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演讲致辞

生态学专业野外课程综合实习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4 08:37:34   浏览次数:

总结和心得体会。参加实习的教师包括各门实习课程的指导教师(负责相关课程的实习)、生活后勤教师(负责学生的食宿及相关生活要求)及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安全、了解学生的生活、实习情况),由学院统一指派,学院教务办公室通知相关教师具体实习时间和行程安排。实习指导教师要服从学院领导和实习负责人的具体安排,协助管理学生生活起居、安全和实习情况。

1.6 制定实习纪律 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作为一项野外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由于时间短,任务重,人员分散,组织管理难度大,要求参加实习的全体师生必须要服从领导,团结互助。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学专业野外课程综合实习的纪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野外要注意安全,包括交通、饮食、爬山涉水、野外采样等方面的安全,实习实习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师生按时作息,按时就餐,进入林中严禁烟火,出外必须集体活动,不得私自行动,并要以良好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综合实习。

(2)指导教师应于实习前一天到达实习地点,做好实习准备工作;实习期间要发扬尊师爱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时还要注意与实习基地周围群众的关系,谦虚谨慎,诚恳待人,时时处处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3)学生要遵守实习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无故不能出勤者,应提前向实习指导教师和总负责人请假。学生因病、因事请假须经指导教师同意,总负责人批准方可离队,并将请假期间行程安排、行程联系人、联系方式和归队时间以书面形式告知实习负责人。

(4)实习过程中,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按要求完成实习内容,做好实习记录,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和内业工作,能参考相关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习总结,提交实习报告。

(5)学生未参加实习或成绩不及格者,均不准毕业,按《山西农业大学学生学藉管理实施细》有关规定处理。

(6)制定实习成绩评定准则。实习结束后,实习学生按照实习指导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门课程的实习报告,按照实习计划安排的顺序装订成册,交学院教务办公室。系主任安排课程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综合表现予以评价,并在学生实习报告上评定成绩。课程实习指导教师应依据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作业和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提出所负责课程的建议成绩。后由院部综合实习领导小组(教学院长、系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代表组成)考核确定每位实习学生的综合成绩(部分实习工作在校内完成的,应结合校内外情况综合评定)。综合实习成绩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及格(60~70)、不及格(0~60分)5级评分制评定。

2 野外课程综合实习的准备

2.1 野外实习地点考察 院部安排生态学专业野外实习负责人提前到实习地点,预先进行实地考察,并按照课程实习内容、目的和要求,统筹实习行程安排和实习时间安排,确定实习路线,同时联系食宿、交通工具等。

2.2 实习经费预算 按照野外实习计划的日程安排和食宿条件,科学合理进行经费预算,以不让学生多花一分钱,又能学到相关专业知识为原则。各班班长收齐实习费用后交生活后勤服务老师妥善保管。

2.3 实习内容的制定和实习指导书发放 系主任安排各门课程的实习指导教师撰写各门课程的实习指导书,交由系主任整理并装订成册,下发给实习班级班长,由班长下发给各位参加实习的学生。

2.4 实习动员及实习仪器发放 野外实习之前,学院领导组织所有参与实习的师生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由教学院长和系主任传达实习计划,讲述野外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重点讲述实习注意事项、组织纪律和安全事项,尤其要强调实习纪律、安全制度、实习期间的请消假制度等,并告知学生携带雨具、太阳帽、背包、手电筒、个人洗漱用品及日常医药用品,比如藿香正气水、创可贴、消炎药等。课程实习指导教师重点介绍实习区概况、实习路线和实习内容安排,让学生明白实习时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好,内业实习需要做什么、实习报告如何编写等,并简要介绍课程实习成绩考核办法。会后,实习负责人根据各门课程实习计划及具体的分组情况,准备相应的实习仪器及用品,并组织发放,明确责任到学生。例如生态学专业野外实习常用的仪器有GPS仪、钢卷尺、标本盒、样品袋等,用具有标签、记录本、小刀、铁铲、标本夹、标本纸。

2.5 联系交通工具 由院办公室负责联系交通工具,通知实习教师和学生按时到指定地点上车,放置实习相关仪器设备和生活用品。

3 野外课程综合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野外综合实习的关键环节在于实习的有效组织与合理管理,应重点把握以下5个方面内容:

3.1 实习计划的执行管理 到达实习地点后,按照日程安排,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按照实习目的、要求及实习内容开始调查、记录及标本采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课程实习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会野外调查、记录和整理调查资料的方法,学会动物、植物、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及压制方法,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野外工作的能力。具体课程实习内容和要求见表1。

