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委廉政

中国剪纸与明清家具镂刻艺术对比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10-01 08:48:39   浏览次数:

zoޛ)j馟i'i^ii۽i}ۍu^Mߝ4ӎi]9zi饨ky活动,它依附于大众的审美意识而存在,表达的是民间群体共同的审美意识,如蝙蝠表达的是福运,松鹤表达长寿,聚宝盆象征财富等等。

明式家具中的透雕艺术通过附着于家具的样式和某一特定部位来表达人们的意愿,透雕一般用于牙板或者椅子靠背,也用于巾架搭脑的两端和盆架。纹样一般来源于中国传统山、水、花、鸟以及民间故事,镂空象征吉祥的图案常有“麒麟送子”、“五福捧寿”、“松鹤万年”等,而云纹、草龙纹、回纹、万纹等常用于背板、扶手和牙条牙板。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剪纸和古典家具镂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剪纸可以简洁明了地表现主题思想,或隐喻或象征或直接,不必考虑其他因素。而古典家具的镂刻艺术纹样也可以直接或者象征的表达寓意,但要结合所附着家具的自身特点,还需要考虑镂刻的位置是否得当,只有达到镂刻的纹样与家具局部与整体结合完美统一才能真正表现古典家具文化底蕴和创作的价值取向。

(二)镂空手法比较

剪纸和家具中的镂刻都是镂空艺术的表现形式。从中国剪纸中的镂空技法上来说,南方剪纸刀法细腻、线条柔和、精致优雅,而北方剪纸雄壮、粗扩、纯朴、简练。南方家具镂刻层次分明、细腻精微、剔透玲珑,而北方家具镂刻浑朴大气、不拘小节、主题明确。剪纸的造型表达着传统的阴阳观,剪纸艺人通常用阴阳在形态上表达图案,而不用黑白,一般用红色,表达的主体形象部分为阳,镂空的部分为阴,突出为阳,凹下去为阴。民间剪纸造型方法上分为阳剪、阴剪、阴阳混合剪。

明清家具雕刻技法上有圆雕、浮雕、根雕、透雕等,其中透雕是镂空雕刻的一种,难度最高。家具的镂空雕刻又称镂雕,就是把材料中没有表现图案的部分掏空,留下图案部分,类似于剪纸技法的阳剪,该法的特点是可以使所要表达的图案层次分明,空间立体感强烈。古典家具中的镂空雕刻遵循由上而下,由前而后,有表及里,由浅到深的层层推进的加工顺序,要求施刀者的功力、线与面的处理以及各种造型手段的变化,都必须切实服从主题内容的需要,使意、形、刀有机地融为一体。

从这点分析来看,剪纸中的阳剪纸和家具中的镂刻手法是一样的,都是突出需要表现的图案,镂空图案符号以外的部分。而剪纸中的阳剪法多出现于南方剪纸中,家具中的镂刻技法多出现于北方,以晋作家具和京作家具为代表,所以表现形式在地域上有存在差别。

四、中国剪纸与明清家具意义体系的比较

(一)传统阴阳观和生命观

中国美术的哲学基础是以“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为核心的中国本原哲学,认为阴阳互生是宇宙变化、发展的根源。中国剪纸和明清家具的镂刻艺术作为民间艺术中最普及的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把传统阴阳观体现得淋漓尽致,用镂空的形式使所要表现的纹案形象更加突出,无论是阳刻还是阴刻,镂空部分与图案部分相互对照,正负空间的差异冲击着观者的视觉感受,从而到达理想的艺术效果。

中国剪纸不仅题材上而且在艺术表现形式都表现出传统的阴阳观念,剪纸创造者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是对周围大自然一般认识的抽象思维的结果,同时不自觉地把传统的阴阳观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生殖崇拜在剪纸艺术中最为突出。常见有关生殖崇拜的题材有“抓髻娃娃”、“鱼戏莲”、“生命树”、“蛇盘兔”等,其中“鱼戏莲”鱼游于莲花之间,表面上反映客观的自然现象,本质上是阴阳结合过程中繁衍生命的寓意。

这些题材在内容上都表现出生殖崇拜文化,当然这些寓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但是信仰的本质特征并未改变,对生命本质特征的关注仍然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而明清家具中的虚实、曲直、方圆也都用到了阴阳思想。

(二)儒家思想

剪纸是普通大众表达美好意愿的艺术载体而传承了下来,其中有天下父母的“望子成龙”传统观念和寒门学子“学而优则仕”的出世心态。比如“鲤鱼跳龙门”剪纸从符号学角度喻指望子成龙的期望,表达了中国人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渴求。

明清家具中儒家中庸之道的出世哲学的影响表现在明家具的线型在传统的技法上的运用。简练、舒展、刚劲和流畅是明式家具的线条的特点。花纹、线脚、牙板,大多圆润流畅、简洁挺拔,毫无矫柔造作之感。

曲线与直线完美结合,就是一个中和中行、阴阳互补的过程。再如圆角柜腿足的收分、四出头官帽椅前帐的飘肩,四件柜上的抬肩等等不仅传达出中庸、和谐的“文化特性”,而且还体现了儒家“中和”及“温柔敦厚”的审美思想。民艺学家张道一先生说过:“从文化的性质来看,它带有民族文化的基础性质。也就是说任何上层的、高雅的文化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10]170

结 论

中国剪纸与明清家具镂刻艺术在时间、地域、图形寓意、表现手法和思想来源之间具有关联性。在艺术形式上剪纸艺术演绎民间习俗生活,其中蕴含哲学理念与美学形式并附有生命感;而明清家具纹饰题材大多以传承下为主,其镂刻思维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概括并具有倾向性和选择性。两者表现形式及镂空技法上既有差异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剪纸呈现方式直接,表达主题明确,不必考虑其他因素,而明清家具的镂刻技艺需结合所附属家具的自身特点,考虑局部与整体结合的完美统一。追根溯源二者在意义体系上都呈现出传统的“阴阳观与生命观”这一核心的中国本源哲学,并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出世哲学影响。通过本文的对比研究,可以推测出明清家具的镂刻艺术同中国剪纸文化共同成长与成熟。在下阶段可对二者更进一步对其延展性方向进行梳理与挖掘其文化内涵,可以使这一民族文化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蹼安国.明清家具装饰概述[J].东南文化,2001(10).

[3]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高国柱,王德鹏.鱼形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的哲学基础[J].美术研究,1988:4.

[7]胡飞.略论民间生殖信仰主题剪纸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J].文艺争鸣,2012(2).

[8]靳之林.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9]欧操.中国明式家具视觉符号的探索与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8.

[10]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的美学特征[G]//唐家路、邓福星.中国装饰艺术美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镂刻 剪纸 明清 中国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