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活动总结

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9 08:46:21   浏览次数:

zoޛ)j馟iӠ5OtE^uM5N]4M5N}]4޽i_iMuiiZ总结和校长的思想教育场所,但作为一门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中,不说内容,名称就显得较为不妥,更何况是作为校本课程来进行教学。

可以看出,目前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混乱、不规范的情况非常严重,开发校本课程的形式大于内容,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很难起到补充作用。

2.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动力不足

在图5中,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中,“被动参与”和“不参与”的总和大于“主动参与”的人数,这是一个不好的情况,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小学校本课程现在存在混乱、或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图6中显示的是校本开发中的困难,看来各种困难都存在,只是学科不同,困难程度不一致。

可以肯定地说,各科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困难的估计中,校长和教师们把“缺少教学资源”“缺乏专业指导”、“缺少经费”和“缺少时间”列为主要困难。但还是有部分教师和校长认为“家长不接受”“其他因素”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困难的原因。所以,面对现在的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或因教师的能力所限,或因没有时间和经费支持,这件事做不了;或因没有专业指导,这件事也照样做不好。还因某些家长由于对子女教育有误解而反对校本课程的开设;至于某些领导搞利益的平衡制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可以说,目前中小学小本课程的开发难度,远远超出我们问卷调查的内容所设项。要做好这项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3.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欠缺专业性

在校本开发所遇的各种困难中,教师缺乏专业性指导占较大比例,这个问题在各科教师中都普遍存在。图7是开发校本中专业指导情况,在这个问题上,95%甚至100%的教师希望有专业指导,但也有无所谓的情况。在校本开发过程中,教师既是“开发者”又是“传授者”,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人发生变化,使人变好,就是好的教育;使人变坏,就是坏的教育”。在国家新课改实施后,面临学科知识的新组合,教师不仅要决定“怎么教”,还要思考“教什么”,甚至还会涉入其他学科领域。而目前在我省中小学校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的甚少,大多学校都是由各学科教研组组长负责,一些仅仅凭几个老师自愿进行。是否具有“特色创新”不说,在教师专业技术上就出现阻碍,导致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

针对这些情况,专业的指导可以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事半功倍,主动承担起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能力。

4.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不佳

教师和校长对“是否有具体的教学课时数和专职教师”的回答很耐人深思。其中回答“有”的不多,回答“没有”和“不知道”的较多,只有校长没有回答“不知道”,但他们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数肯定地回答了“没有”。校本课程没有具体的教学时间,也没有专门的教师,这个校本就形同虚设,校本课程的补充作用就基本上没有了。

当问到“校本课程是否受学生欢迎”的问题时(图8),65%以上的校长认为是“受欢迎”的,在学科教师中,约50%物理教师认为该学科校本课程受欢迎,其余学科教师认为“受欢迎”的不到20%。其中的原因,有上面谈到的教学时间的安排问题,有教师的教学问题,甚至有学科的偏科问题。如果这个校本课根本就没有上,或者上的时间很少,学生怎么去喜欢?

二、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认识有待提高

从教师到领导,对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作用等认识是不够的。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新课程已经实施了相当的时间,而且在新课程进入之前,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相应的培训机构,都对国家相应阶段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过培训、学习、考试,但是,从问卷调查来看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图9和图10看出,校长们对校本课程了解的情况和教师对校本课程了解的情况基本一致,“知道一点”的教师和校长占绝大多数。两者不同的是,教师“不知道”的数量多于“非常清楚”的数量,而校长“非常清楚”的数量多于“不知道”的数量,这也许是教师和校长的地位不同导致的。但无论怎么说,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知道一点”和“不知道”的太多,说明校本课程在中小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另外一项调查图3“中学教师是否参与校本开发”调查统计也可以看出,除语文、物理教师外,数学、英语教师的参与度不高。这张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教师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也可以看出学科之间教师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差异以及他们参与的差异。