表1 生态学专业野外课程综合实习内容及要求

[实习课程\&内容\&要求\&植物学

(树木学)\&1.见习野外实习的预备工作、组织管理方法;2.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野外观察记录、标本的制作保存方法,标本的野外鉴定方法;3.认识实习地常见植物150种,掌握重点科、属、种的鉴别特征;4.植物区系特征分析及植被类型考察;5.学习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1.掌握重点科的特征,认识常见植物100种以上,独立运用检索表鉴定5种以上不认识的植物;2.了解有关植物分布的规律性、经济用途、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掌握标本的采集、记录及制作方法,每组压制一套标本;4.完成20种该地主要植物的分类和特征描述报告。\&微生物学\&1.野外采集真菌标本,通过图册和资料鉴定真菌种类,分析不同菌类生长环境及其危害状况;2.参观常见食用菌菇房。\&1.了解各种大型真菌的生活环境;2.掌握真菌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熟悉常见真菌种类、为害及特征;4.掌握常见食用菌培育流程。\&自然

地理学\&1.掌握实习地地貌形态;2.对实习地的岩石进行辨认;3.掌握实习地构岩矿物的特征及性质;4.学会罗盘的使用方法,运用罗盘仪测岩层的产状。\&1.掌握地貌形态、岩矿物的特征及性质;2.掌握岩石的辨别方法;3.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动物学\&1.主要掌握常见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扩展动物类群的知识;2.白天昆虫采集和晚上制作昆虫标本。\&1.认识常见的动物;2.了解所实习的环境、动物区系的基本特点;3.掌握昆虫标本制作、浸制标本制作、剥制标本制作方法;4.熟练使用《检索表》等工具书。\&气象学

与气候学\&1.熟悉主要生态因子光、温、土、风的测定方法;

2.分析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1.掌握生态因子测定方法;2.了解生态系统定位监测指标及技术;3.分析生态因子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土壤学\&1.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特征、挖掘方法和自然条件的观察、描述、记载方法,学会土壤类型的识别;2.熟悉主要成土岩石的性质;3.学会野外母质类型的鉴别和地形地势的观察。\&1.掌握土壤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2.学会分析土壤样本理化性质测定和土壤肥力等级评定;3.分析土壤特性与其地形的关系。\&森林

生态学\&1.森林群落梯度格局分析,沿海拔梯度林分特征变化;2.观察林下光照、群落结构特点、植物区系组成特点和群落生态结构单元划分、林下更新情况;3.掌握不同建群种生态特性和群落功能群划分方法;4.分析不同森林群落植物区系组成特点、群落结构特点和自然演替规律,确定森林演替序列。\&1.学会生物群落野外调查方法。

2.掌握主要生物群落分布梯度规律;

3.森林群落生物量分层测定,编制优势种群生命表,评估典型森林群落碳汇功能。

4.通过实地调绘和航片卫片解译及小尺度的斑块特征分析,在GIS相应软件上绘制局部土地利用现状图,并做出现状评价、功能区划、管理规划。\&普通

生态学\&1.典型森林群落物种组成、群落个体数量和群体数量指标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植物种群分布格局调查,而后进行群落成员型组成分析、生物多样性计算、格局判定以及种间关系、生态位等的计算;2.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测定、生物量测定,森林群落立地质量的分析评价等;3.森林景观格局遥感判定识别和实地踏查分析,地形图调绘,提出生态系统管理措施、该区发展森林旅游的景观资源评价和保护区功能区划和景点规划等。\&生态学

实验技术\&1.重要值计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分别调查计算各物种重要值;2.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香农威尔指数及辛普森指数;3.群落的最小面积调查;4.主要物种的分布格局分析计算。\&1.根据群落特征,构建典型群落物种重要值计算公式;2.熟悉常见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3.掌握群落最小面积调查方法;4.选取典型物种分析不同群落成员型物种的分布格局与其生态特性的关系。\&景观

生态学\&1.了解实习区域景观整体特征,识别斑块—廊道—本底的基本模式;2.根据具体情况描述斑块的相对性和尺度性,描述廊道的基本结构特征,描述在实际景观生态学研究中斑块、廊道、本底之间的关系;3.了解流域高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将如何影响下游水文效应,流域上游的森林经营活动如何影响景观空间格局。\&1.使学生理解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景观结构、功能及动态变化,理解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对景观要素的影响;2.了解斑块-廊道-本底的基本模式及斑块、廊道的基本特征,3.了解流域尺度上流域上游景观格局及其变化与下游的关系,从而提高从景观尺度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遥感技术

与应用\&1.识别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图像特征,根据实地情况初步判断遥感影像拍摄区域的整体特征,描述野外实地踏查过程;3.建立目视判读标志: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观察和实地对比,描述图像中包括的地物类型,在色调、大小、形状、纹理、阴影等方面的特点及分布的空间位置;4.对实习区域进行解译分类,划分出具体的地物类型。\&1.了解航空像片或者卫星影像的基本特征;2.掌握航空像片判读中判读解译标志的建立方法,掌握航空像片目视判读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不同植被类型、岩石、耕地、居民地、道路等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目视分析的一般方法;4.能够进行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类。\&城市

生态学\&1.调查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各生态要素间的相互影响;2.进行城市植被类型调查;3.调查分析城市环境与树种多样性的关系。\&1.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功能特性,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别;2.掌握植被群落调查方法,分析城市植被环境特点及其与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

