育历史感,把握科学历史观,让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新时代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掌握发展规律、实现社会价值、振兴中华民族之动力源。

1.国家应革新历史教育,从宏观层面通过历史感涵育中华民族精神

鲁迅先生说:“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任继愈先生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之所以逐渐被认识,是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活动,才能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集体记忆延续下去,时刻警醒中华民族兴衰史的经验与教训,形成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唯物史观,将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与责任寄托在青少年学生的身上。

当前,历史教育在铸造民族精神,培养正确的历史观、科学的方法论等目标上正在逐步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文史哲各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历史成了非常狭隘、孤立、单调的小学科,历史教育被视为局限于中小学的历史知识普及,而未被视为文史哲一体的、旨在提升全民人文素养的“大教育”。为此,历史教育不能再被囿于狭隘的学科视野,而是要打通文史哲的学科割裂,吸收多学科的学术滋养,将科学发展观等唯物史观、哲学观和文学艺术纳入历史教育,增强历史教育的生动性和生活性,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家应加快建设,免费开放更多的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将历史教育平民化、大众化、生活化,推动出版界、影视传媒、文学界推出更多历史题材的优秀书籍和影视、文学作品,引导民众透过历史的神秘感,捕捉到历史中渗透出的时代气息。历史与现实是不可分割的,历史教育应利用好历史与现实的传承性,让学生读史明智,学会思考,养成现代公民素质。因此,历史教育尤其是培育历史感对于当代青少年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深化政治认知,增进政治认同,提高政治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学校应注重思想引导,从中观层面增强历史感影响青少年学生的生涯发展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人格塑造的主阵地,承担着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将个人生涯发展与承担历史责任相结合的重要使命。首先,学校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增加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内容,构建兼顾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元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互动,营造对话氛围,让历史学习摆脱单向灌输的老套路,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积极情绪体验。其次,校园文化也应立足于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历史感的培育从课堂中走向生活世界进而进入精神领域,逐步“生活化”、“日常化”、“常态化”,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载体感染、熏陶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再次,引导青少年学生尝试用历史视角和历史方法解决现实问题,通过社会调查、学术沙龙等活动激发他们对社会民生问题深入观察,深刻反思,热烈讨论。历史感的培育会使他们透过事物表象去挖掘内里本质,领悟历史的公正体现在正义、科学、真理终将战胜邪恶、愚昧与荒谬。同时,学校还应结合重大纪念日和重大政治生活事件在校园掀起学习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的热潮,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平台实现对接,传统媒介和现代网络相得益彰,探索培育学生历史感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3.青少年学生应加强自学意识,从微观层面唤醒历史感指导个体价值追求

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用美国心理学家帕瑞的观点,就是由思维的二元论阶段向相对性阶段和约定性阶段过渡的过程。青少年学生对问题和事物的看法往往习惯于寻求“标准答案”,不善于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常会陷入“盲人摸象”、“纸上谈兵”的误区。历史学习的浮光掠影,历史感的压抑沉寂,使得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迟疑于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变迁中的人物和事件做出敏锐的洞察和准确的把握,不善于发展个体的政治认知和社会适应,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总是被动地用他人的眼睛看世界,缺乏独立审视世界、辨别事物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应增强历史感培育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学习中的功利主义和浮躁心理,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学习历史,思考现实;应拓展历史感培育的渠道和途径,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都是藏有丰富史料的文化场所,生动的历史记忆和还原的历史场景会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承担传播历史文化的重担,深入社区、农村、工厂、学校,尤其是面向农民工子弟和留守儿童,填补他们的历史空白,将悠远古老的古代史、历经沧桑的近代史和变革创新的现代史广泛地加以传播,用实际行动唤醒、体验和沉淀历史感。

培根在随笔《论求知》中说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由此可见,历史感的培育将有效指导青少年学生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在历史观照下的现实审思让青少年学生学会观察哪些是应该从历史人物和事件身上吸取的,哪些是应该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摒弃的,切合实际地为自己制定远景目标和近期规划,在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审慎的选择中逐步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

————————

参考文献

[1] 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2] 白寿彝.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3] 刘佳.当代青年的道德构建与“和谐”教育观.教育探索,2006(1).

[4] 鲁迅.华盖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5] 任继愈.《续修四库全书》出版的重大意义.中国图书评论,2002(6).

[6] 孙丰林.也谈历史教育研究——兼谈一种大历史教育观.齐鲁学刊,2005(2).

[7] 李瑊.历史教育与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

[8]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 [英]培根.论求知.曹明伦译.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3.

[作者:王江兵(1973-),男,江苏通州人,硕士扬州大学青年发展研究所讲师;陆涓(1961-),女,江苏扬州人,硕士,江苏联合职业学院商务分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茂林】

推荐访问:略论 缺失 培育 青少年学生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