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心得学习

从逻辑视角看俄语篇章翻译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0 08:42:22   浏览次数:

摘要:翻译是一中双语交际,要求译者准确理解、表达原文内容。逻辑对篇章翻译有重要意义:逻辑是翻译的根基,翻译必须以逻辑为检验标准。运用逻辑补层、逻辑顺序层次重组、段落分合等逻辑推理方法能减少翻译中的不合逻辑现象,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翻译的本质,促进篇章翻译理论以及翻译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逻辑;翻译;篇章;逻辑推理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1-0166-02

不同语言在语言逻辑和思维逻辑上不同,这给翻译造成一定困难。翻译中,无论是理解原文,还是表达译文,都离不开逻辑推理。可以说,逻辑是翻译的基础,是检验译文质量的标准。因此,运用逻辑推理,对于避免逻辑错误、提高译文质量有重要意义。

翻译主要是将原文的内容通过译语表达出来,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内容的重现。因此,翻译活动决不仅是语言活动,也是一种逻辑活动,正如匈牙利翻译家拉多·久尔吉博士所说: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

因此,要想解决翻译问题,单靠词汇、语法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逻辑推理。笔者试从逻辑的角度,分析篇章翻译与逻辑的关系,并通过逻辑补层、逻辑顺序层次重组、段落分合等翻译方法,探讨逻辑推理在俄语篇章翻译中的应用。俄译汉时必须用俄罗斯人的逻辑去理解原文,然后用中国人的逻辑去表达译文,才能摆脱原文形式上的束缚,提高翻译质量。

一、逻辑对篇章翻译的影响

俄罗斯著名翻译理论家科米萨洛夫(Комиссаров)说:“翻译问题主要就是篇章的分析、理解与构建问题。”我国翻译研究者也提出:“篇章既是翻译的主要对象,也是翻译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般来讲,篇章是指由两个或以上具有完整意义的句子组成的有机整体,篇章的每一个句子、段落都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要受逻辑上下文的制约。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成的,而篇章中的逻辑分析主要体现在衔接性与连贯性。衔接是指句子间、段落间在意义或结构上的形式联系,往往通过各种语言手段(连接词、替代词等)实现。连贯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的连贯。篇章传递的是完整的信息、表达作者的思想,它的翻译不仅要求译文通顺、语法准确,而且必须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传递逻辑衔接、连贯的信息。“篇章翻译有两个概念:第一,译文应该是一个文理通顺、符合语法和逻辑的完整的篇章,第二,译文必须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传递完整的、层次分明的信息。”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涉及两种民族的思维逻辑模式。各民族在地域、宗教、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使其思维逻辑方式也不同。苏联翻译理论家Л. С. Бархударов指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作品在保持内容层面(即意义)不变的情况下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品的过程。”可见,翻译不是两种语言简单的转换,而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所进行的语言活动。因此,逻辑与翻译是密不可分的。逻辑贯彻在理解原文、表达原文、组织译文的整个过程中,借助于逻辑推理来理解和表达原文,可以提高译文质量,尽可能地避免逻辑错误。

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译文本身从表达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却背离了原文,仅在表面上达到了“信”,从逻辑上看难以理解、层次不清。因此,译者如果对原文的背景知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把握不住,就容易出现逻辑错误。各种语言的逻辑不尽相同,在连接词、语序、句式、段落划分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汉语里符合逻辑的表达到了俄语里不一定符合逻辑,因此在俄汉篇章翻译时就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对译文进行变通。

二、逻辑推理在篇章翻译中的运用

由于每个民族的思维不同,在翻译过程中,逻辑推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正如前所所提到,衔接与连贯问题是篇章翻译的重要课题之一,逻辑推理能帮助译者在理解原文基础上,挖掘出内涵意义和逻辑关系,使译文前后衔接、逻辑连贯。

(一)逻辑补层。

篇章有其内在逻辑,该逻辑贯彻于篇章整体、主题和作者思想之中,要想正确翻译篇章,就要弄清其内部的逻辑关系。俄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上差异明显,翻译时有时需通过不同于原文的手段,补充原文省略的语言单位,进行逻辑补层,表达出不能传达的逻辑成分。如果无视篇章内的逻辑关系,就会影响译文的连贯和衔接,如:Сущность выщелачивания руд заключается в том, что в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 взрыхленный взрывным способом массив руды закачивается жидкий растворитель, который циркулирует в нём и растворяет золото. Насыщенный раствор откачивается на поверхность, здесь из него различными способами извлекают золото, после чего он снова нагнетается в руду.

