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入党自传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伦理修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8 08:42:29   浏览次数:

摘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美术学教育,往往存在着重技法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表现轻研究、重模仿轻创新、重才能轻伦理等等问题。设计责任的承担者是设计师,为良善人生而设计的伦理观念是艺术设计的更高层次。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如果说创新性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才”的方面,那么伦理素质的培养则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德”的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在设计研究过程中既注重问题的提出也注重研究方法,对学生既注重技能训练也注重思维创新。教师始终树立德才兼备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更高层次。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性;伦理修养;研究方法

检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4-0133-03

从高校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职业潜力而言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具有很强美术技法性而科学研究性较弱;学生具有较强的软件技能却缺乏创新性的设计思维;学生注重设计艺术的实践性却漠视专业伦理修养的提高。以至于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展中经常可见各种手机、小家电的重复设计却难觅残障人士、社会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必需品设计;市场上常常为人诟病的过渡包装也直接反映出设计教育中设计师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绿色环保的设计思想虽然普遍熟知而真正能从产品设计细节上注重的可持续性优良设计却很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伦理修养及创新能力的缺失将导致各种不负责任及低劣商品的出现,而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的生活。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将设计创新能力的提高与设计伦理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塑造具有全面素质、社会责任感的未来设计师,这是每一位专业老师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每一门课程授课教案中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一、树立“德”“才”兼备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生源性质大多为美术生,学生学了若干年的传统写实绘画技法,高考专业招生考试也以素描、色彩为主要考试内容。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模式脱胎于美术学,无论是从整个教师队伍及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无不烙上了美术学学科的影子。张道一先生在早年的一篇文章中就写道:“教育目标不明确,便不可能制定有力的教学措施和合理的教学结构。假若在教育者的头脑中还是一个‘画画’的独立王国,或是以画画的思想来领导教学和组织教学,是永远也不会办好真正的工艺美术教育的。”一方面艺术设计教育注重美术技法的追求,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设计艺术中的影响,动画设计、网页设计、UI设计应用广泛,软件操作也成为本专业学生热衷的专业技巧。然而艺术设计教育这种过分追求技能教育培养方式的后果是严重的。有一学者来我院作学术报告时曾严肃地指出国内建筑设计师的不负责的行为,在历史古城不考虑周围环境不考虑历史缘故,一律为了商业利益而将整个城市面貌弄得面目全非,而这一些不负责的行为动则成百上千万损失。这位学者不禁义愤填膺地指出:这就是一种犯罪行为。可见艺术设计伦理素质的缺失给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而这种不负责的行为还正在扭曲与左右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如学者李砚祖所说:“设计责任的承担者是设计师,从道德或伦理学角度而言,存有为良善人生而设计和用良善之设计为人生或者说服务于良善人生两方面的责任或选择。”学者潘鲁生写道:“设计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方式,自有自己的“境界”或“意境”。总体而言,其境界可以归入三方面:一是功利的境界;二是审美的境界;三是伦理的境界,造物或设计,首先有为人所用的目的,亦即关涉人本问题,但它又涉及对自然物的加工、利用、改造诸方面,存在着一个环境,乃至可持续的问题,造物、用物乃至惜物,它与人的伦理道德相联系。”伦理设计关注人的行为与需求,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互利双赢。另一方面一个设计师如果没有设计创新能力也就相当于职业生命中没有了血液没有了生机。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民族总是受制于人沦为他国的制造工‘日本经济在二战的废墟中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对于民族设计的重视,精密的日本电子产品与传统的日式产品构成日本艺术设计的民族特征,也极大地拉动了日本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而推进日本整个国民经济呈现一种创意、智能、低能耗产业轨道上良性发展。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对于设计艺术学各专业学生培养的评价标准:(1)想象力,创造力,学生接受和选择课题以及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2)多学科学习和应用多学科的方法与程度;(3)社会责任心,学生对设计师以及设计的社会责任的认识,(4)综合能力;(5)推理和调查能力;(6)美学判断力;(7)对信息的组织与分析能力;(8)对未来设计的深入思考;(9)表达能力,包括速写表现、技术图纸、运用理论和学术方式对设计观念的表达、设计报告等;(10)自我激励与自我学习的责任心。以上的艺术设计教育人才评价标准与传统标准而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设计观念与教育理念的更新,将人才培养标准扩展到综合素质的十个方面。

