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考察报告

坦克总体布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5)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4 01:20:22   浏览次数:

进入20世纪60年代,坦克的发展进入了主战坦克时代。现代主战坦克总体布置的主流仍然是传统布置方式。不过,现代主战坦克的总体技术已经不断地完善和成熟,坦克的机动性、火力和防护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坦克的布置。为了防贯穿辐射,开始使用衬层和附加衬层,为了防放射性沾染和化学毒剂,对坦克进行下密封,同时在乘员舱内形成超压,并使用过滤通风装置。

坦克制造业中苏联流派(所谓的T系列坦克)和西方流派(所谓的M系列坦克)的差异,直到不久之前才最终形成。

T系列主战坦克

苏联的坦克布置一直沿着“坦克各舱室,机构和系统占用体积最小化”的道路发展。炮塔保持流线型外形,装甲的分区化表现得最为明显,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半米。

苏联的T—64坦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所有苏联/俄罗斯现代坦克的鼻祖。

T—64坦克总体布置的主要优点是:

(1)采用了“自动装弹机”,其特点是采用了旋转弹仓,火炮定角度装弹。山于采用了自动装弹机,成功地从坦克乘员组中取消了装填手,因而排除了限制降低坦克高度的最大阻碍。

(2)车体首上装甲的复合装甲板倾角进.步增大。由于非常紧凑的布置,以及较小的外廓尺寸,与T-62坦克相比,实际上在车重相同的情况下,T-64坦克的装甲厚度增加了1倍多。

(3)铸造式炮塔正面采用了复合装甲。

(4)将传动装置的所有功能组合到两个行星侧变速箱中,能够极大地减少动力传动舱的体积,这在西方坦克中极少看到。

(5)为了保护行动部分不受光辐射和凝固汽油弹的伤害,负重轮装有内置减振器,并且无橡胶轮缘。

T-72和T 80坦克与T-64坦克的不同,基本上在于行动部分和发动机。T-72坦克的动力舱体积比T-64坦克的要大一点,这是因为必需在其中布置冷却系统风扇的缘故。即便如此,T—72坦克的动力舱体积还是比西方任何一种主战坦克的要小。

因为与T-64主战坦克使用的5缸5TDF发动机不同,T-72坦克使用的是V型12缸V-46-6发动机,或者是V-2型V-84发动机,因而除了两个侧变速箱外,还为传动装置加装了(更确切点说,是回到了T-44→T-62的老路上)输入端减速器(传动箱,俄国人根据其形状功;它为“吉他”,很有意思),该传动箱可将扭矩从横置柴油机曲轴传递至侧减速器的输入轴。

与T-64和T-72坦克不同,T-80坦克安装的是燃气轮机。与柴油机相比,燃气轮机的优点在于拥有更高的单位体积功率。然而,燃气轮机的耗油量过高,因而,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行程储备,不得不增大车载燃油量,这就使得燃气轮机的优点大打折扣。

苏制坦克布置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外形低矮,车辆相对较轻,截面面积小,防护能力强。其缺点是车内乘员空间狭小,乘坐舒适性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维修保养比较困难,不过由于苏制坦克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工艺性几近完美,可靠性又高,因此,弥补了维修保养上的不足。

与西方焊接式炮塔不同,苏联坦克采用的是铸造式炮塔。不过,在最近出现的个别苏式坦克(主要是试验坦克和未来坦克)上,也安装了西方式的焊接式人尾舱炮塔,如T-90S改进型坦克、“黑鹰”坦克、T-72-120坦克和装备120毫米火炮的“堡垒”T-84坦克等。

M系列主战坦克

同苏联坦克一样,西方国家的主战坦克大多数也都是采用传统布置方式。美国的M系列坦克,其主要特点是车内容积大,比苏式同类型坦克的车重平均要重50%。

反坦克武器的不断发展,使得坦克的防护能力不得不随之大幅度提高。传统的增加均质钢装甲厚度的做法已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在重量最小的情况下增强装甲防护,开始使用多层复合装甲。

多层复合装甲的应用,对坦克布置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于复合装甲的铸造生产工艺困难太大,不得不采用焊接式炮塔和车体。西方现代主战坦克炮塔的外形为多棱角形,且车体首上装甲的倾角很大。

大尾舱式焊接炮塔的广泛采用,成为西方国家现代坦克的标识。大尾舱炮塔容易获得车辆的纵向平衡,增人战斗室的容积,改善装填手的工作环境,并且由于将自动装弹机的弹仓布置在炮塔尾舱内,可以使装弹机构的设计相对简单。但大尾舱式炮塔也存在有许多不足,如增加了炮塔的高度和重量,增大了炮塔的转动惯量,降低了炮塔的防护能力,并使发动机进气系统结构复杂化。

