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心得学习

择校热持续升温的缘由及治理策略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6 08:51:19   浏览次数:

【摘 要】在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中,择校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以钱、权择校”问题、天价学区房问题、学生精神压力大等问题层出不穷。国家为此颁发了一系列禁止择校政策,希望通过政府力量干预“择校”行为的发生。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表示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1]尽管如此,择校现象却屡禁不止,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本文拟将择校问题放在我国长期形成的重点学校制度导致的巨大校际差距鸿沟的背景下,从阶级心态、社会用人制度、择校利益群体三方面分析择校热度持续增长的原因,期冀为择校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些许思路。

【关键词】教育公平;重点学校制度;问题择校

一、我国长期形成的重点学校制度导致的巨大校际差距鸿沟的现实

1.重点学校制度:校际差距鸿沟的制度性根源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追根溯源还是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效率优先的思想指导下,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在义务教育阶段打造了一批重点学校,对这些学校给予了重点投资以及政策上的倾斜。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点学校制度导致学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使得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高涨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不断加剧。长期以来,重点学校在优势教育资源和政策的保驾护航下,突飞猛进,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而普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由于先天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再加上国家政策层面的厚此薄彼,其发展步履维艰。日积月累,城镇和乡村之间、校际之间就愈发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的发展让普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望尘莫及,甚至有“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的说法。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取消“重点校”,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2]然而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虽然“重点校”制度取消了,但是重点学校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无论是硬件条件,师资力量,还是社会声誉方面都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持续发挥着作用。虽然近些年国家认识到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普通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投入,但是师资力量和校园文化底蕴差距的拉近并非一日之功,更不是通过建几栋现代化的教学楼就能立刻改变的。

2.“名校”的品牌效应:校际差距鸿沟的意识性根源

长期以来,民众对重点学校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认可度和公共舆论倾向,抬高了重点校的声誉和地位,加剧了人们的择校需求和择校冲动,渠敬东认为它“具有孟德斯鸠或托克维尔所说的民情意涵,即制度的作用已经完全扩展到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图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一种全社会的风习”[3]。“尤其是对于广大‘非专业’的普通民众而言,他们不但缺少判断学校优劣的专业知识,也缺少对学校之间差异进行判断的充分信息,‘从众’、‘跟风’就成为了他们体认学校质量和差异的主要方式。”[4]国家虽然取消了中小学“名校”的称谓,但是“名校”多年以来积淀的校园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对家长和学生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即使有些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并不比某些“名校”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名校,但家长和学生在“名校”的光环效应性下,仍然对“名校”趋之若鹜。

二、对择校现象屡禁不止的反思

1.择校是不同阶级多重需求驱动的结果

尽管择校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化”的行为,但不同阶级择校的理念、原因却不尽相同。童星站在阶层心态的视角分析了择校行为,他认为“不同阶层择校背后的心态不同。对于上层,择校是对其他阶层教育排斤的有效手段;对于中层,择校是消解‘中产焦虑’的重要途径;对于下层,择校是实现向上流动的无奈之举。”[5]这种分析很符合逻辑。優势阶层一般都会为了巩固其社会地位,在子女的教育上不惜重金。从国外择校问题的分析来看,“英、美等国很多中产阶级家庭更倾向于放弃政府的教育安排,动用其经济、社会与文化资本为自己的子女另行择校,来维持其固有的社会地位。这种现象几乎在各国的优势阶层中普遍盛行。”[6]而对于弱势阶层,择校的驱动因素更多是实现阶层的流动。学者皮埃尔·布迪厄指出“学术上的正当合法为那些没有其他资源,而只有自己的‘智力’或自己的‘优点’的人,提供了一种凭借的手段和雪耻机会”。[7]高考也许真的是弱势阶层子女“鲤鱼跃龙门”的唯一途径。

因此不管是优势阶层,还是弱势阶层,都在自身的需求驱动下,表达着对优势教育资源的热切追求。当下的择校已经演化为家庭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博弈过程,“以权择校”、“以钱择校”成为择校的潜规则,优势阶层成为了目前择校潜规则下最大的受益阶层,这显然有悖于教育公平,同时也使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念遭受到了肆意践踏。