俄语语言在结构上更重“形合”,而汉语语言结构上更重“意合”。一般来说,俄语说明文的每个段落总是直接表达主题,这段话也是如此,一开头就提出关键句:“矿石浸出法的要点”,然后按操作顺序分析:先以爆炸法震松矿体,然后向矿体内注入溶剂,溶剂在矿体内循环并溶解金,最后将饱和的溶液汲至地面,再以不同的方法从溶液中提取金,此后,又把溶剂注入矿体。这是一种以时间为线索的逻辑顺序,俄语的句法跟这种逻辑方法相吻合,通过“который”、“из него”、“после чего”等词引导的复合句能构成这种逻辑顺序。然而译文如果死板地保留原文的结构,容易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此时,在译文中进行逻辑补层,加上“先”、“然后”、“最后”、“此后”、“又”等词,就能使译文衔接流畅;而段尾加一句“进行下一个循环”,使文章更加连贯:

“矿石浸出法的要点是,先以爆炸法震松矿体,然后向矿体内注入溶剂,溶剂在矿体内循环并溶解金,最后将饱和的溶液汲至地面,再以不同的方法从溶液中提取金。此后,又把溶剂注入矿体,进行下一个循环。”

(二)逻辑顺序层次重组。

篇章中逻辑顺序层次是指段落的先后次序。俄汉两民族在表达共同内容所用的言语层次有很大不同,因此,翻译中有时需要打乱原文层次,采取重组逻辑顺序的方法,重新组织语言材料,才能符合汉语的逻辑。如:Её муж, бывший губернский прокурор, известный в своё время делец, - человек бойкий и решительный, жёлчный и упрямый, - умер лет десять тому назад. Он получил изрядное воспитание, учился в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но, рожденный в сословиибедном, рано понял необходимость проложить себе дорогу и набить деньгу. (Тургенев «Дворянское гнездо»)

这段篇章选自屠格涅夫《贵族之家》,是对玛丽娅·德米特里叶夫娜丈夫的介绍,按照原文的逻辑顺序翻译如下:“她的丈夫过去是省里的一位检察官,当时一个出名的投机家,为人灵活而果断,毒辣而固执,大约在十年前已去世。他受过很不错的教育,读过大学,但是由于出身于贫寒阶级,很早就懂得给自己开辟前程积攒钱财的重要性。玛丽娅·德米特里叶夫娜因为爱上他才嫁给他……”

可见,如果按照原文的顺序进行翻译,则会出现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中国人在介绍一个人的情况时,习惯将生前的情况放在前面,去世的情况放在最后陈述,“大约在十年前已去世”这句话就略显突兀。因此,该段译文可改成:

“……很早就懂得给自己开辟前程积攒钱财的重要性。他大约在十年前去世,玛丽娅﹒德米特里叶夫娜因为爱上他才嫁给他……”

(三)段落分合。

段落是使文章眉目清楚的手段,文章的衔接和连贯也正是通过段落来体现。俄汉两种语言组织篇章的方式不同,段落组织结构也不完全一样,在翻译中若完全按照俄语原文中的段落来翻译有可能会破坏译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因此,把译文组织好,必须探讨段落分开与段落合并的的翻译手段。

当俄语中段落的分合不符合汉语逻辑规则时,应考虑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联系上下文,对译文的段落进行灵活调整,使译文逻辑连贯、衔接自然。我们来例举一篇讲蒸汽机和汽轮机的文章:Почему же... Может быть, просто потому, что турбины изобрели позже паровой машины?

Конечно, нет! Все дело в том, что эти два паровых двигателя действуют совершенно различным образом. В цилиндр поршневой машины подается определенная порция пара, который, расширяясь, охлаждается сам и охлаждает стенки цилиндра... Когда впускается очередная порция пара, часть тепла затрачивается на подогрев только что остуженной стенки...

