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承揽合同

河北省清河县木板书艺术特征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5 08:38:13   浏览次数:

摘 要:清河木板书是流传于河北省清河县、威县、南宫、临西县、山东的临清、夏津、高唐、武城一带的曲艺形式,其音乐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地理学、历史学、音乐学等研究方法,对其艺术独特性、文化历史渊源、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清河县;木板书;艺术特征研究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175-01

在地理位置上清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靠卫运河,与山东交界。历史上,清河文化事业发达,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清河”作为行政区划名称首次出现是在西汉时期,据清河县志记载“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析巨鹿郡东部,置清河郡(治清阳),‘以郡临清水故号清河’。”三国的张揖,南北朝时期的张丘建和张恒、张子信祖孙,唐代的张祜、宋若莘,宋代丁度,元代元明善等一批文化名人及其著述,均享有盛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艺术向高层次发展,门类增多,更具有广泛性。顾随(1897—1960),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军旅作家王石祥、《解放军报》编辑,高级编辑杜志民等一批现代学者、诗人名闻遐尔。戏曲、歌舞等民间艺术飞速发展。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众多民间艺术。其中,木板书就是众多民间艺术中的一颗奇葩。

一、清河木板书的基本特征

(一)乐器特点

木板书使用的乐器有木板(檀木、红木或梨木制作长18.8 cm,宽4cm) 、牛皮小鼓(直径17.5cm,高5cm)、鼓槌(檀木、竹子或桑木制作,长约30cm)。

由于清河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木板书演唱者使用的乐器独具特色。据考证清河县木板书的形成是有着悲惨的经历的,据清河县志记载:“光绪三年(1877年)岁大饥,人多有死者。光绪四年大旱。光绪八年地震。光绪十八年卫运河决成灾。二十年河决复甚,全县尽成泽国。”人们流离失所,颠沛流离。打落子、清河道腔、莲花落的艺人沿街卖艺乞讨。饥荒年造成了空前的生存压力,迫使这些艺人为了生计而去掉了琴师,只留下牛皮小鼓和木板,从而形成了一种连说带唱的曲艺形式——木板书也称木板大鼓。因此,木板书的形成是受自然环境的剧变影响在打落子、清河道腔、评书、莲花落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经过简化逐渐形成的。而清河县木板书演唱者使用的乐器具有制作简便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易于携带的特点。

(二)表演形式特征

在表演时演唱者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槌敲鼓一个人演唱。首先以鼓槌击鼓颇似说书的惊堂木的效果,在说唱长篇大书之前一般都要加一个小帽称为“书帽”,“书帽”的内容以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及幽默风趣的小故事为主,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活跃现场气氛。例如,笔者采访清河县王官庄镇中丁村现年63岁的潘瑞国时唱的书帽:“说的是,王家庄有个王老汉,他有三个好姑娘……”,正如李季在《五月端阳》中说的:“唱完了书帽闹嚷嚷,把人们乐得眼泪直淌。”根据观众的不同,有“荤口”和“素口”,颇受人们喜爱。木板书以说唱长篇传统曲目为主,说唱内容都是水浒人物和传统故事。

唱词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琅琅上口,讲究大众化、口语化,大多是清河县、山东一带方言土语,百姓听起来格外亲切。咬字讲究轻、重、皱、磨。表演上讲究摔、打、拧、拙。板式上有快板、慢板、催板等。词以十字、七字居多。曲调没有冗长委婉的行腔,简朴有力,高亢豪放,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清河县东临卫运河,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漕运发达。农村有许多粉坊、油坊、染坊、豆腐坊等,这些作坊白天是生产加工地,晚上则是聚集众人、消遣时光之地,打工者空闲时多来这些地方听书。清河与山东的夏津、临清只一河之隔语言相近,因此,清河县木板书流传于运河两岸,有的艺人甚至远到过天津、济南演出。据资料显示,“山东临清木板大鼓原为流行于河北农村的鼓书,清崇德年间(1637年后),由河北省传入冀鲁接壤地区及临清一带。据临清木板大鼓传人甄荣海介绍,临清木板大鼓的兴起,是解放前由临清的刘振清、河北的陈立江共同说唱山东大鼓开始的”。可见其在当时是颇具影响和传播力的。

