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技术合同

探寻中国传统文房器物的当代发展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4 08:48:10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大理凤羽古镇的凤羽砚的发展历史,梳理器物的工艺之美和纯手工技艺的魅力。本文将分成3个方面,首先是对大理凤羽古镇和凤羽砚的概况介绍;其次从题材、工艺两个角度进行梳理和研究;最后是对凤羽砚的当今发展问题的梳理及其建议,从现今对传统书写工艺的需求寻找中国传统器物砚台的发展前景,为我国传统器物的发展尽一份力。

关键词:凤羽砚;凤羽;砚台;手工艺

0 引言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书面书写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无纸化办公,人们对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的需求越来越少。然而,所谓文字和语言的交流,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还有文字的艺术美蕴含其中。所以,尽管无纸化办公的快节奏交流模式日渐扩大,但是人们对传统书写方式和表现方式的热情从未降低,甚至已经脱离了交流的层次,文字书写更具有艺术之美。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我国传统文房四宝砚台的现今发展就极具意义,借以寻找中国传统书写器具的当代发展模式,在保护这项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使其在新的时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1 凤羽镇与凤羽砚

1.1 凤羽镇概况

洱源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凤羽镇隶属洱源县,洱源即为大理洱海的源头,凤羽镇便有“洱海源头第一镇”的称誉。“凤羽镇的气候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适宜,温差小,四季不分明。”[1]

“凤羽之名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据传,在很久以前,凤羽还是一片汪洋,是个泽国。”[2]在凤羽镇有“百鸟朝凤”的传说,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记载了:“叶榆(今大理)西北有鸟吊山,世传凤凰死于此,每岁入秋,百鸟群集来朝。”“百鸟朝凤”的传说源于凤羽地区。

凤羽镇是古代茶马古道的重要的驿站。茶马古道既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又是中国民族南北迁徙的大通道,这个古交通要道就途经洱源县凤羽镇。2001年4月,洱源县凤羽镇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评为生态乡镇,同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010年12月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凤羽是白族聚居区,至今镇内古白族建筑保存较为完善,主要为明、清时期建造,以四合五天井和三坊一照壁为主,也有二坊对应或一坊独立的布局。其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决定了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近年来,凤羽古镇除了由于云南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旅游收入之外,更因为其秀丽的风景和保存完善的古建筑吸引了很多名人的关注。其中,《新周刊》的现任执行总编封新城和著名歌手李建通过新浪微博这个互联网平台,多次宣传漫游凤羽,让生活慢下来,在凤羽旅行,说出“旅游并非躲避,而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这样的感悟,让人们更加向往和喜爱拥有这样世外桃源般美丽风景和极具诗意名字的凤羽古镇。

1.2 关于凤羽砚

目前,凤羽镇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凤羽砚,凤羽砚历史悠久,砚石取自凤羽鸟吊山北麓,祖辈口耳相传的“秘密产地”为老一辈制砚者所熟知。石料一般每年选两次,都在三四月间,石材运回后需要避光存放,以保持湿度。凤羽砚的特点是研磨容易,保水性好,写出来的字有自然的光泽,墨存放在砚台中经久不坏。这与当地的气候环境造就的材质也有紧密的关系。

另有记载,凤羽素有“文墨之乡”“小大理”之美誉。凤羽镇在清代创办凤翔书院,这里先后出了张绰、施化理、赵辉璧、施寿春4位进士和张灿斗等9位举人,为后人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和著作。正是因为读书之气的兴盛,造就了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制砚技艺的发展。

综上所述,凤羽古镇得天獨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凤羽砚砚石的质地,取材自当地,保证了凤羽砚的产地在凤羽古镇。凤羽自古就是交通要道的必经之地,这保证了砚台的销售。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以及人和造就了凤羽砚。

2 凤羽砚的题材与制作

2.1 题材内容

砚台作为文房器物,除了研墨、存墨之外,由于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人们更喜欢在砚台上加上美好的寓意和别致的造型。制砚手艺人便会根据石料形体、纹路的不同,因材施艺,巧用阳雕、浮雕、平雕、透雕、立雕等多种手法,对石料进行艺术加工,使砚台在保留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兼具美感。

一般砚台的题材选择,多选择中国传统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人物或主题,例如李白醉酒、东坡望月、八仙过海、唐僧取经、鲤鱼跃龙门等。或者在文字上带有谐音,表达祝福、吉祥等主题的,以及传说中祥瑞神兽的式样。例如,蝙蝠献寿、五福麒麟、吉庆有余、三羊开泰、喜鹊登梅、龙凤呈祥、百鸟朝凤、九龙戏珠、竹节高升等。这都是在漫长的市场发展、目标消费人群的选择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成的。其原因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会赋予到生活中朝夕相伴的器物上,以情寄物。例如,“百鸟朝凤”是取材自中国古典传说的成语,表现的是每逢凤凰生辰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寓意旧时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而凤羽又是传说中“百鸟朝凤”的发源地。凤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吉祥的神鸟,用这样的图案作为砚台的纹样,既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图腾,又寄托了“德高望重”“众望所归”这样的文人墨客喜爱的意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制砚艺人们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创新砚台样式。2012年,第六届云南省工艺美术“工美杯”精品评选银奖的白菜砚,就是这其中的代表,是根据砚石的形状做的创新款砚台,与传统寄托寓意的砚台不同,手工匠人把玉雕中传统造型的“白菜”创新设计到砚台上,别具一格又充满设计的意味。