А в турбине сжатый пар подается на колесо не отдельными порциями, а непрерывно....

“那么,为什么……?这难道只是因为汽轮机比蒸汽机发明得晚吗?当然不是,这都是因为这两种蒸汽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

蒸汽机里,进入汽缸的一股压缩蒸汽先膨胀作功,而后本身冷却,最后再冷却汽缸壁……当第二股蒸汽进入汽缸时,就会有一部分热量消耗于刚刚冷却的汽缸壁上……

而汽轮机里,压缩蒸汽就不是一股一股地,而是连续地输送给叶轮的。……”

为了保持段落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原文的中间段落应做分段处理。原文的主题是讲蒸汽机和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的不同,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给出答案并证明。该译文将第二段分开,将前半部分合并于第一段,后半部分独立成段,有意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强调层次逻辑。

同样,“段落的合并”也是实现篇章衔接与连贯的手段。如果译文段落很短,文章就会显得凌乱、随便,这样的文章看起来难免有些肤浅。因此,要根据段落之间的的逻辑联系做段落合并的处理。逻辑上本来属于同一个层次、表达同样内容的段落,由于俄语语言习惯被拆分成多个段落进行表达,然而译文终究需要把零散的段落合为一体。以下篇章的翻译就典型的体现了段落合并的神奇之处:Лет двадцать назад математики и инженеры под термином «информация» стали понимать нечто новое, отличающееся от того, что понимается под этим термином в обыденной жизни.

Математики и техники решили так: поскольку количественно оденить смысл сообщения нельзя, то не будем связывать термин «информация» со смысловым содержанием сообщения.

Это странное решение совсем не так бессмысленно, как может показаться с первого взгляда.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 ...

“大约在20 年前,教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就赋予“信息”这一术语以新的内容,以区别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理解的概念。他们认为,既然信息的内容无法从数量上计算,那就不必把“信息”这一术语和信息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这种新的提法初看起来没有道理,实则不然。例如,……”

上例原文用了较多的复合句,看起来较复杂,该篇章同样采用了先总后分的逻辑结构,主题思想“专家赋予‘信息’这一术语以新的内容”,贯穿于第一、二段的文字,第三段则是对前两段文字进行举例说明。翻译时若按照原文的逻辑分段会显得译文支离破碎。把该篇章的前两段做合并处理,把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句子放在一个段落里,能使译文段落间关系清楚。

阎德胜先生在《逻辑翻译学构想》一文中写道:“我们从大量的俄汉翻译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深知特定语言环境中的逻辑联系对两种语言的翻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深感逻辑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无论在翻译的理解阶段还是表达阶段,逻辑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违反逻辑的翻译,必然导致自相矛盾等错误。

在翻译中运用逻辑补层的方法,用符合中国人思想逻辑的语言手段表达原文作者的思想意图,把原文的言外之意转换成译文的言内之意;用逻辑顺序层次重组的方法,或进行空间变换、时间推移,或改变叙述次序,如先主后次、先远后近、先内后外等,重新安排译文层次;用段落分合的手段可以避免把具有完整意思的一个段落拆成支离破碎的个体,或避免一个段落中含有主题不一致的内容而显得行文复杂臃肿。总之,在翻译时译者既要抓住原文的真正含义,又要摆脱原文结构形式的束缚,确保篇章翻译的连贯和衔接,正确地运用逻辑推理,为理解原文、组织译文、表达思想构筑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

[1] Комиссаров В.Н. Современное переводоведение[M].М.,Из. «ЭТС»,1999,58.

[2]杨仕章. 俄语篇章汉译研究:回顾与前瞻[J]. 中国俄语教学. 2010,(2):56.

[3]姚暨荣. 轮篇章翻译的实质[J].中国翻译. 2005,(5):20.

[4]Бархударов Л. С. Язык и перевод[M]. 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1975,11.

[5]阎德胜. 逻辑翻译学构想[J]. 外语教学. 1999,(2):42.

作者简介:

刘玉(1992—)女,山东省青岛市人,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研究。

推荐访问:俄语 篇章 视角 逻辑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