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求职信

古建筑测绘课程教育的思考及衍生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7 08:49:34   浏览次数:

【摘要】为了推进古建筑测绘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文章通过梳理法、类比法、借鉴法,对古建筑测绘课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提出该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集,采取借用手法为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教学思维的异化与整合可以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建筑测绘课程教学思维异化与整合

古建筑测绘课程是环境艺术教育体系重要的一门实践操作课程,“测绘”这一概念在建筑学、考古学、艺术学和测量学科中标准不同,在环境艺术学科中课程内容更偏向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操作的熟悉。

1.古建筑测绘课程需要学生掌握课程的实质,可以让学生有以下几方面的收益:

(1)会操作基本的测量工具,测量工具分为基本工具和高技术含量工具。基本工具包括:皮卷尺、钢尺、塔尺、测距仪、水平仪;高技术含量工具包括:全站仪、三维扫描仪、航拍无人机等。在初步学习时需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测量工具,运用以前的专业经验得到相对准确的测绘数据。

(2)在测绘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古建筑结构的基本形式,在实践中从无概念到形成概念。

(3)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古建筑的结构构成要素,学会绘制古建筑测绘图。

2.基础课程的教改往往停留于表面化的内容,对于课程的改革往往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从何处着手寻找一个契合的切入点,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课程教育中的思维“异化”,才能更深一步让学生掌握学习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质,从身体的理解上升为意识上的挖掘,如:意识到中国古建筑的存在状态、古建筑中体现的中国古建筑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古建筑的建造模式所体现出来的智慧等。

2013年、2015年及2016年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古建筑测绘的课程实践,为笔者对古建筑测绘课程教育方式的思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学思维的异化展开方式逐渐形成:本次课程是从学科支撑到技术手段,然后产生教学成果(如图1所示)。

(1)古建筑测绘课程与心理学结合的教学设计

心理学涵盖广泛,并与其他很多学科交叉,在高校开展教学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心理学,稳定健康的“求学”心态显得非常重要。

环境艺术学科较建筑学对古建筑知识掌握得相对薄弱,在讲述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古建筑和古建筑结构产生浓厚兴趣是教学的关键节点。心理暗示是心理学范畴的内容,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利用这样的心理特点组织前期的理论课程是积极而有趣的一个过程。

2016年对关中民俗博物馆的测绘课程,以及2013年的胡氏民居测绘课程,教师在讲授四合院组成时有意识地暗示“你就是真正的使用者”这一概念。

“观察者”也可视为“看客”,古建筑测绘课程的课程进程可以虚拟为:“看”和“复述”的过程。“看客”的视角会多种多样,针对古建筑遗存的审视角度需要教师作为主体进行引导,从对古建筑一无所知到用建筑专业的眼光去理解、分析。学生要从普通的“看客”变为有主观主导意识的“观察者”,这就是身份的转变。

第一天的课程是以“游客”身份为介入点的,随后通过心理的暗示,将客观变为主观,参与到古建筑本身去“生活”。让学生以主观的身份去重新审视测绘对象,会对古建筑的成因、使用功能、建造方式产生更多的关注。

(2)古建筑测绘课程与教育学结合的教学设计

实用主义教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强调“教育即生活”“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推崇“以生活为本位的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艺术院校的建筑环境设计教育如果想体现自身的教育特色,笔者认为应该以教育学的基本规律为蓝本,在吸收、融合的基础上再寻找突破点。

“寓教于乐”是教育学中常用的手法之一,虽然是大学教育,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出发,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也属于专业上的“儿童期”,在获取古建筑测绘知识的同时,如果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古建筑知识的兴趣,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收获必然是丰硕的。

2013—2016年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建立“教学小助手”的设置,以主动性去引导学习产生了连带的效果。教学小助手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选择个别学生对象针对个别知识点进行资料收集然后转述出来,达到“讲述者”和“听众”都可以理解的目的。

(3)古建筑测绘课程与专业教学结合的教学设计

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点是“测”与“绘”。2016年的主题“行走·关中”是古建筑测绘课程根植乡土、延续“丝路”的新思考,作为特色课程从客观测绘到主观表现融入了教师、同学辛苦的工作和思想火花。2014级建筑艺术和空间方向的三个班级参与,历经13天对关中民俗博物馆中的关中传统院落进行考察和测绘,内容包括:留存科学数据、绘制测绘图纸、建立三维模型、描绘民俗民情,课程突出体现专业方向表现内容,教学效果甚佳。选题以陕西地区的民居建筑作为测绘对象,展现了关中传统民居建筑的风情。

(4)古建筑测绘课程与艺术学结合的教学设计

在艺术院校的环境设计学科教学会体现出艺术院校的特长,艺术学是指系统性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科学,涵盖广泛。

古建筑测绘课程虽然要求被测绘对象資料翔实、测绘数据真实。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古建筑知识进行深化和灵活运用,一定要让学生挣脱枷锁,用艺术院校的功底和特长对被测绘对象进行再加工,增加一分情怀、拉近一分距离。在2016年的测绘课程设置中,让学生用擅长的艺术方式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古建筑资料,就出现了拓片、模型、水彩绘画、索斯绘画、乐高积木组合、纸雕等不同的表现手法,这也是学以致用的一种诠释(如图2、图3)。

结论

通过四个方向的异化,最终的回归才是教学成果,实物化的体现才是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标,通过尝试这样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成果通过影像、数字化制图、模型制作等手段将成果呈现出来,并形成了教学展对公众公开展览一周时间,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有了深度和广度,较之前有了一定的提升。当然,教改之路并不是在某一门课程和短时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完成的,今后继续完善异化思维教学体系,继续结合社会背景仍将是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

[2]何崴、周宇舫:《从客观测绘到主观再呈现:关于乡土建筑的认知方法与当代性思考》,《建筑学报》2013年第12期。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

推荐访问:测绘 衍生 古建筑 思考 课程


[古建筑测绘课程教育的思考及衍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