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报告

扬州剪纸艺术特征解析

作者:jnscsh   时间:2021-10-04 08:43:10   浏览次数:

扬州剪纸作为中国南方剪纸的代表,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民间工艺。本文主要分析扬州剪纸的艺术特征,首先从其工艺制作的角度阐述其独特的制作技法,其次从其代表作品的角度阐述其极具风格的工艺特色,最后从人文情怀方面阐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扬州剪纸的艺术特征全面总结

扬州剪纸概述

剪纸艺术从地域性来说大致分南北两派。扬州剪纸以其“秀丽、灵动、柔美、典雅”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扬州剪纸,有其自身独特的工艺制作技法,造就了其独特的工艺特色。她的发展在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墙下历经千余年的历史冲刷,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06年,扬州剪纸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扬州剪纸艺术特征解析

1.扬州剪纸的技法

扬州剪纸有剪制和刻制,以剪为传统正宗,创作工具和材料主要是剪刀和宣纸。其选用的剪刀非常讲究,要求铸铁,专人专用,刀头尖,刃口薄。这样便于在剪的过程中做到线条细致,图案在深挖时能一步到位。要剪出扬州剪纸的精气神,就要保持剪刀的刃口和刀头锋利,剪刀要常磨。扬州剪纸所用的纸张是白色的安徽手工宣纸,要求质地平整、厚度正好、韧性强又不含其他杂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剪纸的辅助工具,比如木板、锥子、骨笔等。

扬州剪纸工艺制作的过程也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剪纸,使其有着南方剪纸独特的工艺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先设计画稿,接着在宣纸上描出画稿的印痕,用自制的骨笔,或者用没油的圆珠笔代替。描好画稿后,将4张白宣纸衬在木板上,用锥子在需要剪掉的地方用力订,宣纸上留下麻点,自然粘在一起。接下来先剪大样,然后细剪,用剪刀将画稿中图案以外的多余部分按照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图案后外框的办法依次剪掉,要求线条饱满、流畅生动。剪完之后用蓝、黑色或红色衬底。粘贴时先将作品平放在衬底上,用毛笔在作品的背后刷糨糊,由里向外慢慢粘住,然后压平。

扬州剪纸中的刻纸工艺和剪纸差不多,只是用刻刀代替剪刀。但是剪的很圆润,看起来舒服,在叶茎的表现上明显,而刻的有刻痕,细看能看的出来。

2.扬州剪纸的工艺特色

扬州剪纸图案精巧,线条细致,作品灵动,形成了扬州剪纸独特的工艺特色。下面从扬州剪纸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来探讨扬州剪纸的工艺特色。

(1) 剪出来的白描

扬州剪纸从刺绣花样发展到现在的艺术型剪纸,其表现手法和中国画白描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依靠线本身的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白描线条要求严谨细致,飘洒流畅,挺拔苍劲多变。而扬州剪纸整幅作品就是由线条组成,可以说是用剪刀代替毛笔,剪出流畅的线条。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扬州艺术剪纸的创始人张永寿先生的代表作《百菊图》中的“罗汉须”,线条弯转流畅,卷曲自如,每片花瓣就是一根弯转流畅的线条,线线连接,上密下疏,卷曲的线条苍劲有力,整个花头饱满整体。用剪刀剪出如此精细流畅的线条从而表现出菊花的姿态,取名罗汉须,也说明这幅作品的线条就如同罗汉的眉须般飘逸有劲。如果除去工具和表现手法的话,可以说,扬州剪纸就是我们剪出来的中国白描。

(2) 造型逼真写实

因为扬州剪纸的用纸特点,因此作品一般素色为主,使得作品清新素雅。摒弃掉多余的颜色,除了清秀流畅的线条就是逼真写实的造型。扬州剪纸的线条流畅,注重细节描写,对于形态有着严格要求。如张永寿大师在创作《百菊图》时,就经常对着菊花,边观察边剪,其造型不仅传形,更在传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永寿侄女张秀芳作品中的花鸟鱼虫无不形态逼真,活灵活现。作品《鹤舞云霄》中50只仙鹤大小不一,姿态不一 ,每只仙鹤都刻画得传神入微。作品《百鸟争妍》中茶花的娇艳,荷花的清韵,海棠的妩媚,梅花的坚忍一一刻画在纸上。作品中的百鸟形态和姿态各异,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宛如一幅幅优秀的工笔花鸟画。

