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验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7 08:46:06   浏览次数:

摘 要:数学的审美价值是数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挖掘数学的美学价值是培养学生高层次数学体验的重要途径。体验数学的独特美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兴趣,促进学生深入挖掘数学内涵,从而养成数学的思维方式,更好地理解数学思想的应用。因此,本文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验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学价值;美感体验;学习策略

只有真正感受到数学之美的人,才能被数学所打动,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否则,数学只能沦为枯燥的计算。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家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现和挖掘数学的美学价值,不失时机地将数学之美传递给学生,深入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之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美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培养小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一、小学数学本身之美的体验

小学数学教材中处处弥漫着美,尤其是几何图形,无一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学因素,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而数学本身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简洁之美,和谐之美以及奇异之美。

(一)简洁之美——万众合一

世界万物纷繁复杂,而在数学之下,皆可转化成简单的事物,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便在此中。将事物的共同规律抽象为1,在此基础上事物的不同点皆可反映在与1的差别之上。例如,数的运算中的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则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这一美学价值。四年级上册“探索与发现”乘法分配律:a×b+a×c=a×(b+c),提取了这公因式a,即是将a×b、a×c的共同抽象为1,在计算中加以分离,剩下b加c的计算,若教师在教学这一简便运算规律时,能对数学的简洁之美加以启发引导,将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规律的内涵。又如各种几何形体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都是对规律的总结推理,简洁却适用于所对应的几何形体。

(二)和谐之美——对立统一

数学的和谐之美主要体现在数的有序性和几何图形的对立统一。数学的研究总是具有对称之美,轴对称图形是这种美最为集中的体现,建筑上的设计也总是以对称为美。例如,自然数就是由自然数1扩展到无限的有序的数的集合,而整数就是一个以整数0准点,向正方向和负方向无限扩展的数的集合,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和谐之美,让学生体验到这种数学之美,有利于学生对数的规律进行有效记忆。而点、线、面、体又有序地整合构成了庞大的几何系统,以圆形为例,圆形以圆心为中心,以直径为对称轴,充分诠释了几何图形的对称之美,也体现了几何图形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美的认识和体验,同样应该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再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剪纸比赛,这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检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在图形剪裁之初,首先需要学生确定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对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剪纸赋予学生艺术创作的空间,轴对称图形不再只是画在白纸上单调的图形了,它变得绚丽多姿,这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什么是对称之美,提升学生对数学美感鉴赏的能力。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建筑艺术佳作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发现,对称对于在视觉上的美感传递,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之美。

(三)奇异之美——特立独行

虽说数学规律统一,但通向规律的路途却是多种多样的。数学的奇异之美,既体现在内容上,又体现在解题思路上,奇妙构思,妙不可言。数学概念的关系体现数学的奇异之美。例如,古埃及金字塔的底边边长与金字塔高度都是相同的,但在人们眼中所看到的金字塔却是大小不一,数学导致的视觉幻象产生奇异的美感,惹得人们不停地深入探究。在数学的解题思路上,奇异之美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题目的正确答案虽说是一致的,但获取正确答案的方法却不是唯一的,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再如: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鱼缸的上面没有玻璃),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计算,长方体鱼缸上表面没有玻璃,不用计算这面的面积,需计算的就是四个侧表面面积外加一个底面面积;另一种思路是减法计算,先求出一个大小与长方体鱼缸一致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再减去上表面面积,剩下的就是所求总面积。不要小看这两种数学思路,其实它们反映的是两大类解题方法,充分彰显了数学解题的奇异之美。

二、小学数学创造之美的体验

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对数学之美的探索和求证,会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强大的动机和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认真探索。当数学之美赋予了学生创造性之时,数学学习显然就充满了魅力和诱惑力。正如著名数学家布鲁纳所言,探索和创造数学之美的活动,是数学发展的生命线,数学之美引导了对数学的探索。有些数学问题,尤其是几何问题,光靠凭空想象,难度确实比较大,若是转换角度,动手探索,使之直观生动,则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探求长方体不同角度的图形直观形态,光靠想象,实在过于抽象,若是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后,再从不同角度观察就相对简单多了。所以小学生体验数学创造之美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的学习数学、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不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通过原有经验的探索基础上对新事物的客观认识。而在学生学习过程抓住机会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具有移情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探索数学的奥秘。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美学引导,构建他们的数学美感,陶冶他们的美学鉴赏力,让他们在数学美学氛围内,思考、探索并学习数学。

(责任编辑:张华伟)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 数学 体验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