一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德”,另—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德”与“才”不可偏颇。教师应当树立艺术设计专业“德”“才”兼备人才培养目标。

二、将“德”“才”兼备设计人才的教育理念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设计伦理观念不能仅仅作为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而应该更多通过设计课题的具体实现过程来让学生体会设计师的责任意识。从教学目标而言,教师树立培养“德”“才”兼备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过程而言,教师抓住整个培养计划的课程设计阶段、学科竞赛阶段、毕业设计阶段通过具体的设计课题得以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变传统式的授课式教学方式为探究式主动学习模式。从教学策略而言,教师应当将自己从教学的主角地位转变到教学的配角地位。改变以往教师大多在传授知识的一种状况,更将自己变成类似于主持人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

毕业设计是学生一次综合性、历时较长、成熟期的设计过程,也是一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机会。以《公共安全井盖》的工业设计为例。此题的选题源于一起突发的新闻事件。当时正值清明时节,湖南地区连绵暴雨,而此时一小区的下水道井盖被盗,而连日暴雨导致一年青女子从此处经过时被冲入下水道身亡。这一事件引发广泛社会关注。此事件的突发正值学生毕业设计期间,一学生看后震惊并引发该生设计安全防护井盖的设计思考。选题确定后,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现场测量、人群访谈、调查研究等研究手段进行设计分析。正确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加上较强的专业素质与发散的设计创新思维使得该生毕业设计作品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而此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强烈地设计责任感与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得以提升。正如学者许平所言:“设计界都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一说到“素质”,容易被简单化到一些表面化的数字、成绩、课目,但是我想更多的人会和我一样,谈到“素质”,会联想到一种思想的能力、文化的感受能力和创造的基础能力,那种正直、敏感、开放、合作的品格,进取与参与意识,负责任的社会意识,都应当被视为一种素质,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而言,在专业教学中强调这样的素质与能力,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

三、在设计研究过程中既注重问题的提出也注重研究方法

艺术设计的专业性质既具艺术性更有科学研究性,甚至说更多的时候艺术设计创作的研究性比重应当多于艺术性。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不同专业的要求与性质虽然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人对新知的制造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过程。对于许多工科研究生而言,创新过程是提出和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从而发现新知。虽然设计艺术专业与工科性质不同,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质上是一致的,本质是对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所具备能力的开发。因此,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从本质而言是一种研究能力,只不过其具有艺术设计表现性质与创意思维。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包括艺术图像学、艺术符号学、比较学、调查研究法、文献查询法、实验法等方法。以《盲人包装设计研究》课题为例,在设计研究过程中既注重问题的提出也注重研究方法。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对于此课题进行前期调研分析。从市场调研而言,在国内市场盲人包装几乎没有。从网络期刊调研可知盲人包装设计有部分学者对此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学者分析得出:盲人包装不宜单独设计否则增加厂家的生产成本;盲人包装应当充分发挥盲人触觉灵敏的特点告知盲人消费者商品的内容物、品牌名称、重量、保质期、使用注意事项等必知的商品信息。其次,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人群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进行设计分析。同学们走访了盲人特殊学校的盲人儿童及盲人按摩诊所的盲人师傅。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出盲人消费者根本无法从市场上买到适合盲人使用的包装;盲人消费者也无法获知包装之内容物的有效信息。盲人在使用普通包装时如遇到粉末状的内容物,极易洒落。如奶粉、燕麦片、洗衣粉、豆类食品等。第三,教师指导学生对前期调研结论进行梳理归纳之后运用模拟实验等研究方法开始包装纸盒的设计。笔者细化了学生的设计课题为燕麦片盲人包装设计。方案一,考虑盲人在取用燕麦片时容易洒落的状况而设计了定量的内包装。为了避免盲人对商品信息识别误差而在包装开口处设计了凸起设计,并在开口处加入盲文信息的设计以告知消费者必知信息。方案二以包装纸盒的形式呈现为了告知消费者商品信息,在包装开口处吊挂一小样品包装。盲人可以感知商品属性且用盲文告知保质期、重量、冲饮方法等。为了避免盲人误将包装盒底部当作开口处以至商品洒落。设计小组讨论分析在盒形开口处作突出的倾倒口型设计,为了使盲人能够准确掌握每次使用燕麦片的份量,特意在纸盒上端粘附一个可快速折叠成形的小量杯赠品。在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设计适当的伦理课题,培养学生敏锐发现问题的意识以及运用适当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及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四、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既注重技能训练也注重思维创新

