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组织人事

浅析新华社涉藏对外报道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17 14:19:43   浏览次数:

【摘 要】 本文以新华社关于达赖喇嘛在国际社会中各类宣传活动的报道;对发生在国内外的有关藏独恐怖暴力活动的报道;对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成就、藏民生活状况等一般性内容的对外报道为切入点,分析了新华社涉藏报道中的得与失,提出了建议。指出新华社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涉藏报道中的角色,确立自己的媒体身份;在涉及西藏暴力活动的报道中,要树立“中国是受害者”的认识,不要隐瞒事实;在对西藏风貌的一般性报道中要注重“人情味”,报喜也要报忧。

【关键词】 新华社;涉藏报道;对外报道

达赖集团和西方一些国家在西藏问题上大做文章,做出许多不负责任的报道,损害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但目前中国媒体的涉藏对外报道远还没有达到抢占和控制国际舆论主导权的程度。因此有必要总结研究中国媒体的涉藏对外报道。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其涉藏对外报道最具代表性,因此本文选择新华社的涉藏对外报道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新华社涉及西藏的报道分为三类:新华社关于达赖喇嘛在国际社会中各类宣传活动的报道;新华社对发生在国内外的有关藏独恐怖暴力活动的报道;新华社对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成就、藏民生活状况等一般性内容的对外报道活动。本文以这三类报道为切入点,分析新华社涉藏报道中的得与失。

一、关于达赖喇嘛在国际社会中各类宣传活动的报道

这一类报道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新华社就达赖具体的“访问”等宣传活动所做的回应,二是对西藏问题历史背景的一般性介绍。这些报道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角色定位不明。角色定位不明导致新华社相当一部分新闻报道评论与其说是媒体的报道,毋宁说是中国政府的外交声明。表明中国正政府的立场是必要的,但媒体报道与政府的外交声明毕竟是不一样的,如果仅仅是将政府的外交声明照搬过来,那么新华社作为媒体的特殊作用就无从体现了。政府外交声明是表明立场,媒体则应是在这一立场的前提下进行阐释。

第二,感情色彩过于强烈。西方新闻界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下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这要求在报道中不能有价值判断。尽管目前新闻专业主义存在许多可质疑的地方,但是由于西方媒体长期标榜这一原则,长期浸淫于此的西方受众也对这一原则有很强的认可。因此新华社涉藏报道中过多的情感色彩会引起西方受众的抵触情绪。像“执意窜美”“蓄意破坏”“腆然声称”这类用词,“达赖只有伪善没有良知,他那伪善面目下,隐藏着残害生灵、危害社会的血腥本质......”[1]这种表达包含了太多的情感价值判断,在对外报道中这样表述是值得商榷的。

二、对发生在国内外的有关藏独恐怖暴力活动的报道

对此我们以2008年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为例来分析。新华社对“3·14事件”的报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其一,时效性不足,严重削弱了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2008年3月14日拉萨市区发生打、砸、抢、烧恐怖暴力事件,事件发生在上午11时左右,下午13时许西藏分社记者向新华社总社发出了第一条消息,而直到当天17时13分新华社才对外发出了第一条中英文快讯《西藏拉萨发生商店遭暴力纵火事件》,[2] 此时距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6个小时,报道先机已经被西方媒体抢占。此后一段时间,新华社实际上是在被动地对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进行驳斥,没有占据舆论主动而只能防守。造成新华社丧失报道先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报道机制。新华社在报道西藏问题时往往首先从“政治正确”的角度进行考虑,而不是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进行考虑。这使得在涉藏报道上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考量“尺度”问题。

其二,在报道中缺少细节。新华社在这次报道中并没有显示出较于西方媒体的本土优势,在报道中仍然缺少细节。尽管新华社是中国的本土媒体,但是在报道最关键的初始阶段它并没有能够提供比西方媒体更多的细节,这对新华社来说是失败的。尽管在当时情况下,现场采写有一定难度,但是作为本土媒体是完全有可能提供更翔实的细节信息的;缺乏细节的报道也更容易被看做是宣传。当新华社首次报道拉萨警察为了驱散闹事者鸣枪示警的消息后,则很快得到西方媒体的转载,这也就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逐渐从达赖和西方媒体手中收复舆论失地才成为可能。在后续的报道中,新华社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比较多地使用细节和直接引语,场面描写动静结合,地点落实到街道门牌号,这样细致的做法使报道现场感强,更为真实可信。[3]

三、对西藏社会风貌等一般性内容的对外报道活动

这一类报道在新华社涉藏报道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类报道主要涉及西藏的人文历史、经济发展、藏民的日常生活、藏区面貌的变化等诸多方面。

这一部分报道存在的问题是“宣传味”太浓厚,“人情味”不足。简单看几条新闻的标题,《拉萨老城改造:用细节展现高原古老记忆》《拉萨河纪行:山沟里的“粮仓”》《拉萨市农牧业发展全线飘红》《昌都地区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这些新闻仅从标题就使人感到有浓厚的宣传意味,且报道又缺乏细节,又怎么可能祈求好的传播效果呢?在对藏区社会风貌等的一般性报道,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物出发,讲述人物的故事,用细节说话。

所谓“人情味”不足还指这部分报道绝大部分是正面报道。新华网西藏频道几乎所有的报道都在讲述西藏社会的欣欣向荣。不真实吗?真实,但这不是全部的真实。真实的社会是有成就也有问题,而不是充满幸福的“人间天堂”,这才是“人情”。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部纪录片中得到一些启示。2007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关于西藏的纪录片《西藏一年》,这部纪录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BBC连续多次播放这部影片,影片播出后,西方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称赞这部影片真实的反映了西藏。甚至连达赖喇嘛看完这部片子之后也设法联系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并表示“从片子中了解到了现在藏人的生活,”对这部片子表示认同。[4]这部片子之所以被认为是“真实”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影片的“平衡”手法。影片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藏民的真实生活客观的展示出来。运用这种平衡的手法,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接近人们常识和感知的生活,是有血有肉的生活,而这就是真实。这种手法在关于西藏社会风貌的对外报道中同样适用。

四、结论与建议

尽管近几年新华社的涉藏对外报道有了许多进步,但在许多方面仍有待改进。首先,新华社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涉藏报道中的角色,确立自己的媒体身份。只有确立了自己的媒体身份,才能够在报道中从新闻规律出发,而不是从政治得失出发。唯有如此,才能赢得时效,赢得受众。其二,在涉及西藏暴力活动的报道中,要树立“中国是受害者”的认识,不要首先想到的就是隐瞒。要大胆的报道,把真实情况翔实的报道出来,这样才能吸引受众,获得同情。其三,在对西藏风貌的一般性报道中要注重“人情味”,报喜也要报忧,不能只报道成绩,要从真实生活的角度出发,描写有血有肉的藏民生活。这样的报道才是真实的,才能获得国际受众的认同。

【注 释】

[1] 达赖的“三大谎言”,http://tibet.news.cn/xzgjc/2010-03/02/c_13194036.htm,2010.3.2.

[2][3] 陈瑶,倪四义,易凌.按照新闻规律取材 依据正义原则发声—<拉萨发生暴力事件>报道心得.青年记者,2009.23.

[4] 郑世明.论涉藏纪录片真实性把握的六个平衡——以<西藏一年为例>.现代传播,2010.3.

推荐访问:新华社 浅析 对外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