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买卖合同

强调文本,注重兴趣,优化方法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4 08:41:33   浏览次数:

摘要:搞好经典名著教学,可概括为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体就是以文本解读为中心,以兴趣和方法为两个基本点。

关键词:文本 兴趣 方法

当前的文化产业似乎空前繁荣,但很难想象能留下几部经典。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也被正规、非正规的翻印,地摊上随处可见,但很难能说明名著经典就如何的深入人心。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随时可感受到的是,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兴趣日益衰微。对经典名著教学的一个现实,教师的感觉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作为文化传统中的精华,经典名著的巨大价值和魅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急功近利的时代特点和浮躁媚俗的社会现实又的确成了经典名著传承的一道鸿沟。在当前高考模式下如何改变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经典名著教学现状,笔者在挣扎中做了一些探索,希望能与同行作更多的交流。

搞好经典名著教学,也可借助小平的创见,概括为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体就是以文本解读为中心,以兴趣和方法为两个基本点。

陷入经典名著教学死胡同的原因,除了在急功近利的时代特点和浮躁媚俗的社会现实的大背景下,学生丧失了阅读大部头经典名著的兴趣外,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不当也是不可推卸的重要原因。当下许多语文老师在经典名著的教学中嫌麻烦或自身素质所限,不注重甚至严重忽略文本解读,而代之以空对空的机械分析或花里胡哨的课件展示,当然难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令学生感受到经典的无穷魅力。古人讲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绝对有道理的。经典名著里博大精深的内涵必须通过阅读和感悟方能体察。央视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庄子,刘心武讲红楼梦等令无数人听得如痴如醉,稍微留心点的语文老师都应该明白,这些讲坛名家骨子里都是文本解读的高手,其次才是语言表达的行家。所以脱离文本的讲解分析无异于隔靴搔痒甚至对牛弹琴。

确立了文本解读这个中心,面对个性爱好以及基础能力不一的全体学生,还少不了兴趣和方法来支撑。古人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今人也有这样一个共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首先应该做的无疑就是激发学生的踏踏实实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在有效调动和逐步培养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合理采用适当的方法解读探究经典名著的内涵便是理所当然的教学重点。在此所讲的方法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要掌握的经典名著解读方法,当然重点都是围绕学生对经典名著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解读探究。

关于经典名著教学的文本解读,首先是自读。学生以实实在在阅读课文为中心的课前预习与教师以研读课文为核心的备课同等重要。在此要强调的是师生都对文本的相当熟悉。学生除了常规预习里对字、词、句、段的把握以外,还要对故事情节、细节等了然于心;教师除了一般备课里先读课文熟悉相关情节、细节、手法外,还要能作深入的思考,如横向的比较与纵向的开掘,总能有一些个性化的解读甚至独到的见解。

当然学生的自读并非局限于教材课文,因为课文往往是经典名著的节选,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名篇就是精彩的节选,如果不能读完整部经典,至少也应该读完相关章节,如《水浒传》里有关林冲的回目,还有教辅资料里的相关讲解分析。教师的自读也并非抛开一切教参资料,前人的研究资料也许能令自己茅塞顿开,或许今人最新的研究成果更能契合时代的特征和学生的心理。

其次是合作解读。结合兴趣与方法,师生合作解读是经典名著教学收效的关键。

在充分预习即自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即师生合作解读文本就成了教学的中心任务。为了很好的完成这个中心任务,首先要做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解读分析、感悟积累的兴趣。要能根据学生实际,努力找到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方式。比如我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就用了这样一个导入:悍匪周克华被重庆公安击毙真是大快人心,而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当年一气杀了官差也是大快人心,同是大快人心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不同,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弄个明白?能联系现实,对比分析,学生的兴趣总能被调动起来。需要注意的是,经典名著的导入点太多了,只要肯搜寻,现成的导入方式也堪称精彩纷呈,但精彩的不一定就是恰好适用的,所以精心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是十分重要的。

然后是要选择好能带来高潮的引爆点。四平八稳、按部就班的授课方式是难以激发学生解读探究的兴趣的,在如何最能点燃学生解读探究兴趣的授课方式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作出最恰当的选择。比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耳闻学生的朗读平淡乏味,我立即想到了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等评书名家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表演,如果学生的朗读都能有评书人那样的表现,哪还用得着我这个老师的劳神费力呢?或者我的讲解分析也能像评书名家那样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何愁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劲头不足呢?我立即决定本课就以评书似的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尽管未作专业训练,但从小就十分喜欢听评书的我还是大胆来了一个示范,没想到一开口就震住了所有的学生,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了文本,接下去的解读分析就变成了轻松容易的事情。

在方法的选择上,经典名著解读传统的点评批注法无疑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给学生展示一下毛宗刚父子点评的《三国》,金圣叹点评的《水浒》,脂砚斋点评的《红楼》,李卓吾点评的《西游》,一定能激发学生熟读深思的动力。另外传统的问题导引法也是不可忽略的解读探究文本的好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是很大一门学问,但总的原则是提纲挈领、深浅适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还有诸如名著改编法、课本剧表演法、品读与影视剧赏析法、写读后感法等。只要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只要适合学生的接受实际,我们都可尝试和运用,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合理有效的引领学生解读探究经典名著的内涵,感受经典名著的无穷魅力,积淀思想与艺术的永恒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

推荐访问:注重 文本 兴趣 优化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