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推荐信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心理安全”环境的创设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08 08:39:39   浏览次数:

【关键词】 数学教学;“心理安全”;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108—01

安全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任何的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自在地发挥自我。在“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原则的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进而创设一种“心理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一、借助错误,为学生创设“心理安全”的课堂环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没有成熟,“错误”会不断地伴随着他们成长。而学生犯了错误往往会显得特别气馁和自卑,如果教师能正确评价,细心呵护,并给予积极鼓励,这样,能使“错误”变成学习资源,让学生找回自尊和自信。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比较 和 的大小,笔者让他们准备了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片,然后让他们自由涂色表示出自己想要的几分之一。这次的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另外就是要借助他们表示出的分数来比较大小。学生操作完以后,笔者选择了分别表示 、 、 的几个学生到讲台上为全班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做的,并把自己表示的分数贴在黑板上。当笔者问这几个分数哪个大时,学生踊跃发言,他们有的说是从涂色的图形上观察到 大, 小;有的说是从一张纸平均分的份数看出 大, 小;还有的学生说如果是3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按平均分的说法去分,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说完就有学生拿出三张不同的长方形纸表示了最小的一张的 ,最大的一张的 ,并让大家观察比较。此时学生都陷入了沉思,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标准一样。在比较过程中,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奇特,想法活跃,出现的错误也是情理之中,但收到的效果也完全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可见,“错误”只要合理利用,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学会等待,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的课堂环境

课堂需要等待。如果教师让学生停下来进行提示,这就取代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过程,简化了“数学化”的流程,降低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等一等”的策略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用一份源自博爱的宽容,给学生提供一种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也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自己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教学“认识分数的意义”时,笔者请10个学生到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自己心目中的一半。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画了各种不同的图形,并表示了它的一半。此时,笔者自然而然地引出了 ,然后问:“ 能不能代表你们所画图的意思呢?”笔者稍稍停顿一下:“如果你觉得可以,就把你画的图擦掉;如果觉得不可以就保留你的画图。”然后,大多数学生都擦掉了自己的画图,只有三位学生没有擦。面对这样的情形,笔者请他们来用自己的方式表示 。其中两位学生觉得用图表示起来太麻烦,但还有一个学生坚持画。笔者没有制止,而是等他画完。从学生的表情中,笔者能感觉到他已经体会到了用分数表示的优势了。

三、善用鼓励,为学生营造“心理安全”的课堂环境

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拥有着不可侵犯的人格,表现着独一无二的个性。”可见,教师应当无条件地理解、信任、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项内容,要让赏识和鼓励回到学生身边。

比如,在教学“圆”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判断: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笔者根据学生两种不同意见将他们分组,然后让他们讨论,之后他们再派代表到讲台上辩论。一番唇枪舌剑的交锋后,辩论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于是,笔者面向胜方对他们说:“祝贺你们,感谢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面向败方对他们说:“老师也要感谢你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个问题的出现,才使老师和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认识得更加深刻了,谢谢你们。”

总之,数学课堂应该是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凝聚着每个学生的智慧与情感。教师要避免出现心理疏远、冷漠、贬损、歧视与排斥等做法,要学会用关爱的眼神看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心理安全”的课堂环境中逐渐成长。

编辑:谢颖丽

推荐访问:创设 中学生 数学教学 环境 心理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心理安全”环境的创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