在传统布置型的现代主战坦克中,美国的“艾布拉姆斯”M1坦克是最引人注目的。“艾布拉姆斯”坦克的布置很像“虎”式坦克,在布置上存在明显缺陷的情况下,仍是同时代坦克中最强大的坦克。“艾布拉姆斯”坦克存在的缺陷是:

(1)外廓尺寸明显过大,导致车辆过重。尽管M1比其前辈M60要短0.9米,但太人的尺寸使得“艾布拉姆斯”坦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使用铁路运输,因而其主要的运输形式是海运和公路运输。空运时,M1只能用美国空军的两种大型运输机空运,而且1架飞机1次只能运1辆坦克。

(2)动力舱的体积相当大。动力舱实际上占了车体长度的一半,而日动力舱区的丰高比前部的车高要高得多(前部车体实在是很矮,驾驶员只能够以半仰卧的姿势来驾驶坦克)。在研究“艾布拉姆斯”动力舱的布置时,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各部件的结构设计得都很精细,但在动力舱的布置上则完全没有花什么心思。此外,令人不解的是,在然气轮机坦克的传动装置中有液力变矩器,这使得燃气轮机的高变矩特性变得没有什么意义。

(3)车体首上装甲板和炮塔正面装甲板之间存在不能容许的大空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炮弹陷阱”或称窝弹区。因此,敌方的反坦克武器可以瞄准大倾角的首上装甲板射击,因为一旦发生跳弹,炮弹一定会对炮塔造成严重毁伤。

(4)车体和炮塔两侧的装甲防护太弱,在伊拉克大量毁于老式反坦克装备之手的“艾布拉姆斯”可以证明这一点。

非主流的坦克总体布置

尽管当今世界上的主战坦克多数采用传统的总体布置方案,但是仍然有几例“另类”的总体布置方案。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瑞典的无炮塔Strv.103坦克和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

Strv.103坦克Strv.103坦克,简称S坦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款现役的无炮塔式坦克。

Strv.103坦克的设计独局匠心,火炮固定在车体上,火炮的高低射击和瞄准依靠车体的俯仰来实现:火炮的方向射击和瞄准则依靠坦克的转动来完成。

因此。战斗室被布置在车尾,而动力舱被布置在车体前部,火炮炮管超出车体前部很短。

出现无炮塔式坦克的主要原因是白行火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山的成功使用(二战期间,战车90%的射击是在行驶方向左右45度的扇形区内进行的)以及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高和车重。

使用由2台发动机——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组成的动力机组,也是很“另类”之举。独特的传动机构既能够让2台发动机同时工作,也能让它们单独工作。这一工作方式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和寿命(在1台发动机损毁的情况下,坦克还能行驶)。此外,在不要求动力装置的全功率时,如在路况好的公路上行驶以及在防守时,可以只使用功率不大的柴油机(300马力),因而能够节省燃油。

Strv.103坦克无炮塔布置的主要优点是:

(1)外形低矮。

(2)由于车体首上装甲板的倾角大,因而具有高水平的防护能力。

(3)车体结构简单。

(4)无需安装重而复杂的炮塔和炮架。

(5)自动装弹机结构简单。

(6)拥有良好的乘员生存环境。

无炮塔布置的主要缺点是:

(1)不能在行进间以及在动力装置,行动部分或传动系出现故障时进行瞄准射击。

(2)在受道路约束的情况下,以及在难以通行的地区,射击能力受到限制。

其实,火力转移速度慢和精确瞄准困难,才是s坦克的致命弱点,以至于S坦克问世近40年来,成为独一无二的“孤家寡人”。

“梅卡瓦”坦克 “梅卡瓦”坦克采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前置的布置方案,这种布置的好处是坦克具有很好的防扩性能,乘员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除动力—传动装置前置以外,“梅卡瓦”坦克的总体布置上的特点还有:在车尾有1个载员舱,可搭载步兵、伤员和换班乘员;炮塔正投影面积小,正面装甲倾角很大;大面积使用间隔装甲,乘员可以通过车尾的装甲门撤离坦克。

“梅卡瓦”坦克最主要的优点是高水平的乘员防护。“梅卡瓦”坦克前置的传动装置和发动机能起到辅助防护作用,大大提高了乘员的生存能力。

笔者之所以没有将“梅卡瓦”坦克机动性不高作为其缺点列出,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即“梅卡瓦”坦克实质上是唯一的一款防御性坦克,而对于防御性坦克而言,对机动性的要求实际上可以退居较次要的地位。

“梅卡瓦”坦克布置的缺点是:

(1)外廓尺寸和重量大。但是,对于可能的战区面积不大的以色列人来说,与美国的“艾布拉姆斯”相比,这一缺陷的意义实在不大,因为美国的可能战区可以是地球上任何一个有人居住的角落。

(2)增大了动力—传动装置、主动轮和外置悬挂部件在敌火力下的易损性。

(3)驾驶员位置离开了车辆的纵轴线,这是因为动力舱布置在车体前部右侧造成的。

推荐访问:坦克 布置 总体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