(二)校长对校本课程组织管理重视不够

教师和校长对所任学校“校本课程是否得到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的回答。除校长的肯定回答多之外,其他学科的教师肯定回答少,而且教师中“不知道”的回答比较多。这与教师所任学科、所做工作有关。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我们的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去做的工作还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学科研究过程,学校领导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高度重视,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潜力。领导通常主要以“升学率”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很多情况下,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校方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总是放在次要位置。时而有检查时上一节校本课程,而大多情况下这堂课的内容几乎也是之前上过的。

(三)反馈评价检查机制薄弱

在调查中显示,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是否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的问题中纳入评价的太少,基本都未纳入评价,还有一些处于“不知道”状态。但可以看出,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补充的校本课程,在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根本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后的效益如何,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及时进行评价,这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建立和完善课程目标,修改课程组织等提供依据,保证课程实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细化。课程评价应始终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至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在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学生课后学业能力等环节都应及时评价并反馈,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反馈体系,从多方面发现学生的能力和潜能,达到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

三、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除了权力下放以外,在政策上应给予校方更多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比如将校本课程开发而建立的学校特色纳入学校评价的视野,教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评定与校本课程挂钩等,另外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政策、教育成本补偿费的收取政策、校长教师和学生的权限与职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与职责等、人事政策等都应作出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应调整。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给予学校以适当的经济资助,为学校对外合作提供交流平台,协调学校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内部进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提供教师可以查阅大量资料的网络图书馆。尽可能让教师多参与各种会议、研讨班,编外教师也可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在政策上获得相应支持。

(二)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认识和能力

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应当提高个人相关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在本专业相关领域开发知识与技能,将其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从而形成一支具有较高学科领域知识的队伍。从认识层面上要摒弃过去“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摆脱课本的束缚,在对课程的领悟中形成独有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另一方面注重教师教育的培训,特别是新一轮课改后,应开设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培训,可以在一些高等教育培训机构,或邀请权威的校本课程专家来进行指导,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方面的提升。

(三)加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区别于选修课与所谓的“第二课堂”,课程资源开发出来后应该体现在课表上,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课程进修开发研究出来的补充性课程,而这种补充性课程应在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论什么课程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校本课程因校而异,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

为新课程开设校本课程,从满足学生自身实际发展出发,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提高中更加有自信。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形成自我认同,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敢于担当,敢于实践的勇气。

(四)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各主体间的支持协作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单靠学校教师与校长不可能完成。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后盾,目前一些省市也借鉴西方国家的“放权”模式,政府下放课程权利,立法机构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日益增长。当然,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地方性文件或设立常设机构来增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

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能让学校掌握特定学生的个人状况。学校在校本课(下转第20页)(上接第16页)程开发中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使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更具切实性。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家长的“管理式参与”是最为理想的参与模式,但现阶段我国家校合作的形式是无法达成的,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留守儿童亦成为常态,别说是参与,家长都不知在哪处打工。城市中的家长虽然较为重视孩子的学业,但由于工作的压力也只能是精神上的支持者。如何让家长能参与其中,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成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专家的支持可以从技术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针对性指导,这种指导不可或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同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应该在同一的趋势下进行互补,可以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特性的关系。专家的指导可以让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

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让资源进行共享,几所情况相似的学校可以作为一个联合体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这种开发可阶段性或周期性进行。这种联合体汇聚各校优秀的学科教师,融合各校的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使开发成本更经济,校本课程更具有实用性。

社会的参与主要表现是对学校资金的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也让学校把握当前的社会导向。理论知识最终都归于实践,为社会服务,特别是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更需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未知的预见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开发校本课程促进特色发展——以贵阳市实验小学为例[J].贵州教育,2013,(15).

[2]金沙一中实施新课程改革扫描[EB/OL].毕节社会科学网,科教天地.

推荐访问:贵州省 中小学 对策 现状及 校本课程


[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