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实习报告

书院文化融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6 08:40:54   浏览次数:

[摘   要] 我国校园文化历史悠久,在学校发展中具有学科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历来受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创设于明万历年间的庐陵仁文书院汇集了诸多历史先贤,长期作为当地的精神高地。传承至今的仁文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亦可发挥积极作用,诸如可以通过打造“仁文书院”物化象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树立“仁文书院”文化品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以实现仁文书院与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 中学校园文化;书院文化;仁文书院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所表现的文化生活形成的总和。学校的特殊环境是其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其发展的外在动力,学校师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特征。从校园文化的本质来看,它实际上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环境,它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一、校园文化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历史悠久,早已存在于我国古代教育中,比如私塾、书院所倡导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学而优则仕”“君子不言利”等儒家道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些都是中国最早的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创始的这种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几千年来的中国历代校园的学风。总体来说,现代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教学科研设施、学习、生活场所和校园环境;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模式和管理制度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校园精神、校风和办学风格。概言之,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其内核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具有学科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具有独特而又显著的教育功效。首先,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一代身心的发展,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设健康的、主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其次,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是学校整体发展的命脉,是学校社会形象的根本,它对学校发展具有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等作用,因此只有站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才能驾驭学校的战略发展。而只有学校的发展战略都因文化的浸润和引领而提档升级,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教育才会更加欣欣向荣。

二、仁文书院历史渊源

仁文书院原名文江书院,创建于明初,现位于吉水二中校内。因书院地处恩江(恩江历史上称为文江,吉水也有“文江”之别名)与赣江交汇之滨,故命名为文江书院。1583年重建文江书院时,庐陵名儒邹元标等人既取意于吉水“仁山钟秀、文江潆洄”之美景,又取意于曾子所说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典故,故将书院改名为“仁文书院”。从历史文献来看,仁文书院无疑是明清两朝时吉水名臣宿儒的会讲中心,是当时吉水的文化、精神高地。

邹元标曾作《仁文书院记》,记中说:“县庠水流而东,汇为湖,汪洋停畜。左有地隆然高阜,相传为盐仓地,俗名东义仓。仓徙入城,创文江书院。万历庚辰,江陵(张居正)尽毁天下书院,市地归民间。海宁陈侯令兹邑,谓余居湫隘,以俸易而归余。癸未,余滥尘省垣,以复书院请,上报曰可。”此后,邹元标一直坚持在仁文书院讲学,主持讲会前后达30余年。由于邹元标知识渊博,又注重教学方法,所以“里居讲学,从游者日众,名高天下”,兵部尚书李邦华、吏部尚书李日宣、状元刘同升、训导曾天复、刑部郎中李迂谏、嘉善知县李陈玉等人,“皆出其门下”。在此影响下,泰和进士郭子章、安福进士邹德溥、吉水进士罗大纮、吉水状元刘同升等均到仁文书院讲过学,为吉水的文风鼎盛立下了不朽功勋。

明代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下令“尽毁天下书院”,仁文书院旋即被强令拆毁,材料被出售,院内夷为平地。直到清顺治年间,浙江进士沈中柱任吉水知县,他积极倡导重建仁文书院。应该说,吉水地方官和百姓一直很重视仁文书院的建设。清末,废书院建学堂后,仁文书院被改为吉水高等小学堂,1940年在其旧址上创建吉水中学。由此可见仁文书院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

三、仁文书院融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毋庸置疑,明代庐陵仁文书院作为地方文化和精神的高地,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地方教育机构可以围绕“仁文书院”这个历史文化地标做文章。

1.打造“仁文书院”物化象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前已述及,仁文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脉赓续不断,不仅是传承庐陵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传承地方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重要资源。因此,应积极发掘书院文化资源,并有效地将其“物化”。毋庸置疑,对文化自身而言,物化了的文化才不会流失,文化也不只在书中和人们口口相传中被追溯;对百姓而言,物化了的文化能让他们“触摸历史的肌肤,感知历史的呼吸”;对校园而言,物化了的文化能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打造“仁文书院”的物化象征?地方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各方力量筹建一幢仿古楼宇,命名为“仁文书院”,此举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向外界展示仁文书院的历史风貌,有了这幢楼之后,就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为依托。具体而言,楼内可展示仁文书院相关的资料记载、历史图片、研究论文及历代相关人物,甚至可以把当地历代名士的相关资料也列于此,以此增加地方教育的影响力。

二是这幢楼还可以同时兼做校史馆用。校史馆不仅是珍藏学校校史记录的地方,也是向外界展示学校风貌的窗口,同时还是师生爱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史馆可以将学校以前的旧照片、旧物,学校有记录以来的历年教工风采、学生及其升学情况、学校历年所获的荣誉,甚至包括师生个人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出版的书籍等陈列展示。同时,还可向广大校友发出号召,征集与学校有关的各种物品,激发学生和校友的爱校热情。

2.树立“仁文书院”文化品牌,开展校园文化创建

仁文书院作为地方教育的精神象征和无形资产,不仅可以通过物化的形式继承其文脉,而且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树立“仁文书院”这个文化品牌,以此不断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第一,在校园文化相关硬件设施上,着力打造“仁文”品牌。诸如校园内的楼宇、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命名,就可以尽量使用“仁文”这个名字。在校园文化展示墙上篆刻一些仁文书院的历史文化内容,在校园角落树立与仁文书院相关的先贤雕像等。如此,校园内的师生可以经常看到“仁文”二字,慢慢地会激发他们对学校的认同和热爱,这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达到的效果。

第二,在校园文化软件建设上,以“仁文”之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诸如可以开展“诵读仁文经典”活动,在全校学生中掀起读“仁文书院”经典的高潮,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如尊师敬长、与人为善、修身养性等。又如可以结合地方实际,组织“仁文”文化讲堂,不仅面向学校本身,而且面向社会,吸引百姓积极参与研究地方文化,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地方教育机构成为文化聚集高地,而且可以成为地方文化发展的有力推进者。此外,在班级文化建设上面,也要积极围绕“仁文”品牌做文章,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另外,还可以围绕“仁文书院”编写相关的乡土校本教材,通过学校主导,师生全员参与,梳理仁文书院的历史,展现地方教育的文脉,一方面是让师生对悠久灿烂的庐陵文化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增加他们爱乡情怀,另一方面是发挥了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理文化的方式,呈现文化传承成果,必将有益于梳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从而有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

责任编辑   万永勇

[作者简介] 邓锦善(1968—),男,江西吉水人,吉水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推荐访问:书院 校园文化 融入 思考 中学


[书院文化融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