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思想宣传

构建初中数学的有效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08 08:39:17   浏览次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信息功能,二是调节功能。所谓调节功能就是指情感具有支配、维持运动方向的作用。情感认知活动的启动、发展和维持的动力,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学习质量。积极、愉悦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促进他们主动地建构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一、创设最佳心理情感,引发自学兴趣

创设最佳的心理情感状态,就是使学生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情感信息在神经系统通道中的传递达到最佳状态。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还会把知识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和疑点,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激疑,将“疑”设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认识矛盾之中,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产生学习兴趣,把学习新知识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心理,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的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强烈的精神追求。如初一数学上学期中学到认识一百万,课本结合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去认识它,本学期学到认识百万分之一时,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部分我让学生自学,自己设计问题,相互讨论,学生答疑,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保持良好情感状态,构建自学平台

1.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一种师生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活动,在互动中,师生间的思维撞击,有利于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创造地学习。师生互动关键是在教学中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民主的互动氛围,使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有时我采取让学生来当老师,老师采取转换角色的办法,扮演学生这一角色,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自主说话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而通过这种巧妙的设计问题,进一步促使学生动脑筋去思考,去解决,突破了重点、难点。让学生学在课堂,乐在其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2.学生互动。学生互动既有行为互动,也有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传递。学生互动能使他们集思广益,使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使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究之中,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发展。教学完全由学生来支配……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内容非常充实,整节课全是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同学们充满自信,敢于发问,勇于挑战,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3.自主活动。由于学生生理特点及机能的差异,采用的学习方法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潜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一定的时空,让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自由显现。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教师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在关键处予以适当的点拨。这样,学生人人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自主地学习,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实践。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流,不管是求同,还是求异,学生都经过了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展。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始终处于极佳的情感状态,有效地强化了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品质。

三、满足个体心理需要。激活自学热情

自主学习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参与的广度是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参与的深度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除了创设最佳心理情境,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外,还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1.分层要求,体验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理需要。当学生的这种心理得到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基础有好差之别,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接受能力有高低之分。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要求,把目标定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真正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引发他们学习的自发性,能鼓励他们“拾级而上”。从而调动了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2.善待学生,营造良好氛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再努力,你还会进步!”“老师真为你自豪!”……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就是孩子上进的动力。一般来说,小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心理。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但如果他们的“表现”得不到肯定,或者课堂气氛压抑紧张,就会产生一种害怕心理,这种心理容易阻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待每个学生,恰当地把握评价他们的尺寸,尽量多采取肯定性评价,尤其是要关爱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使错误的,我们也不能轻易地否定,而是要通过讨论使他们认识到错误之处,给予他们重新思考的机会,直至获得正确的答案,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强化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充分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当然,也不能顾此失彼,无原则地一味予以表扬。夸大其辞地予以肯定,那样会适得其反。

总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唤起学生的原知是构建认知的基石;创设问题、激励评价是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自主探究、整理内化是学生自主构建的核心;形成与完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只要在教学中树立整体教学观,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相信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好的。

推荐访问:探究 学生自主 初中数学 构建 培养


[构建初中数学的有效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