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总结

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及命题方向预测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9 08:39:27   浏览次数:

2008年我国气象灾害影响面广,种类多,灾害重。2008年春节前后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肆虐南方;东北、华北等地发生严重冬春连旱;黄河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凌汛;台风登陆个数多,登陆时间之早、登陆比例之高破历史纪录;珠江流域、湘江上游、长江中上游、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上海遭受超百年一遇暴雨袭击。

从世界局部区域来看,暴风雪、严寒和冰冻席卷欧亚多国;热带风暴、台风袭击东亚、南亚、东南亚和北美地区;南亚、中美洲、巴西遭受严重暴雨袭击等。高考命题“能力立意”是指根据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选择考查的知识,从不同设问角度沟通现实问题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命题方向一: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特点、监测和防御。

1. 气象灾害的种类、特点及衍生灾害。

气象灾害指暴雨、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连阴雨等直接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植物病虫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环境污染、流行疫情等气象次生灾害。

气象灾害的种类主要包括暴雨、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霜冻、连阴雨等。

气象灾害的特点:出现次数最多,发生范围最大,危害面最广,造成的损失最严重。

2. 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监测:“风云一号”气象卫星,2008年9月6日发射的“环境减灾”A、B卫星。

涉及的主要考点:时间相关的计算及地球运动规律、我国主要的卫星发射基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与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等。我国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大雾、寒潮、雷电大风等黄、橙、红色预警信号的含义及识别等。

防御:(1)应急预案准备;(2)物料准备;(3)通信准备;(4)防汛抗旱检查;(5)防汛日常管理工作

涉及的考点:

(1) 洪水来临前的防御措施:① 要保持冷静,防止恐惧心理。②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作为防洪的基本思路,要选择登高避难的方式。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大树等。③ 扎制木筏等逃生用品,并收集木盆、木制家具、漂浮材料等用绳子捆扎在一起作为救生设备,以备急用。④ 利用各种通讯设备发出求救信号,并设法保持联系。⑤ 注意保存火种、药品和御寒用品。⑥ 蒸煮粮食,做成熟食,以备急需。⑦ 洪水围困后,没有足够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采取转移行动。

(2) 大雾防御措施:① 由气象部门发布大雾红色预警信号。② 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管理单位加强调度指挥,适时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③ 浓雾中行驶的交通工具应减速或暂停行驶。④ 出行人员佩戴口罩,减少吸入雾中有害物质。

(3) 泥石流危害防御:① 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②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③ 选择平整高地作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④ 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越高越好,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跑。

泥石流伤害人员的救助: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后:① 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的污水。② 对昏迷的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③ 对有外伤者先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送往医院救治。

(4) 雷雨天防范措施:① 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② 遇到雷电时,远离大树、高的建筑物,也不要骑自行车急驰。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要尽量缩小,以防止因“跨步电压”造成伤害。③ 在旷野开阔地带,最好找一个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来,尽可能降低高度,以免作为凸出尖端而被闪电直接击中。④ 不要高举雨伞或肩扛长的带金属的物体。⑤ 不要在大树下和高墙下避雨,在亭子里避雨时应远离亭子内的柱子。⑥ 尽快离开山顶、山坡、山脊、河流、湖泊及岸边。⑦ 不要在水面停留,如正在游泳或划船要立即上岸,因为这些地方是最易落雷处。

雷电伤害人员的救助:①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② 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③ 遭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应马上让伤者躺下,防止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预测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我国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图(图甲)。

材料二中央台消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2007年3月3日发布风暴潮、海浪一级紧急警报。受强冷空气等的影响,渤海将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风暴潮(图乙)。

(1) 图中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若A、B之间等压线的数值均不相同,则B处的气压可能为__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地的天气特点为_______。

(2) 简述渤海湾风暴潮灾害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图示分析其产生的气象原因。

(3) 除气象因素外,分析说明引起这次风暴潮的其它原因。

(4) 渤海湾是我国风暴潮最严重地区之一,简述风暴潮对当地造成的主要危害及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1) 温带气旋(或锋面气旋、低压);1052百帕(答案为大于1050百帕和小于1055百帕之间的任一数值均可,没有单位不能得分);天气晴朗,寒冷干燥。(2) 渤海西南部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东北部影响较小;渤海湾地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强,风浪大;风向以偏北风为主,致使海水向渤海西南岸堆积,因而出现较大风暴潮。(3) ①此时正值满月前后,即将出现天文大潮,潮汐与风暴潮的叠加,抬高了潮水位;②渤海湾呈喇叭型,又是浅海大陆架,由于海岸和海底地形的影响,非常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③渤海湾西侧为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容易受到风暴潮的侵袭;④本区是我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使风暴潮灾害加剧。(4) 危害:①对堤围等工程设施的破坏(对沿海海堤、海岸工程、公路和海塘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②对沿海和海上工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破坏(风暴潮造成的增水会淹没码头、仓库等,造成工厂瘫痪,严重的会使海上油田停产;影响水产养殖和海上捕捞);③对海岸的侵蚀及生态系统的破坏(风暴潮加速海岸侵蚀,并挟带大量海水,淹没农田和湿地,加速海岸生态系统的退化);④海水入侵,造成河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差。措施:①加强风暴潮监测和预警工作;②加强风暴潮灾害防御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③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下沉;④加强防潮工程建设,提高防潮能力。

