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心得

架起生活与数学间的桥梁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8 08:56:34   浏览次数: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无论是教师的角色还是学生的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此之外,中学数学教材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今的中学数学教材,注重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越来越能体现出“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纵观这几年来的段、期考甚至中考数学试题,越来越多地体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这就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创新中学数学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提倡生活情景化.因此,各版本的教材注重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创设中走进新课堂,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如在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节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开辟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一改旧教材中抽象的“字母表示数”,避开了教学的难点,使中小学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又如,七年级上册“多姿多彩的图形”采用的情景图就是学生所熟知的城市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教学情景图的作用体现在数学知识生活化,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不知不觉中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转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虽然提供了各种情景图作为每节内容的背景,但均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地理区域、认知限制以及学校具体教育资源的差异使得情景图内容并不一定适用于当地实际情况.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水平对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和相关内容作适当地加工、调整,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内容的引入,常用电影院找座位作背景.但由于农村学生几乎没有进过电影院.所以,教学中教师可将教材适当加工,由电影院换成教室的座位来作为情景引入,这是学生熟悉的,所以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又如,在学习函数这一节时,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中北京某天的气温变化图,可以大胆地运用本地的气温变化图.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当地某天的气温变化,让学生感觉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三、艺术性地组织教学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例如,环形跑道问题是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的一个问题,教师可采用学生表演的方法,让两个学生在教室绕着一个小组转圈,从中明白有关相向而行与相对而行的意义,理解相遇与追及问题.这样,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如,解决“到哪个商场购物更合算”的有关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一下某超市打折销售商品活动,并用生动语言带领学生到商场购物,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知识,更好地理解题意,找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再如,学习“旋转”时,可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观察、探索,进行小组交流,从而总结出旋转的特征,教师则因势利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的、有积极意义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新知,享受到自主探索和个性发现带来的乐趣.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作用也各有千秋,教师应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来组织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这一点,这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掘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知识,应用于课堂甚至于更广阔的数学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具有生命力,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真正架起生活与数学间的桥梁!

(责任编辑 黄春香)

推荐访问:架起 桥梁 数学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