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教育总结

美术活动:二方连续剪纸教法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29 09:48:14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2-0240-01

設计意图:

剪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在喜庆的日子里张贴,既装点环境,又会给生活烘托出热闹喜庆的气氛。为了让幼儿了解剪纸这门民间艺术,了解民俗风情,继承和发扬我国民间艺术,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开展了此次剪纸活动。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性,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知识:知道二方连续剪纸的折剪方法和剪纸作品的用途。

能力:能较为灵活地使用剪刀,成功地剪出二方连续剪纸的作品。

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喜爱。

活动准备:

(1)课件(剪纸作品)。

(2)剪刀、绘画笔、彩色手工纸各若干

(3)二方连续剪纸纹样若干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课件出示剪纸作品,供幼儿欣赏。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用剪刀或刻刀剪刻出来的,所以叫剪纸或窗花,今天我们的活动就是剪窗花。

2.剪纸作品的作用

2.1 课件分别出示“福”字和“喜”字的剪纸作品。

(1)引导幼儿说出这两种剪纸作品的名称。

(2)提问:这两种剪纸图案适合什么时候张贴?(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这两种图案都是由红色纸剪出来的,“福”字是过新年的时候贴,“喜”字是结婚时候用,烘托喜庆气氛。

2.2 课件出示其它不同图案的剪纸作品。

提问:这些剪纸作品可以做什么用呢?

教师小结:不同的剪纸图案,用途不同,可以根据图案样式,用来装饰环境等。

3.关于二方连续剪纸

3.1 二方连续概念。

(1)课件出示二方连续剪纸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回答其作品的特点。

(2)教师明确。

概念:同一个纹样在一条直线上连续出现多次,这种剪纸方式叫二方连续。

排列方式:竖式排列、横式排列(课件出示不同排列方式的作品让幼儿理解)

3.2 二方连续剪纸的步骤。

(1)折。

教师示范折纸,对折对折再对折。(提起注意:折的时候边和边一定要对齐,纸的方向不变,对折三次。)幼儿跟着做。

(2)画。

A、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纹样。

B、教师示范画法,幼儿跟画。(重点讲解和要求——纹样黑色箭头边与峰谷线对齐,红色箭头边与能翻开的边对齐。)

(3)剪。

教师示范,要沿着画的线条把图案剪下来。左手捏紧折纸,避免剪的时候纸张移位,剪的时候要大胆仔细,剪出的边缘要光滑,注意不要剪断,尤其是边缘连续的地方。

4.幼儿剪作品、添画作品

4. 1 剪纸要求:

(1)剪纸中产生的纸屑不要掉在地上,如掉在地上要及时处理。

(2)使用剪刀时要小心,剪刀尖不能对着自己和他人,不能挥舞剪刀。

4.2 幼儿剪纸,教师巡视指导。

4.3 幼儿进行作品添画。

5.展示欣赏幼儿剪纸作品,师幼共同评价

5.1 说一说:自己添画了什么?添画的理由。

5.2 评一评:我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幼儿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被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参与其中,活动效果显著。幼儿在学习中领悟到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价值。在实践操作中,动手能力增强了,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也有所提高。在评价过程中,取长补短,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对于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好处。培养了幼儿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同时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并进行教育

由于幼儿没有剪纸经验,使用的剪刀小也不够锋利,我把折三折需要剪八层纸,临时改为折两折剪四层纸,操作的难度降低了,尽管如此,还有个别幼儿,由于纸折得不整齐,纹样与纸的两边没有对齐,剪出的作品散了。教师对能力稍弱的幼儿关注的还不够,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指导,动手操作的能力才会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推荐访问:教法 剪纸 探讨 美术 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