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典礼主持

纪实风格影视作品的审美多样化形态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3 08:39:51   浏览次数:

[摘 要] 纪实风格的影视作品传递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记录、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文化的最新状况和发展趋势。近年来,纪实风格影视作品的审美呈现多样化形态,其创作意识、叙事风格和表现手法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这些作品在审美功能上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本文就以《走近毛泽东》和《北京2008》为例,从风格、语言、视角、叙事方面,分析不同类型的纪实风格作品的审美趋同与差异。

[关键词] 纪实;审美;风格;语言;叙事

《走近毛泽东》作为一部大型历史题材的文献纪录片,实现了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影片启用了一大批宝贵的历史镜头和文献资料,以毛泽东一生经历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独特的人格魅力,突破了一般纪录片的程式,把画面、音效和解说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同时该片叙事方式开放,表现手法凝炼,让观众充分领略到了纪录片的艺术魅力。

《北京2008》作为一部城市宣传片,立体反映了2008奥运之年北京的人文情怀、绿色宜居、夜色浪漫和时尚风情,涵盖了北京的古迹、建筑、博物、美食、演出、购物等各个方面,再现了一个亮丽、动感的北京。在这12分钟的影像里,没有任何解说和旁白,完全以音乐和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多元、国际化的北京。

二者虽然为不同类型的纪实风格影视作品,但在其审美功能上又有一定的相通性。纪录风格作品的独特魅力之一就在于:能使观众获得一种关于现实世界和自我真实感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来自于创作者对诸元素的深刻挖掘,并通过影像声音得以展现。然而,二者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又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就来细细解读《走近毛泽东》和《北京2008》的审美趋同性与差异性。

一、风格:都体现出对真与美的追求

虽然《走近毛泽东》以伟人作为表现对象,《北京2008》以城市为对象,题材上有很大区别,具体的风格上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追求,《走近毛泽东》朴实无华,在客观记录中求美,表现为一种凝重端庄又不失活泼灵动的风格,而《北京2008》光昌流丽,但两部作品都以真实为前提,除了反映历史与现实之外,更是审美价值的实现,对于人精神、思想上的激励与情感上的触动,这两部作品在风格上可谓异曲同工。

《走近毛泽东》呈现的是一种大气磅礴的史诗风格,一场场真实而宏大的历史影像的再现带给观众的是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又不忘从细微处着手,挖掘生活细节,营造艺术意境。《北京2008》风格华丽,在努力彰显古都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浓墨重彩渲染北京的全新面貌,从故宫、鸟巢到国家大剧院、T3航站楼,从胡同四合院到三里屯酒吧……整个宣传片将新北京的衣、食、住、行全面进行了概括,让观众感觉不但美轮美奂,而且相当温馨。

二、语言:都注重多元化与节奏的把握

《走近毛泽东》和《北京2008》有着极强的观赏性与可读性,之所以都能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究其原因,二者都注重了影像语言的多元化应用,同时,在节奏的把握上,都做到了动静结合、张弛相宜。

《走近毛泽东》为观众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镜头、老照片、录音,这些宝贵资料对再现历史和印证历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作品在画面色彩的调度上游刃有余,采用黑白与彩色画面的交替互换,避免了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例如,由新华门鲜艳的画面一下转到了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乘公共汽车的黑白色的影像资料,这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影片的很多地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制作者在影片的表现风格上也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方式。例如在相同的时间维度中,书写不同空间里发生的历史事件。一边是用移镜头,表现蒋介石以强大的气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主要大城市;而当镜头对准毛泽东时,则是一种缓慢的长镜头,配以悠扬抒情的音乐。两个场面鲜明的动静对比,不仅将两者在同一历史境遇中不同的选择强化了,同时通过这一特殊的剪辑手段产生的巨大张力,也让影片叙述者的话语倾向性更加鲜明了。

《北京2008》在声画语言运用上考究,尤其是影像表达上的精致与唯美,使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呈现出一种巨大的艺术感召力,让观众情不自禁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震动。这部作品的节奏感更多地体现在镜头组接和音乐上。大多采用了短镜头,随着不同乐章的伴奏,画面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在单弦乐曲的背景下,老北京的风貌一一展现;而在钢琴演奏的京剧曲风中,北京的方方面面都以崭新的面貌有节奏地出现在片中,饱满的画面和创新的剪辑都令人耳目一新;在表现长城等景致时,同一个景致又分别通过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来展示。镜头有长有短,时而舒缓,时而激荡,时而轻盈,时而澎湃。

三、视角:新颖且体现出对历史与文化的不同探寻

《走近毛泽东》和《北京2008》虽然都有着新鲜的视角,具体看来,却各有不同。

《走近毛泽东》最大的看点就是以平民化、生活化的视角,通过叙事手法、真实的画面、蒙太奇语言对毛泽东给予了全面诠释和再现,表现了毛泽东的个性、革命意志和经历,让每一位观众彻底摆脱了仰视领袖的心理,看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毛泽东,深刻反映了毛泽东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思想理论和理想追求。

《北京2008》则更多地采用了散点透视的手法,将抒情、叙述、思辨融为一体,以最有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的元素符号为索引,全方位、多视点地解读了北京一个个富含文化魅力的意象,既让观众感受到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浓墨重彩渲染出一个现代北京的全新面貌。

