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建设工程合同

浅谈如何使校园弱势群体摆脱心理困境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6 08:37:28   浏览次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发生着急剧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多元化思潮的撞击下,社会上的贫富现象随之出现,作为一大群体的弱势群体也随之呈现于社会大潮之中。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他们的子女在学校也就自然地成为一个小弱势群体。近年来,尽管各方面的仁善人士给校园弱势群体在经济上以大力扶持,使他们不至于远离校园,但是,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还是易于出现问题。因此,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心理弱势之圈,是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一环。

一、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

1.自卑。在弱势群体的家庭中,由于来自生活各方面的不尽人意,致使家长情绪低落,时常拿孩子出气,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加上来自人们的误解和歧视,所以他们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境下,他们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无所作为,甚至悲观失望、自怨自艾、丧失自信、沉默寡言;遇事往往自愧无能。每当同学之间谈及家庭、父母时,他们总是逃避;在校期间害怕老师问及家庭情况。

2.孤僻。他们生活在自我的小天地里,不愿与人交往,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都掩盖起来;不愿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也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朋友很少,自我感觉和别的同学不是平等的,拒别人于千里之外。

3.多疑。弱势学生的心中总有一种被别人嘲笑的感觉。他们怕来自外界的冷嘲热讽,对别人的谈话及别人对自身的评价都十分敏感。因此,对别人缺乏信任,疑心重。

4.冷漠。受自身弱势的限制,他们往往对来自周围的评价和帮助理解为在与自己过不去,认为周围的人在轻视、伤害自己。久而久之,使周围同学都与之疏远,造成了他们人际交往上的障碍。

二、教育关爱弱势,扶持健康成长

1.加强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学校教育的长期实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因此,加强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教师必须把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作为首要的重任。应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沟通联系,帮助家长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自觉帮助孩子调节受家庭等诸多方面困扰的不良心理,从而营造良好的家教氛围,帮助孩子走出心灵的困境。

(1)给孩子适当的关爱。当他们遭受困扰时应及时帮助他们解除,使其恢复自信。(2)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教育要切合实际,避免过分批评,以免使他们产生羞耻感和自卑感。(3)要指导孩子恰当地表现情绪,使孩子识别情绪体验。指导他们合理地宣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以保持良好的心境,促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2.给予关爱和情感补偿,培养健康心理。俗话说“师者父母心”,面对弱势群体学生时,教师应在生活的诸多方面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尽力补偿他们失去的亲情,使他们不受歧视和冷落,能随处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1)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助,消除其自卑、孤僻感。(2)注意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并创设机会,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培养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例如:适当利用班会课,让全体同学为班中弱势同学举办“班级同学生日主题班会”。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来自师生的温情和呵护,转化抑郁情绪,与同学之间拉近距离。(3)细心发现他们的特长,加以积极引导,鼓励其不断努力,取得成绩。当有了兴趣爱好,他们便能产生良好的追求目标,定会淡化内心的消极情绪。

3.正视挫折,扶植自信,培养意志。(1)信心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弱势群体学生的生活不如意,因而自信心不足,所以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的信心。比如,多给他们讲解名人故事,如面临失学挫折而勤奋钻研成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大文豪高尔基;笑迎挫折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周恩来,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通过名人的典型事例告诉他们:卓越人才的成长必先经过意志的艰辛磨练。通过这些名人的事例帮助学生客观地面对现实,正视挫折。(2)还可举行“我与名人比童年”“父母与我同龄时”等主题班会活动,在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使他们逐步树立信心,让学生从中领略人生真谛,从而培养他们奋发向上的个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总之,对弱势学生的帮助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尽量在物质上帮其度过难关;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多从心理上予以关注,多加剖析其心理原因;科学关爱,促其健康成长。校园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已经陷入困境,我们亟待解决这样的心理危机。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尽量给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闪光的童年,让他们同样有着对美好的未来的不懈追求。

(责任编辑 武之华)

推荐访问:弱势群体 浅谈 困境 摆脱 心理


[浅谈如何使校园弱势群体摆脱心理困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