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承揽合同

“形势与政策”课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4-17 08:54:12   浏览次数:

摘 要:为适应中国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把“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多个维度运用系统论理论分解为多个要素,并突出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达到了学生参与维、基础理论维、科技知识维、应用实践维、发现创新维等多维度的协调统一,实现了由单维度到多维度的过渡,形成了多维度立体教学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多维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72-02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第一,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而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开拓意识、拼搏精神、应变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二,教学内容更趋综合化、现代化、多样化、系统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到教学中来,同时,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趋势也更为显著;第三,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先进性特征更为突出;第四,学生将彻底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而成为教与学的主体。在这样的条件下,“形势与政策”的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其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适应形势变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综合运用知识以及进行再创造的能力。

针对新形势的需要和旧的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运用现代认识论、系统论、教育学等理论工具,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着手,通过近几年“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逐步建立并正在形成以系统论为指导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系统”。我们把“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多个维度运用系统论理论分解为多个要素,并突出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达到了学生参与维、基础理论维、科技知识维、应用实践维、发现创新维等多维度的协调统一,实现了由单维度到多维度的过渡,形成了多维度立体教学的创新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实现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统一;显示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特色,即注重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培养,逐步由重教向重学、重用、重行过渡,实现“以业为志,由技入道,转识为智,化性为德”的目的。

在多年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中,我们形成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参与维度要素。学生参与维度要素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改变“注入时”、“一言堂”、“教条式”等陈旧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先导,把学生由单一的客体变为主客体的统一体,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新的教学方法,诸如“专题辩论法”、“自讲互评法”、“演讲法”,通过课下多次举办“形势与政策”论坛,“形势与政策”、“沙龙”,重点把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和平等讨论相结合。其目的在于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我们还把“形势与政策”论坛,“形势与政策”、“沙龙”中有代表性的论题提升到课堂上: 2007年10月,艺术系去甘肃写生实习的学生与陕西籍的两名同学在学校大礼堂做学生报告《水的故事》,各系通过电视直播组织收看,报告播出后,直接的效果是学校“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几乎杜绝了。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来自不同的家庭,让学生根据身边的故事讲身边的感受,在交流中理解社会的变革,从矛盾中体会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了解中增进同学们的感情。

2.基础理论维度要素。“形势与政策”基础理论知识是学生掌握“形势与政策”精髓的基础所在,是掌握“形势与政策”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该维度要素主要是把 “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基本内容和规律、基本方面和实质、基本观点和意义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讲清、讲准、讲透、讲新、讲活;同时,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训练,用现实的具体的案例说明基础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实践意义,其目的在于实现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认真学习、准确地理解、系统地领会、完整地掌握。形势与政策融合多门学科又侧重政策教育,我们在设计教学专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同年级专题报告的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教学深度各有不同,帮助学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提升认识和理解。一年级,配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我们开设介绍家乡和家乡新变化的课程,在帮助学生在增加了解的基础上认识我们国家各地的发展变化;三年级,我们把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学生就业形势联系起来,聘请企业人士为学生作报告,受到普遍的欢迎。

3.科技知识维度要素。改变以往马克思主义教学与具体科学相脱离的现象,把“形势与政策”与当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把具体科学的成果作为“形势与政策”生长发展的土壤和动力。诸如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运动观与航空航天技术;意识论与信息论;辩证法与系统论;实践认识论与控制论;辩证决定论与选择创造论;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和制度创新等等,不断从科学技术所提供的新的材料、经验和知识中总结概括出“形势与政策”的一般结论,从而丰富“形势与政策”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活力,张扬“形势与政策”的生命力,其目的在于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真正体现“形势与政策”的时代精神本质,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2005年神舟六号引发的航天科技热,我们及時组成了一个临时教学课题组,由物理教师、科学发展史教师、哲学教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师等多位老师相互配合,通过广播、影视、专题报告向学生介绍他们感兴趣的各方面知识,我们的物理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原以为只有专业学生才感兴趣的问题,却被非专业学生提出来,质疑问答。”学生爱国、爱知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也开展了文化各项活动,俨然成了爱国航天科技月。

4.民族传统维度要素。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相脱节的现象,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弊端之一。虽然民族传统文化曾经是一种历史存在,但发展当代文化教育不能脱离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既有现实的影响,又有对未来的作用。基于这一原因,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把“形势与政策”与中国传统“形势与政策”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形势与政策”的各方面材料编辑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评判、分析民族的传统“形势与政策”,从而使学生既学到了“形势与政策”知识又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学习“形势与政策”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有机统一起来。例如:在做国际形势与政策报告介绍关于“和谐世界”的问题时,我们首先向学生展示汤圆、四合院、长城等符号象征,从“家和万事兴”、“礼之用,和为贵”、“和实生物”等家庭、社会生活常识来帮助同学理解中国传统“和”文化哲学;接着,我们从中国民族冲突、发展、融合史讲述这种存异而致和思想是怎样源于历史文化波折而逐步上升为深刻的中华文化交流理念。通过专题教育,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认同和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辩证地看待世界问题的能力。

5.应用实践维度要素。应用实践维度要素即在教学中突出贯彻“形势与政策”的实践唯物主义特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实践中的各种现实问题。上至国家大政方针,下至人生顺逆得失;大至宇宙发展变化,小至百姓家庭生活,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形势与政策”思考与探索。同时,利用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如学生的寒暑假实践调查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勤工俭学活动,三下乡活动等),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去分析现实问题,写出调研报告,然后集体讨论、评价、讲评,真正使“形势与政策”成为学生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世界观前提、方法论基础和价值观导向,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提高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发挥“形势与政策”的功能和作用。

6.发现创新维度要素。发现创新维度要素把引导创新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内容之一,把学术探讨、学术争鸣和教师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把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介绍给学生,更新那些曲解“形势与政策”或被实践证明缺少科学性而又陈腐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反映时代精神精华,适应人类需要的创新性内容。诸如把实践唯物主义观点贯穿于“形势与政策”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以此为主线来展开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进步观、方法论;说明对人与世界各种关系的探讨,增添“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意义论、实践结构论、实践关系论、主体论、价值论、社会有机体论、社会生产和生产劳动理论、新生产力论、辩证决定论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历史选择创新论、社会进步论等新内容,尤其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形势与政策”的创新性内容。通过以上的内容的更新变革,丰富“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并使其更具有时代特征,更显开放性、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和创新性。

通过以上多个维度要素的综合运用,使“形勢与政策”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新模式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把“形势与政策”学得活、学得好、掌握得牢、用得上。同时,这一模式的运用,对教师的教学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它会使青年教师尽快入“格”,交游说句,少走弯路;又能使老教师打破常规,走教学现代化的道路。它的运用,一方面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又能丰富教学理论的改革与发展,对整个教学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推荐访问:多维 教学模式 形势 政策 研究


[“形势与政策”课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