命题方向二: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与之相关的洪涝、干旱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我国夏季风势力的强弱、进退造成我国降雨时空分布的季节变化和年季变化大,在季风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灾害交替出现。气候异常年份在不同区域造成严重的洪涝和干旱;华北平原的暴雨洪涝与春旱、江淮地区的梅雨与伏旱及其各自的成因,与地形的关系等。

涉及的考点:

(1) 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东多西少;800mm与400mm等降雨量线的走向。

(2)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 降水的季节分布与年际变化: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由南至北降水集中程度愈大。年际变化大。

(4)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正常年份里,随着副高的加强、北移和南退,4、5月,夏季风登陆我国南部沿海,与逐渐减弱后退的西北季风交锋于南岭以南,雨带位于华南地区,北方春旱;6月,副高进一步加强,夏季风北进,雨带徘徊在江淮流域,江淮地区进入梅雨;7月~8月,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9月,副高减弱南退,雨带南撤至长江以南,北方雨季结束,10月撤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5) 我国洪涝、干旱的地区分布:图1、图2。

2. 寒潮、台风、沙尘暴对我国局部区域的影响。

(1) 寒潮:指降温地区广,降温幅度大(我国规定24小时内降温达10℃以上),持续时间长的强冷空气。常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发源于蒙古和西伯利亚(亚洲高压源地),由快行冷锋导致。常爆发于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如2008年1月~2月我国南方雪灾)。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影响,但西藏、云贵高原受寒潮影响小,特别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和云南南部谷地。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一带寒潮不易侵入(因地势高或受山岭层层阻挡,离源地较远)。

寒潮对农业的影响:易使我国晚秋作物、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冻;在北方草原暴风雪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且易使牲畜受冻死亡。对杀灭农田害虫、麦苗返青、保墒有利。另外,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有很大破坏作用。

(2) 台风:常爆发于夏秋季节,8月最多;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海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东、台湾、福建、海南、浙江等省市易受其影响。

台风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由狂风和特大暴雨产生的破坏性和洪涝,但对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及华南局部地区的秋旱,具有有利作用。

(3) 沙尘暴:常爆发于冬春季节,以春季为甚。① 成因:自然原因,春初,北方地区天气回暖,气团活动频繁,与西伯利亚冷空气相汇形成大气漩涡,大风天气增多,加以春季北方天气干燥,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地表裸露,冻土解冻后变得更加松软干燥,缺少植被覆盖和保护,易成扬沙、沙尘天气。人为原因,由于乱砍滥伐,过度垦荒、放牧、挖药材等,致使北方大面积地表裸露。② 影响范围:内蒙古中部、西部地区;甘肃西部、中部,宁夏、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北京等北方地区。③ 危害:能见度下降,出行不便,空气污染加重,作物减产,加剧土地沙化。④ 措施:严禁乱砍滥伐滥挖、滥牧滥垦,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大力植树种草。

【预测题2】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淮河流域连续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淮河干流全线超过警戒水位,部分河段超过保证水位,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

材料二2006年11月6日,治理淮河的标志性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建成,标志着淮海干流结束了无控制性枢纽的历史。今后淮河干流中游的防洪能力将提高到百年一遇,是淮河防洪体系中具有关键性控制作用的枢纽工程,被称为“淮河上的三峡工程”。

(1) 2007年7月淮河流域连降暴雨的主要原因。

(2) 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

(3) 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区是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特点。

(4) 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淮河流域内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5) 淮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建议?

(6) 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河”,成为此次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7) 图中铁路线A_______为线,影响该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

(8) 图中B地区是我国中低产田地区的一部分,它是_______,由_______、_______两条河流冲积形成的。图中城市D是_______,位于我国_______工业基地。

(9) 简述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有哪些?该地区今后农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0)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犹如淮河上的“三峡”、“小浪底”,简述其建设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 南方来的暖湿气流与北方来的冷气流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在淮河流域滞留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2) 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

(3) 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4) 自然原因:春季锋面雨带没有到达,往往形成“春旱”;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伏旱”严重;有些年份,当夏季风过强时,锋面雨带迅速北移,淮河流域降水稀少。

人为原因:淮河流域垦殖指数高,农田面积大,农业用水量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差。

(5) 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6) ① 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其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大,以湖泊水、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小。② 淮河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常形成旱涝灾灾。“退耕还湖”“封山育林”可以利用湖泊的蓄水功能和森林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少雨水补给的比例,增加淮河径流量的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比例,从而减小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利防洪抗旱。

(7) 京九经济因素

(8) 黄淮平原黄河 淮河南京沪宁杭

(9) 主要障碍有旱涝、盐碱和风沙。主要问题有充分挖掘现有耕地生产潜力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

(10) ① 防洪功能:建成后防洪标准可提高到百年一遇,下游农田耕地和人口城市免遭洪水威胁。② 工程具有蓄水灌溉功能,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③ 改善航运条件,促进水资源科学调度。

推荐访问:灾害 命题 气象 方向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