(3)整体富有装饰意味

扬州剪纸作品的整体有着极强的装饰意味。扬州剪纸的构图精巧雅致,作者构思巧妙,方寸之间现乾坤。花鸟鱼虫在写实的同时为了满足画面的需要适当变形夸张,满足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象是变化的,整体是统一的;对称的构图中又有均衡;阳剪的线条和阴剪留下的面形成对比,整体中点线面又有调和;流畅变化的线条又使整体作品中充满了跳跃的节奏和韵律感,整个画面极具装饰感。如省级非遗传承人,张永寿之女张慕莉的代表作《古瓶》系列,作品构图新颖,以中国瓷器花瓶做外形,将人物、山水、花鸟、动物及书法创造性的融于一体。整个系列作品装饰感极强。素色图案衬于深蓝色的形态各异的瓷瓶上,宛若中国传统的青花瓷器。阳剪留下的线条和阴剪留下的面对比,近景和远景对比,蓝白对比,书法和图案在剪纸的形式中同时出现,整个系列的作品可以说是一组题材和手法很新颖的装饰画。

3.扬州剪纸的文化内涵分析

扬州剪纸发展到如今已千余年的历史,从东汉有纸开始到唐代民间纸人纸马,明清包家灯,清代包钧剪画,刺绣花样,一直到当今的艺术型剪纸。扬州剪纸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她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见证扬州民俗的流传

扬州剪纸扎根民间,在民间礼俗、岁时节令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有些和剪纸相关的习俗流传至今。我们通过研究扬州民间剪纸的变化发展得以了解过去扬州的民俗风情。比如扬州民间婚丧嫁娶、人生礼俗、祭祖祀神、节气风俗等。婚礼上剪贴大红喜字于门窗、被褥、嫁妆等以示喜庆吉祥,丧事剪“奠”贴于灵堂,剪制招魂幡,还要焚烧大量剪刻的纸钱、纸人、纸马。古扬州还有“缕金作胜”的习俗,就是正月七日为人日,用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而成花样,有方形、花草形、人形或其他形状张贴于屏风或戴于头上。通过研究这些我们可以清晰的再现古扬州剪纸参与的民俗活动,了解古时候扬州人的生活方式。

(2)浓郁的文人画气息

扬州剪纸作品很多借鉴文人画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剪纸创作从绘画中移植。如清代摹古人字画以剪纸形式表现者江舟,后来的包钧剪画。包钧将剪纸、绘画、书法、印章巧妙地结合起来创作一精美的剪画作品。包钧作品中各方印章皆能表现其作品中的人文气息。此外后来的张氏剪纸也不难看出有文人画的影子。张永寿创作的《百花齐放》、《白菊图》、《百蝶恋花图》都带有纂刻印章。张秀芳和张慕莉的作品中的构图和图案都类似于中国画中的花鸟白描,风景作品都能看到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影子,张慕莉创作的系列作品题诗和剪纸结合,更是体现了扬州剪纸的文人气息。扬州剪纸的这种作品形式带有浓郁的诗书意味,一幅剪纸就是一幅精彩的中国画,体现出南方剪纸秀雅的风格特点,也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剪纸。

(3)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扬州民间刺绣都以剪纸纹样为底稿,扬州剪纸艺人很长一段时期被称为“剪花样的”,比如传承几代的张氏剪纸。其在扬州刺绣艺术的实用与传承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扬州剪纸图案发展过程中,其题材受到市井阶层的审美趣味影响,图案的内容多表现民间流传已久的寓意吉祥,百年好合,祈求福寿安康、子孙繁荣等。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和刺绣传达出来。激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

(4) 体现纯真的审美情趣

民间美术必然色彩富丽堂皇,由对比强烈的颜色来表达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而扬州剪纸不过色底素花,颜色单一,这种单纯素雅的色彩观正符合了我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从人的视觉角度看,这样的剪纸风格带给我们的是扑面而来的简约灵秀之气,没有多余的颜色,只在于线条的流畅细致变化,形象生动写实,构图的精巧绝伦。这种表达方式,使剪纸图形的主题纹样夹杂了许多诗书色彩,体现了扬州百姓纯真的审美情趣。

扬州剪纸闻名于世,一在于她独特的工艺制作技巧,二在于她极具风格的工艺特色,三在于她基于人文情怀方面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使得是扬州剪纸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剪纸,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x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2JDXM013

推荐访问:扬州 剪纸 解析 特征 艺术


[扬州剪纸艺术特征解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