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单位计划

《内燃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07 09:06:10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针对《内燃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如何更好地将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教学同行起到交流示范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方法及手段;启发教学;讨论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11-03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材。教学改革就是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关联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以前的教学多是完全依据教材,开门见山,直入正题,逐章逐节地讲解,其教学方法单一,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采用启发教学,启迪学生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主要靠学生的自身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并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启发式教学法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意义创造情境、条件和提供帮助,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在讲授内燃机的总体构造时,教材和大部分教员通常的讲授是采用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教学法。一开始就直奔主题,直接向学生讲述:“内燃机从总体上包括两大机构、五大系统。两大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是燃油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起动系和点火系。紧接着再简要介绍各机构、各系统的功用和组成。”同学们听完课后普遍的感觉是思维没有得到启发,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都感到所学的知识很零散,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弄清了问题的根源。经过反复的研究实践,我们采用了启发教学法,首先从内燃机的定义着手,通过启发引导,逐步引出授课内容。方法是:“首先引出内燃机是靠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热能,再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而对外做功的机器。引出内燃机在总体结构上必须有一个负责燃料供给的系统,向气缸内供给燃料,即燃料供给系。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的燃料;二是有氧气。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以后会产生废气,必须及时地将废气排出气缸,为下一次充气做准备。引出内燃机在总体结构上必须有一个负责将新鲜空气引入气缸,并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的装置,即配气机构。如何将可燃混合气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作功呢?引出在总体结构上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实现这一功能——曲柄连杆机构。由于汽油的自燃温度较高,不可能依靠压缩而自行燃烧。引出内燃机在总体结构上必须有一个点燃可燃混合气的系统,即汽油机点火系。内燃机的各个机构都是运动的,运动零件的接触面会产生摩擦和磨损,为保证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必须对运动接触面进行润滑。引出内燃机在总体结构上必须有一个负责向摩擦表面供油的系统,即润滑系。可燃混合气燃烧产生的热量除一部分被转化为机械能对出输出做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各零部件吸收,致使机械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引出内燃机在总体结构上必须有一个调节工作温度的系统,以保证内燃机始终处于最适宜的工作温度,即冷却系。内燃机由静态转变到工作状态,必须依靠外力来起动。引出内燃机在总体结构上必须设有一个起动系统。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内燃机从总体上包括两大机构、五大系统。”使学生很自然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课堂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普通变得活跃了,对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课后学生们反映由于把握了知识的内部联系,使知识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学习不再感到枯燥,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变得牢固容易了。同时,在学生们脑海中也树立了“由功能决定组成结构”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素质,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讨论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讨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和引导学生个体或群体主动探究问题,辨明是非来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讨论教学方法的应用使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在每章和课程结束时,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我们采取提出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进行思考准备,寻找答案。上课时再让同学们进行讨论,相互交流问题的答案,共同学习进步,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比如在润滑系一章结束时,我们结合内燃机经常出现的故障提出:“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及检查排除方法。问题提出以后,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反复看书或查资料,经过一番辛勤的劳动之后,同学们都有了自己较为满意的答案。上课时,再让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交流他们的答案。有回答机油量不足的;有回答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间隙过大的;有回答粗滤芯堵塞的;还有回答油道漏油的;……应该说同学们的学习是认真的,也是下了功夫的,不过同学们的答案都不够完整。然后教员再结合内燃机的润滑系统图,引导同学们一道进行分析讨论,逐一寻找答案,最终得到较为完整正确的答案。”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同学们的注意力比讲课时更加集中,思维也更加活跃。同学们普遍感到,通过这样一种讨论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做综合作业,能将整章零散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了。这种来源于实际的综合题,能把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很好地培养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内燃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具有实践性强、零部件结构复杂的特点。而学生大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少,与各种机器设备接触的机会少,缺乏实践知识,在学习中普遍反映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和接受,因而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实物量少,品种不全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收集和亲手制作等办法,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和动画,采用多媒体教学,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要制作出一套适合课堂教学、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我们的体会是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吃透教材内容,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仔细地分析,弄清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每一个工作过程的联系与区别。其次是设计授课过程: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如何讲?在讲授的每一步过程中,装置中各零部件的动作过程是怎样的?如何用动画来清楚地展示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根据前面的分析制作动画。最后在制作动画过程中,要对不同的工作过程进行区别并表达清楚。要分清主次,展示主要零部件结构;把握重点,对主要工作过程,重点表达。

四、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内燃机构造与维修》具有结构和原理复杂,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加之学生实践知识不足,缺乏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实物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物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摆在面前,看得见,摸得着,真实显明,感知性强。俗话说:“百闻不入一见。”在学院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建成了一个动力装备专修室,包括一部解放CA141整车实物模型,一台车用汽油机剖切实物模型和一台坦克用柴油机剖切实物模型,一些车用内燃机与底盘的典型零部件,以及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器、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电动玻璃模型等[3]。在理论授课过程中,教员根据授课内容随时组织现场教学,对一些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对复杂的零部件,学生通过实际观察,亲自动手折装,使原来感到抽象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感到教学过程更加具体、深刻、牢固。学生普遍反映,实物教学直观性强,有助于把抽象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能极大地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应用恰当的、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传萍,叶平.“讨论式教学”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9):6-8.

[2]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50,62.

[3]陈居术,土明林.《动力装置》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J].训练与科技,2009,(5).

作者简介:陈居术,硕士,副教授,动力装备教研室,主要从事车用动力装置的教学与研究。

推荐访问:内燃机 教学方法 构造 手段 探索


[《内燃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与实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