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笔试经验

视觉图像的主题变奏:简评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7 08:43:05   浏览次数:

《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不仅是一部简单的美术史著作,而且是关于中国古代视觉图像的著作,其取材和研究角度都是以往传统的美术史类著作较少见的。美术史类著作的体例主要有美术通史、各个时期著作、各个门类著作等。诸多体例决定了著作的叙述形式和主线。从以往体例来看,美术通史的常规叙事顺序是以时间先后为主线的,体现为通史类著作。本书与之不同的是,它打破了前人美术著作中以美术家、美术作品为主的研究角度,从两个方面体现了视角的转变:从看重艺术作品的质量转到着重其传播的途径和广度;从研究单个美术作品转到研究其所包含的图像主题在不同美术门类中的分布和演变规律。从视觉图像的“环路”即相互影响和交互使用出发,将图像的主题进行了分类,详细探讨了同一类别的图像在各个分布情况。与美术史类教材的写法不同的是,并非按照门类分为绘画史、书法史、建筑史、工艺美术史等等,而是按照视觉图像的传播路径和影响来重看美术图像和作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公用和实际运用的实情。从这个角度来看,柯律格在书中不啻于做了一次视觉图像的人类学般的田野调查。相较美术通史中的叙事顺序和内容比重,本书内容对传统中国美术知识系谱中的以“文人画”为中心和主要阐述对象,以及对“工艺美术”的重新定位做了重新检视。

本书标题的关键词“earlymodernChina”凸显出作者对另一种“中心论”的反思。如果标题的译名回归到作者的原意,应该将“earlymodernChina”译为“前现代、近代早期”,而不是传统著作中“明代”这样截然分明的划分。前现代或近代早期较之于明代的提法更精确,因为美术的发展阶段并不像朝代更迭那样有明显的分期,其风格和主题的演变不一定有非常明确的分水岭。作者在序言中提出了对“现代性(化)”迷思的质疑。先不说“现代”在西方主流学界本身就是争议颇多的话题(以西方的近代化过程作为全球所有国家社会历史发展唯一合理的参照物),对于美术史特别是绘画而言其“现代性”该怎么界定?古代中国与现代西方的分野在哪里?(代表著作见乔迅著《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柯律格教授在其犃狉狋犻狀犆犺犻狀犪一书中已表明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标题重点是犃狉狋犻狀犆犺犻狀犪而不是犃狉狋狅犳犆犺犻狀犪。不能简单的以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模式来区分中国美术史的发展阶段和历史特征。因为西方对中国的理解和全部知识是一个认识筛选的过程而不是本来全部的事实,是按其原有的思维定式和理解程度出发的。

如果简单的理解视觉文化,是否就是用文化研究的理论、角度和方法应用于视觉文化的材料的一种尝试?这样就打破了原来美术史著作中对诸多门类、地位的划分,而将“图像”作为整合所有美术门类的手段。美术门类划分的标准来自于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画学”概念,是随着近代艺术学科概念的引进和古代“艺术”概念的改良和演变中不断形成的。书中的视觉文化拓宽了美术史研究对象的广度,平等看待研究对象所在的门类,研究载体和传播媒介及其在实际社会中的公用和效果,随之工艺美术在中国美术史(尤其是在传统的知识谱系)中由边缘角色变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图像的“主题”(motif)为主体,整合所有包含有该主题的一切美术门类,同一主题分别反映到不同种类的美术物体上。在此没有门类的高下之别:无论是物质性的实体如陶瓷上的图案还是卷轴画中的物象,不论载体和媒材如何,只论图像主题呈现的视觉效果和方式。

正如柯律格在本书后自述:“本书写作之时,英语国家的艺术史学界正热衷于‘视觉文化’的讨论。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围绕以下问题,即有哪些物品或哪一类图像,此前不被重视,而今却应纳入新近得到扩展的艺术史研究中去。因此,本书以‘图绘’这一范畴来连接绘画作品和印刷作品以及诸如陶瓷或漆器这类物品上的图像,这可视为是对那场论争的一个贡献。”

本书对从视觉文化到艺术史研究方法论给予笔者的思考是,研究方法不是孤立的,只有在认真细读画面内容,避免过多的阐释甚至误读,不要先有理论框架再拿适合的材料来支撑它。不仅是一手材料是这样,二手的学术研究亦如此。其实不论什么学科,其内在的范畴都分为材料、角度和方法论。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到艺术史的研究,都彰显了广度和深度的变化,有利于该学科研究的拓宽和深入。

三联书店与北京大学出版社今年即将推出柯律格教授的其他著作。这是国内艺术类出版界继译介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巫鸿教授之后,推出的又一较系统而完整的系列译著。相信在不太长的等待之中,笔者希冀和读者一起充分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和西方近年来中国美术史方向的新思潮及学术动态。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考古艺术史研究所(责任编辑刘昕亭)

推荐访问:图像 视觉 变奏 简评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