二、著名木板书艺人及曲目特征

清河县东靠卫运河是武松的故乡,清河性格豪爽,富有开拓精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金瓶梅》的背景故事原生地。改革开放以来,以“敢创伟业,事争一流”的清河精神,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闯出了一条“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奔小康”独具特色的富民强县之路,培育壮大了称雄全国的羊绒及制品、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硬质合金和耐火材料五大支柱产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众多民间传说。

(一)木板书艺人

据记载自抗日战争前到1980年前后在艺坛经常出现的木板书艺人有孙春玉、吴立本、张立德、左清海、王清双、潘瑞国等人。其拜师有严格的程序,由师父按艺辈起名,清河县木板书艺人十辈排序为:山、兴、春、立、清、献、吉、太、平。

王清双:男,清河县连庄镇李井村人,1938年5月生,汉族,1954年16岁时拜清河县坝营村张立德为师,跟随师父在晋、冀、鲁、豫农村演出,1989年整理编著的长篇评书《金镖记》,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2012年3月去世。

潘瑞国::男,清河县王官庄镇中丁村人,1949年1月生,1963年15岁时拜本村的左清海为师,上世纪70年代随清河县曲艺队宣传计划生育,在清河、威县、南宫、临西、山东的临清、夏津很有影响,是目前唯一健在的木板书传承人。

(二)曲目特征

1、传统曲目

传播传统文化道德观的曲目有:《马前泼水》、《三下南唐》、《响马传》、《金镖记》、《杨家将》等。

2、近现代曲目

抗日战争时期,积极配合党的宣传工作,编演了《石友三大汉奸》等曲目。解放战争时期,编演过《土地法大纲》、《打老蒋》等曲目。上世纪50年代初,编演的曲目有《参加志愿军》,《打败美国侵略者》、《互助组》等。1951年后,曲艺活动开始有组织的进行,配合当时的忆苦思甜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编演《新儿女英雄传》、《红旗谱》、《林海雪原》、《平原枪声》、《回民支队》、《闪闪的红星》和雷锋式的好教师《彭秀华》等曲目。著名艺人陈立江的木板书在邢台地区文艺调演中获锦旗一面。“文化大革命”初期,演出活动停止,后期又恢复。1979年清河县文化馆培训曲艺队下乡巡回演出,曲艺活动出现转机。30名老艺人重操旧业,当时全县从艺者达50多人,一大批长篇传统曲目恢复演出,一批宣传新人新事的新曲目脱颖而出。8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电影的普及,曲艺活动减少,不少艺人相继弃艺务农从商,仅有陈立江夫妇及王清双、潘瑞国等少数艺人活动。2007年3月,木板书入选清河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入选第三批邢台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综上所述,木板书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传统曲目所表现的内容多为扬善惩恶、忠君报国宣传传统道德伦理观,其教化功能显著。近现代曲目内容则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二是旋律吸收打落子、清河道腔、评书、莲花落的元素,用清河、鲁西北一带方言土语演唱,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和不可替代性。但是,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2012年3月中旬笔者进行田野考察时采访了目前唯一的传承人潘瑞国先生,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学唱木板书了,因为嫌挣钱少。清河有许多民营企业,在那里打工挣得钱多。”他热爱木板书艺术,今年已63岁了,也愿意带徒弟,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支持让木板书艺术后继有人。冯骥才认为:“工业文明正在逐渐代替农耕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原有农耕文明建构下的非常庞大的民间文化就即将散失,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先进的发达国家都开始对自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但目前,我们整个知识界的自觉还不够,加之中国民间文化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有人关心,不抢救就真的会消失”。虽然清河县的文化工作者在保护木板书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由于经费的缺乏使保护与抢救工作举步维艰。希望邢台市、清河县设立专项保护基金进行挖掘、整理,培养年轻的传承人,避免木板书的消失。因为,一旦消失将意味着是永远的和不可再生的。

★本论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研究论文立项课题,项目批准号:HB11YS001

推荐访问:清河县 河北省 木板 特征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