教师通过学科竞赛的公益主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与责任感。正如李砚祖先生所言:“艺术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让学生学会创造,教学、科研与创作相互依存,将教学过程与培养目的贯穿到从事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艺术教学不是知识的积累和重复,在学习的过程中蕴含着创造。”艺术设计专业每年各种国家级别的学生竞赛很多。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芙蓉杯工业设计竞赛、金犊广告设计大赛等等。艺术设计类的学科竞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专业教学水平,由于其较强的时效性与竞争性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踊跃参加,甚至即将提交作品时期会昼夜加班设计作品。一个很好的广告创意在教师的引导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中产生,以《盲人公益动画广告》为例。此选题为全国大学生广告竞赛的公益主题。作为广告设计竞赛而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创意往往是竞赛环节的关键。全国大广赛动画作品时间限制为30秒。因而广告作品脚本创作简洁、分镜头较少。脚本一:画面伴着优美流畅的钢琴琴键—直在跳跃,最后嘎然而止出现动画的字幕“看不见的世界,看得见的精彩”。此脚本虽然画面没有出现盲人的元素但是从创意上隐喻盲人的世界虽然是黑暗的,盲人的听觉却比普通人更为灵敏,如果盲人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同样可以拥有精彩人生。他们同样可以用另一种角度与世界对话。脚本二:风和日丽的草地上,一群小朋友正在一位年青女老师的带领下玩捉迷藏的游戏。在这群游戏的小朋友中间有一位是盲人儿童。小朋友们开心地玩着游戏,轮到这位盲人小朋友时,老师贴心地将红领巾系在盲人小朋友的眼睛上。此脚本的创意在于对于盲人、尊重不是一种同情而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创意是广告设计的灵魂,也是最能激发学生个性与活力的方式。可以通过学习各种优秀的设计案例获得启发,然而又不能为这些实例所禁锢。小组式的讨论形式,集思广益式思考将尽可能地迸发出思维跳跃式的点子。教育学认为每个学生的特质不相同,因此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重在因材施教。对于创意性的思维,有些学生天性思维约束较少,思维方式跳跃性强。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只要适当引导激发就能让其迸发出许多出彩的创意。艺术设计当然离不开较强的表现能力,包括手绘能力与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师应当通过具体的课题设计及教学方案的实施寓技能教育与美学教育于创意思维中。

结语

伦理修养与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德”与“才”的两个方面。教师应当将“德”与“才”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培养过程。无论是课程设计、学科设计竞赛还是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教师都可以适当导入具有伦理性质的主题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研究方法的导入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制约艺术设计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瓶颈。将设计艺术学常见的调查研究方法、图像学、符号学、实验研究等方法用于伦理主题设计当中。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既注重设计表现更要注重设计创新思维开发引导。通过思维跳跃性联想建构,将事物的进行跨界处理,打破惯性思维给人习以为常的世界。教师组织学生研究各种伦理性质的课题,一方面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创新思维、研究能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未来设计师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在研究过程得以深刻认识。一个“德才”兼备的设计人才才是社会所需创作生命旺盛的人才,为良善人生而设计和用良善之设计为人生。

推荐访问: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 伦理 修养 培养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伦理修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