2.择校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用人机制催生的结果

“学而优则仕”传统价值观在择业上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迟长伍在关于“家长对孩子的职业期望”的调查问卷和访谈中了解到“多数家长还是期望孩子将来当上公务员。”[8],而家长们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更加剧了高考竞争的激烈性。“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的教育信条,他们认为,择校是提高孩子未来占有优质社会资源最有效的方式。择校行为的背后是为以后的择业做打算。

同時,择校的背后也隐藏着社会用人制度的不完善。童星认为“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典型的‘文凭社会’,拥有高文凭就更有可能在未来获得一份收入、权力、声望都很高的职业,进而获得丰厚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9]当前的就业形势就是这样的情况,社会用人评价的学历倾向,使学历、名校往往被用人单位作为衡量个人素质和能力最为重要的指标,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高学历的对应关系引发了人们对高学历的强烈追求。

3.择校是择校利益群体互相庇护的结果

维护既得利益心理导致了教育功利化傾向严重,学校、行政部门彻底治理择校乱象的决心不足。以择校费为例,收取择校费是一些优质学校的重要资金来源,弥补经费不足问题的同时,还能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择校不仅为学校带来了利益,也为有些地方政府带来了特权和利益。高价学区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邵泽斌指出“个别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迁建名校、名校办分校等方式,与开发商‘合作’,制造出‘新的学区房’。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享受学区房价格上涨所带来收益的同时,广大的家长群体成为实际的埋单者。”[10]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成了有问题择校现象学校的庇护者。择校“利益联合体”之间对问题择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彼此心照不宣,在这样的背景下择校怎么会“令行禁止”?

三、基于教育公平价值追求的择校治理对策

择校问题的实质还是在于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从长远看来,只有当优质教育资源均匀分布时,人们择校的驱动力才会彻底消失,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与评估标准

自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国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时至今日,義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旧悬而未决,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缺乏严格考核,有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口号和行动不一致,对此,王善迈呼吁“要建立义务教育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1]只有科学、严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才有可能客观、准确地评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才能监测和评估同一个行政区内义务教育发展的校际间的差异,才可以为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政策监督和评估提供科学的标准,更加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接下来的政策制定和活动的开展。

2.加大对薄弱学校政策倾斜力度,缩小校际差距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着一些诸如办学条件、经费投入、教育教学质量、师资力量不均衡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罗尔斯指出,“公平社会的原则之一便是差别原则,一种正义的社会制度应该通过各种制度性安排来改善这些‘最不利成员’的处境,缩小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差距。”[12]相较于重点校,薄弱学校在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和社会声望等诸多方面都处于非常明显的弱势地位。根据差异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育资源分配政策时要向薄弱学校倾斜,给予薄弱学校经费、师资等方面更大的支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比如,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等。目前,不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仍然以“升学率”作为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标准,这使得薄弱学校与重点校差距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但是当薄弱学校逐渐改进提升,与重点校相差无几,甚至平等时,人们择校的意愿和热情自然会随之消失。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http:///jrzg/2010-07/29/content1667143.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B/OL].(2006-06-30)[2013-12-11].http:///ziliao/flfg/2006-06/30/content_323302.htm.

[3]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4]邵泽斌,张乐天.化解义务教育择校矛盾为什么这么难[J].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5]童星.为什么要择校:基于阶层心态的一种解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期.

[6]董辉,卢乃桂.国外择校研究的前沿图景:现象与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

[7]皮埃尔·布迪厄.文化再制与社会再制[M].厉以贤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446.

[8]迟长伍,王世君.治理择校的困境、归因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2期.

[9]童星.为什么要择校:基于阶层心态的一种解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期.

[10]邵泽斌,张乐天.化解义务教育择校矛盾为什么这么难[J].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11]王善迈等.义务教育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J].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12]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447页.

作者简介:

王雪亚(1992~),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教育硕士,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推荐访问:缘由 升温 治理 择校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