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心得

小学数学有效教法之我见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9 09:05:50   浏览次数:

摘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寻找知识、处理知识、理解知识、掌握运用知识,达到一种自身的突破和超越。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90-01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寻找知识、处理知识、理解知识、掌握运用知识,达到一种自身的突破和超越。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民主教学,营造创新氛围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诱发创新意识。

1.1 建立民主和谐关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教学,去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及时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使其不断获得学习预期和尊重需要的满足,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和激情。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等活动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形成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第三,教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引导,使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增强敢于创新、不怕挫折、执著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

1.2 展开合作互动,创设创新环境。在每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或难点处,开展小组讨论,让小组内每一个人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直至达成共识。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掌握学生思维的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启迪学生对问题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的态度和意愿,形成创新的氛围。

2.探索途径,在教学中灵活应用转化思想

教学实践经验证明,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转化思想,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其关键在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探求相应的途径和方法,科学地归纳整理,不断加以完善。

任何客观事物都具有特殊和一般两方面的属性,特殊性既寓于一般性之中,又从某些方面反映着一般性。运用转化思想,既可以实现一般向特殊转化,使需求解的具有一般性的问题转化为特殊形式来解决;也可以运用特殊向一般的转化,通过解决一般性问题而使得特殊问题得到解决。如,低年级数学中关于数的性质、简单四则运算法则等规律性知识的教学,常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把问题转化为特殊的、个别的应用题或图形、算式研究,通过观察、计算、分析、比较,然后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而关于图形认识的教学,一般都是通过对具体的、个别的图形的分析和研究而归纳出图形共同的本质属性。

3.强化训练,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

必要的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诱发学生利用旧概念去认识新概念,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元地进行练习。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在学生探索时针、分针在半时的指向特点后,让学生参与不同的练习活动。①说一说,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几项活动的时间。②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刻,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合作,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③自由选择,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告诉小伙伴,这个时刻自己在做什么。最后,每个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并且富有生活情趣。

4.开发合作式学习

一般情况下,小学教学都是单独的学习方式,而往往在大学授课中有许多的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是指有多个学生同时参与而完成的学习方式,与单独学习方式相比,此种方法可纳入不同个性思维方式,会出现思维差异和思维争议。不同的理解方式和个性化差异会对同一个问题和内容产生不同层面、角度和深度的理解,必然导致个性化问题的产生,通过互动环节和老师的答疑,学生会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5.探索知识的灌输

中国式课本知识教学时,老师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习题练习往往有正确答案或者参考答案。学生的思维模式就是往相同的结果努力。这往往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给学生创造创新思维的训练机会,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一些开放性课题和问题,让学生学会和习惯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知识。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调研题目给学生,让他们通过问卷调查或翻阅图书资料的方式,以文字加数学的方式回答老师留下的课题,这样的课题并不存在正确答案或参考答案,仅是围绕一个题目展开的综合性分析。这种课题可以使孩子得到多方思维的锻炼和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老师应给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思路,例如鱼骨图法或逻辑树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运用语言,促进创造思维的灵活性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启动学生的表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如:教学7+5,通过让学生自己摆图,先摆7个黄圆,要摆5个绿圆,指导学生说出:先把5分成3和2,3个绿圆和7个黄圆凑成10个圆,再加上2个绿圆,就是12个圆,所以7+5=12。通过图示和算式的对照,引导学生叙述计算的思维过程,口述计算方法,学生确切地理解了图意,总结出计算的方法:看大数、分小数、大数凑10,加余数。

推荐访问:教法 我见 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