四、叙事:不同的叙事手法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走近毛泽东》和《北京2008》都能获得观众“新颖”“好看”“感人”等不同词语的好评,仔细分析比较,二者的魅力所在又各有不同。

《走近毛泽东》之所以吸引观众,不仅表现为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更多的是依靠以下几方面。

1.结构紧凑。《走近毛泽东》结构既是线性的结构,又是自由开放式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影片节奏更紧凑,更吸引人。由气势恢弘的大结构进入,然后再一环扣一环,一个故事引出一个故事,用精练的手法把毛泽东精彩的一生,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比如开头就是毛泽东的少年、青年、壮年,直到他的晚年,接下来又从晚年引出斯诺采访毛泽东,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毛泽东在家乡的故事,生活中的趣事。这种结构牢牢抓住观众的视线,引导观众一步步观赏完整部纪录片。

2.故事化。该片注重讲故事的手法,特别注重从“情”着手,刻画了毛泽东重情重义的一面。如在听到洪区灾民被毒蛇咬死而痛哭,在听到战胜血吸虫病的喜讯之后高兴得半夜起来写诗,这一哭一笑的鲜明对比,更是展示了主席关心人民生命安危的真实写照。同时,简化了一些过去人所共知的大场面,用细节来体现伟人的魅力。如毛泽东对下台的尼克松待若上宾,逗趣基辛格夫人的身高,模仿非洲礼节接待非洲朋友,出席党的代表大会因年老腿疾目送代表离场,以及对生死的感悟,毛泽东畅游长江和大海,要骑马游昆仑山,等等,通过这些亲切、感人的细节,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真性情及人格魅力。并且毛泽东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为外国来宾递烟夹菜;却又坚持原则,对西哈努克的无私帮助,对前苏联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这一切的一切都展现了他为人和善却不失原则的处事风格。

3.生动的解说词。毛泽东的言行举止、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是十分个性化的,“他的幽默常常通过个性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放射出来,显现人格的张力和魅力”。影片的解说词大量引用毛泽东极其生动的言语;一扫空洞说教和虚幻浮华的词句,写得具体,耐人寻味,真实地还原并表现了毛泽东的幽默与他的性格浑然一体的特点。因此,影片充满了温馨、亲切、动人的幽默感,所以能够自然地让观众走近毛泽东。

4.传统注入现代元素。《走近毛泽东》几乎全部采用历史资料,却没有停留在资料堆砌的层面,而是用现代意识赋予资料现代信息和思想内涵。用艺术眼光去鉴别、筛选和提升资料的价值,聚焦着人的情绪、情感和个性相关的活动,用时代精神激活历史资源,从中体现人性,显现性格。同时,片尾的音乐朴实、随意,但热烈,带有一点儿摇滚的味道,使《走近毛泽东》这样的传统题材增加了现代与时尚的元素,体现出一种多元文化的、流行与传统结合的内容,拉近了与青年观众的距离,为影片增加了现代感的特色,有别于传统的陈陈相因的“老面孔”。

《北京2008》如同北京的一张名片,利用影像、声音等资讯形式,完美地展示了主体形象,提炼出北京这座城市的艺术形象,概括出城市的符号。可以看出,不仅在前期创作中经过精心设计,而且在后期画面特效处理上也花费了一番心思。《北京2008》的美着重体现在视听的冲击力上,画面美轮美奂,场面气势恢弘,而且不仅仅依靠静态展示优美风光的模式,而是强化人与景的互动,在大制作的精美画面中融入纪录片的人文风格,从而打造出这样一部真实、唯美以及让人心动的好作品。

归纳起来,《北京2008》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1)画面大气、唯美、国际化。充分利用镜头语言和特效,在虚实结合中彰显艺术张力。(2)用唯美、富有感染力的北京风情来表现北京的人文魅力,以大环境、大视野、大格局来体现城市的实力和特点。同时,大气场景与细节特写相结合,以小见大,充分展现出“人在画中游”的美感,以及城市快速发展的节奏感。(3)设计情节让古文化与现代经济生活相互对照,交相辉映。通过京剧、舞蹈《千手观音》等文化表演,充分演绎出现代北京对深厚文脉的传承和发展,展示独有的北京文化。(4)通过虚实结合及后期特效,如无级变速、延时摄影、快慢镜头等,运用多种视角让片子更加流畅。总之,这部作品既保留了北京的古韵之风,又展现了北京的现代气息,充分显示出北京是座古今结合的城市这一特点,极具动感和美感。

五、结 语

通过比较《走近毛泽东》和《北京2008》的审美趋同与差异,可以看出,尽管两部作品在切入点和艺术风格上并不相同,但它们均能引发观众对于美感的共鸣,并产生一定的审美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作为纪录片创作个体来说,在创作中所兴发的审美体验,应该是有独创性的,否则就不具有创造价值和先锋性,但它同时又要是可普遍传达的,可表达人们的某些共同情感历程,因此,纪录片必须采用符合大众普遍审美规律的创作手法,方能深受观众喜爱。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 艾辛.仰视解读发现——我拍《走近毛泽东》[J].电影艺术,2004(02).

[3] 陈光忠.毛泽东走近我们——纪录片《走近毛泽东》感言[J].电影艺术,2004(02).

[作者简介]邵辉(1978— ),女,山东定陶人,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教育技术中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理论与创作、教育技术。

推荐访问:多样化 影视作品 审美 纪实 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