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自荐信

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8 08:46:21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开展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理由及其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正面阐述实施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通过正反对比,揭示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质及作用;提出了开展活动的任务、途径、方法以及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性质、任务、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037-02

一、开展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理由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基本上停留在课堂的学习和操作上,课外数学教学变成了课堂数学教学的“重复操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教育上开始引进欧美流行的以标准化为特征的惟理性主义教育模式,教育中显现出非人文主义的色彩,对数学学科发展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数学教学不仅远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而且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的“教”单纯、狭窄,学生的“学”呆板、划一,数学作为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诸特征,以及和谐统一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了。近年来,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学校的评论教学也越来越趋向应试教学。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和学生都紧紧围绕着考分转,长此以往,必将对小学的数学教学造成极大的危害。

数学不仅有物质外壳——数据,而且还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关系,并通过一定的学习方法――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从而形成数学能力。这是由“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发挥数学学科获取知识,增强能力的功能,传统的数学学习模式必须改革。

一些发达国家对禁锢式的课堂模式的改革起步较早,其改革的共同特点是提倡并实施开放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如俄罗斯从小学一至四年级就开设一门《周围世界》的综合课题,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学习途径,了解人与周围世界的相互关系,获得有关周围世界的客体现象、规律方面的知识,并使其智力、情感、创造力和德育同时得到发展。由此而联想到小学数学学科,只有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认知功能、思维功能和审美功能,才能更好地反映职业高中“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特点,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小学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数学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拓宽数学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数学、用数学,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这给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给新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指明了途径和方向。

数学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是一门走出课堂的活动课题。它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主动获取知识为目的,是一种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领域,发展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个性、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活动。它是针对单一课堂常规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学者必须有一个理念的转变过程和高度的责任心与毅力。

二、以小学课外实践活动的任务为主开展活动的途径、方法及应遵循的原则

1、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任务

(1)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个性特长和专业特长。

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宽广,但在具体选择时,应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个性特长为目的。儿童本性是喜爱游戏的,在游戏中,他们是不知疲倦的。数学课外活动能够吸引学生参加,把学习数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推动学生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一位外国心理学家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使学生热爱数学。有了兴趣,它就能引导学生去克服困难,攀登高峰。

(2)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创造才能

有一些老师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和作业堆里,很少开展课外活动,学生从早到晚不是上课就是做作业,枯燥乏味,负担很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有一位家长反映,她的孩子读一年级,有一天突然对她说:“现在做人真没有意思,不是上课就是睡觉。”这个孩子的埋怨,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孩子是喜欢游戏的,教师不能剥夺孩子们游戏的权利,使孩子失去一个欢乐的童年。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校面貌生气勃勃。一般学校把课外活动安排在每天的课后,科技、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课外活动轮流进行。这样做,可以使在学生一天紧张的学习以后,得到调节和休息。数学课外活动又能使学生从活动中,加深巩固数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因此,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3)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高尚情操。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笔者经常运用民族的历史或其他优秀的数学活动教材来让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在知识的探索、轻松的心态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教育,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1)要与地方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要使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能为广大的教师以及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就必须与地方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

要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要使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不断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就必须做到紧扣数学教学的特点并与之紧密结合,而不能与日常的数学教学脱离,另搞一套。只有做到了这一条,才有可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读、写、算的能力。课外测量活动应该配合课堂教学进行。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校内、农村、工厂、建筑工地进行实地测量。

(2)要与数学的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数学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内容的延伸和发展,它不仅提供了学生自我实践的机会,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情操的陶冶、兴趣爱好的形成大有裨益。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外活动可以是大、中型活动,也可以是小型活动。学生凭借当地上千年的造桥历史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韵味,对桥的几何形态、与民风民情、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等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既培养了学生数学课外活动的动手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在数学小型活动中可成立阅读兴趣小组和写作兴趣小组,开展以“口算、速算”、“思维开发”、 “行程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线,具有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教学活动。学生自由选择主题各异的兴趣小组,根据教师的安排,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3、开展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数学课外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参加

(2)兴趣性原则。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心理特点以及活动本身的特点,在组织课外活动时,要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指导方法,设计新鲜、有趣的活动形式和尽可能与专业有关的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3)活动性原则。即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有趣活动,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生活,感受生活,让生活真实地、直观地触动学生的心灵,以激起情趣,使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得以主动发展。

(4)层次性(可行性)原则。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无论规模大小、时间长短,内容、形式都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决定,要有层次性,不搞一刀切。

推荐访问:课外 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 研究


[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