2.2 制作工艺

凤羽砚在制作技艺上,要经历10个不同的步骤,主要有选料、切割、绘图、雕刻、打磨、上油等几个步骤。可以说,每一块砚台从选材开始,到制作完成都包含着制砚手艺人心血的凝结,包含着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下面将按步骤介绍:

首先是选料,制砚手艺人会根据石材的特质,决定这块石材可以雕成何种形式的器物,凤羽砚砚石颜色深沉,大气厚重,在深灰色的石色之中包含青绿色花纹。手艺人将水浇在石料上用以显示石料的形态,然后反复进行触摸和敲击,通过眼看,耳听,指触等方面判断石料特性,有天然的花纹应该怎样设计雕刻图案,有石裂应该从哪里进行切割等等。选好料之后,就可以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切割掉大量不要的石料,方便后续雕刻,这一步也是整个制砚过程中唯一需要用到器械的步骤。

切割完成后就是绘图,在这一步,要用铅笔详细地绘制出来需要雕刻的图案,绘图的质量直接决定砚台的质量,所以十分考验手艺人的绘画技艺和设计能力。要怎样既能展现石材的天然之美,又能表现优秀的主题。这一步完成之后,对石料所能呈现的最终样貌就可以大致了解了。

进入雕刻环节,可分为粗雕、细雕、精雕等几个步骤,这是循序渐进的逐渐呈现绘图样式的过程。粗雕是根据绘制的图案进行大体雕刻,运用不同型号的刻刀,去掉大面积不要的部分。细雕则在于加深细节处理,比如龙的鳞片雕刻、凤的尾羽刻画等。最后一步精雕就是细节处理,寻找需要仔细雕刻的部分,进一步细化。

随后就是打磨和上油阶段。精雕之后,用颗粒不同的砂纸仔细就砚台的各个细节进行打磨,去除雕琢的痕迹和渣质,保证砚台光滑细腻。打磨完成后,砚台上的石末用清水反复洗净。用当地盛产的菜籽油刷满整个砚台,菜籽油色泽明亮纯净,纯天然物质,这一步使得砚台产生镜面效果,既美观也防止砚台氧化。最后再进行包装,一个美观古朴的凤羽砚就做好了。

3 凤羽砚的发展问题与建议

目前,凤羽砚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有:

首先是价格与价值问题。凤羽砚的价钱在千万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对于一件耗时耗力、纯手工制作的不可再生的手工砚台而言,性价定位是合适的;但是这样的价格对于凤羽砚的发展却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笔者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很多依靠网络售卖凤羽砚的商铺甚至一单成交商品都没有,究其原因是凤羽砚不像端砚这样是可以代表中国砚文化的手工艺品。自2000年端砚石坑封坑以来,由于端砚巨大的名气和不可再生现状导致价格飙升。人们对端砚的认识是文物、收藏品,有能力的收藏家愿意巨资购买。但对于凤羽砚,人们现在的认识还停留在凤羽是当地特产和文房器具之上。所以,观念的转变影响着人们对价格的认识,一块3000元的端砚,消费者会觉得价格便宜,但是对于凤羽砚就觉得贵了。如何转变人们对凤羽砚的消费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它的价值,愿意在现有的价格上消费,是发展该项手工技艺面临的问题。当然,面对事物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端砚等传统名砚的价格飙升和日渐稀少,也会促进喜爱砚文化的人群注意到同样优秀的凤羽砚,凤羽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其次,凤羽古镇应加大自身宣传力度,凤羽砚以凤羽命名,只有人们了解凤羽,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凤羽砚。宣传方式有二,其一,通过传统媒体宣传,例如机场灯箱广告、高速公路广告、电视等媒介,准确定位文房器物砚台的目标消费人群。例如大理定位“文艺青年发呆放松”的城市,吸引年轻人游玩。而凤羽可以从“白族古城”“慢生活小镇”和“文墨之乡”这几个方向宣传,吸引有购买能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想要安静生活的目标人群來凤羽,购买凤羽砚。其二,依托现代发展迅速、范围广泛的互联网传播平台,满足“创新中国文房器物”的新时代需要。例如火漆印起源于16世纪,是用来粘封信件的一种器物,作用相当于今天的胶水;但却由于精美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受到当今年轻人的喜爱,很多手工艺爱好者自刻印章,研究火漆印的不同玩法。这一现象不仅没有使这种古老技艺走向灭亡,更在今天有了新的生命。而同属于书写所用的文房器物可以借鉴这一方法,利用网络直播、微博、微信等广为年轻人接受的媒介,大量宣传文房器物的新时代用途,寻求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

最后,依托高校高文化水平、设计能力的介入,与传统手艺人开展“校地合作”。让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大学生帮助凤羽砚设计更适合年轻群体的造型,扩大目标消费人群;同时,让了解砚台制作工艺的手艺人帮助大学生熟悉具体的手工艺流程,避免大学生纸上谈兵的教学短板。这是一项双赢的活动

4 结语

通过对凤羽砚这一传统中国文房器物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当今发展情况的研究,我们可以以小窥大,看到当代传统文化器物的发展情况,文化器物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很讲究物件的“灵性”和“触感”。文房器物也是具有一定灵性的,而凤羽砚作为历史悠久、质感上佳的艺术品,正好符合大众的需求。近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尤其在我国的经济政治实力不断上升的今天,作为承载我国灿烂传统文化的文房器物,相信凤羽砚的销量会借着这样的势头逐渐扩大,成为传承中国灿烂文明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洱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洱源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52.

[2]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名镇·云南凤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20.

作者简介:臧璐(1990—),女,陕西商州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民族艺术研究)。

推荐访问:文房 器物 探寻 中国传统 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