3.2 日常生活管理 生活后勤负责教师在学生到达实习地点之前,做好学生的食宿安排,做到安全、方便、卫生、价格低廉。野外实习不仅要培养学生野外调查工作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还要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自我管理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良好的学生思想动态,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并能有效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过程中师生同吃同住,实现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态,有效开展思想教育,使实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3.3 实验仪器管理 实习期间各小组负责保管各组的实验仪器,不得故意破坏、丢失相关仪器和调查记录,并能正确应用实验仪器。实习结束后各小组清还仪器用具,对于丢失和损坏的仪器要按照仪器管理制度进行赔偿。

3.4 实习总结报告的管理 返校后,各小组对采集到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标本进行整理归类,制作标本,对在野外调查的气象因子、土壤、种群、群落数据和地质地貌、自然地理景观、森林景观图片等进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各门课程的实习总结报告,并结合野外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总结心得体会。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后,统一装订成册,交学院教务办公室存放管理。

3.5 实习成绩评定管理 交齐实习总结后,实习负责人安排各门课程的实习指导教师既要依据实习作业、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又要参考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遵守纪律情况、团队协作精神、动手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7-8],提出各门课程的建议成绩,由院部综合实习领导小组考核确定最终成绩(部分实习工作在校内完成的,应结合校内外情况综合评定)。综合实习成绩按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5级评分制评定。成绩评定结束,系主任组织各门课程的实习教师组织教研活动,认真总结分析野外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3.6 实习经费管理 生活后勤服务老师负责管理实习经费,实习完成后与保护区负责人整理、结算实习师生食宿费。实习结束后将实习中产生的经费账目报学院领导审核签字,并到学校财务主管部门报销、存档。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4.1 实习经费不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各项野外实习开销(车费、住宿费、伙食费)呈现出直线增长趋势,但各高校的实习经费却几乎没有变化。因此,野外实习经费很难满足需求,每次进行综合实习时,都需要组织动员学生自筹经费。对于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要向相关管理部门说明生态学专业野外实习对于完善专业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着重说明目前实习经费不足的现状,使相关管理部门意识到增大实习经费投入的紧迫性,从而实现实习经费投入的实质增加[9]。当前的实习时间安排一般比较紧张,实习地点多选在自然条件良好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这无形中增加了实习经费的投入。因此,为节约实习经费[3],可以考虑与旅行社合作开展实习,科学安排实习路线和合理确定实习地点,同时根据实习课程性质将实习任务分为综合实习和单科课程实习2种,减少综合实习的实习投入,多途径收集资金采取单科课程实习。

4.2 实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生态学学科的强理论性和高度综合性,只有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丰富体验,才能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理论内容阐释与实际现象分析相结合的目的,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目前传统的实践教学是学生多,教师少,教师边走边讲,学生边走边记[10],以致无暇顾及周围景观多样性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致使学生从野外获得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偏少,无法形成系统思维和整合分析,教学实习效果相对较差。笔者认为,扭转这种局面的途径是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增加互动式教学和引导式教学,即采取启发、提问等互动方式开展实践教学,野外实习出发前先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播放具体实习地点生态现象,然后通过实习地点讲解,最后在撰写实习报告时形成科学思维,真正实现“让学生有所见、有所问、有所悟”,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释现实环境问题。

4.3 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增强 在科学规划实习出行路线和合理确定实习地点的基础上,其他课程体系由于侧重点不同,也需要优化选择特色实习地点,如污染生态学可开展在学校污水处理场参观实习,环境质量评价可在太岳山森林经营管理局灵空山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参观学习等。综合课程实习地点也应在经费允许的基础上,增加实习地点,如通过蟒河自然保护区和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对比分析,可增加学生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的直观印象,通过增强学生“三练”(练腿、练眼和练闹)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对生态学理论和中性学科的认识,同时通过与院相关学科(林学、水保)的同步实习,丰富学生对生态规划、生态建设、生态管理及生态技术等的认识,完善生态学专业学生“分向培育模式”(科研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教学和实习体系,培育学生生态整合的思维理念,完善生态经济的思维视角,提高生态规划的应用范畴,健全生态管理的管理体系,形成因材施教、准确定位、分向培育、铸就人才的专业人才培育思路。

参考文献

[1]魏民.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指导书——规划设计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包志毅,邵锋,宁惠娟.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2):58-60.

[3]郑钢,顾翠花,林夏珍,等.关于改进园林植物综合实习教学效果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214-216.

[4]邱清华,邓绍云,邹玲,等.生态学野外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68-170.

[5]邓兰生.《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9):236-238.

[6]闫永庆,王昆,樊金萍,等.园林专业实习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6(12):115-116.

[7]罗侠,诸立新,王慧忠.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滁州学院学报,2011,13(2):114-115.

[8]赵格日乐图,苏亚拉图,哈斯巴根,等.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5):148-151.

[9]熊国勇,张同林,余波,等.生物专业野外实习教学新困境与改革应对[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l1,32(6):42-44.

[10]覃玲玲,周兴,莫莉萍.“环境生态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3(8):165-166.

(责编:张宏民)

推荐访问:生态学 管理模式 野外 探讨 实习


[生态学专业野外课程综合实习管理模式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