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求职信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地理教学反思的探索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4 08:40:05   浏览次数:

摘 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轻快活泼的有力保障。课堂反思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善于对问题设置、对教学手段的选择,对地理知识生成性、对教学板书设计以及学生理解知识过程、对学生记忆知识等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地理教学反思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19-01

在地理课教学中,反思应该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目标的提出,教学设计的出台,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乃至于课后教学评价的进行,都应该有反思的介入和参与。面对新课改,究竟如何做教学反思并无固定模式,下面,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对地理教学反思的认识。

1 对问题设置的反思

在《水循环》的一节中,涉及到水循环的原因和环节,单纯地提问“水循环的原因是什么?和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可想而知,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漫不经心地回答出答案,显然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将水循环的原因和环节联系起来,向学生这样提问:“在水循环的环节中,哪些环节反映太阳辐射,哪些环节反映水的重力?”这样就增添回答问题的难度,引起学生思索和探讨,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经过学生热烈的探讨真正理解水循环环节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原因通过环节去体现,环节验证原因。从中领悟到,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探索真理的动力。

2 对教学手段选择的反思

正午太阳高角的变化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一,在教学中习惯使用多媒体的演示去帮助学生理解的,但是学生参与性较低,对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通常是机械记忆。后来,在教学中,尝试着用数学思想,通过做图让学生自己去概括规律,教学效果特别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具体过程如下:首先,通过示范平面上做出正午太阳高度角,过渡到在球面上做出正午太阳高度角。其次,在掌握球面上做球面上做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给定的光照图(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日)上,画出数条平行的太阳光线,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太阳高度角。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概况规律。由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的演示,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学生参与性,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以及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升华的三维目标,都是可取的。

3 对教学板书设计的反思

在《季风环流》的教学中,通常是以表格的形式将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异同点进行对比,并且将此作为教学板书展示在黑板,认为学生完全凭借表格可以掌握。在抽查中,发现学生竟然对东亚、南亚的风向也不能说出,更谈不到季风成因和特点。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板书才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季风知识点,后来,尝试用“X”的形式构建板书,结果学生普遍认可,效果不错。由此可见,同一知识点的板书,不能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要根据学情进行调整,要有创新。教师要反思板书设计是否简洁明了、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是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等。

4 对地理知识生成性的反思

在讲《大气环流对气候影响》一节课时,首先是回顾三圈环流的形成,指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最后指出,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对应下的降水状况。通过作业反馈,还是发现学生不能把握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对应下的降水状况。在思考中发现,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教师教给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其在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在教学中忽略知识的生成性,只告诉学生结论,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去推导形成结论。于是调整教学思路,首先演示降水形成的FLASH,让学生直观认识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接着,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空气饱和会发生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其前提条件是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冷却;紧接着,指出空气由气温高的地区流向气温低的地区会发生冷却;然后回顾同一地点气温和海拔的关系以及全球气温的分布;最后让学生自己推导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对应的天气状况。从而学生真正明白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有利于学生学习不同天气系统下降水状况。

5 对学生理解知识过程的反思

时间差计算是自然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给出任意标有经度的两条经线,在一条经线注明时间,让学生求另一条经线的时间。结合具体实例,详细地讲解如何计算时间,学生课堂上反映特“好”,以为学生都能掌握到位。在次日课堂练习抽查中,却发现还有多数不能完全掌握。带着教学上的困惑,走进学生中了解,追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却发现,学生对时间早晚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数值越小越早;对经线知识的淡忘;未能将经线和数轴的类比,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根据上述调查,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举实例区分同一地点和不同地点早晚的表现;回顾经线的知识,将知识迁移,数轴类比经线;采用数轴法求解。从中体会到,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更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对知识进行理解,关注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积极探求解决办法,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6 对学生记忆知识的反思

在讲《气候的类型》一节课时,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在多媒体上展示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结合图中的纬度和海陆位置,指出不同气候类型对应的分布。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学生却不能很好的应用,问其原因,却告知出现数字较多不能记住。对此,引入记忆方法中的数字编码记忆法来帮助学生突破记忆数字的烦恼。由此带来的感触,作为教师,在关注知识讲解的同时,要告诉学生如何去记忆,特别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向学生传授记忆术,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利于教学质量的最终提高。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要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审视自己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构建有效地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殷春庆.走出误区,革新理念,大胆探索[J].地理教育,2008(1):30.

[2]庄晓蓉.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师自身成长[J].地理教育,2003(5):16-17.

[3]王清华.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之反思[J].现代阅读,2012(4):153.

推荐访问:新课程 反思 探索 地理教学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