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转正申请书

法兰西坦克发展史话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6-30 09:10:07   浏览次数:

1916年9月15日清晨,索姆河前线,坦克——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第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在人类的战争史上,第一次将防护能力、攻击能力、机动能力三个要素成功地结合,一出现就打破了长久以来西线双方陷于堑壕战的僵持局面。为了不在激烈的战争中落后,各交战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这种新型装备,其中最为迫切的,就有战火正在自家领土上熊熊燃烧的法兰西共和国。在一战结束前的短短几年里,法国人研制了好几种坦克,并投入了实战使用。

“雷诺”出世

“谢耐德”是法国的首批坦克,于1917年4月16日首次参战,这是法国坦克第一次在战场上露面。当时,法国还有一型名为“圣·夏蒙”的坦克,装备了威力巨大的75毫米火炮,并采用电力推动,性能在当时十分先进。这两种坦克组成了法国第一支坦克部队,一共制造了200多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坦克遭受德军火炮的攻击,损失惨重,为适应战争需要,法国主张坦克体积要小型化,而规模要大型化。于是雷诺汽车公司受命制造了大量小型坦克,其中最主要也最著名的就是“雷诺”系列轻型坦克。官方给“雷诺”FT的最初命名是“机枪坦克”,它于1917年首次亮相,3月获得正式官方型号“Type M.17.FT”。“雷诺”FT自4月9日起F。在特种炮兵中心进行战技性能测试,并顺利通过。关于“FT”的名称,很多人误解为“FaibleTonnage(轻微的吨位)”的缩写,其实不然,事实上雷诺公司每个车型都有双字母组合的内部代号,这款坦克只是正好轮到用“FT”而已。“雷诺”FT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坦克,因为它奠定了现代坦克的四大特征:单个驾驶员在车体前部:主要武器在车体中部的单一炮塔内,炮塔顶置,并且可以360。旋转;车长有最高的全周视野:发动机后置,与乘员隔开。此外,“雷诺”FT还有另外一个特征与现代坦克巧合——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

“雷诺”FT采用雷诺1 8CV直列4缸4冲程水冷汽油机,排量为4480毫升,1500转/分,功率25.7千瓦,最高功率28.7千瓦。“雷诺”FT炮塔旋转和枪炮俯仰完全依靠人力直接操控,两种量产型炮塔都能选装1挺8毫米哈奇开斯机枪或1门皮托SA18型37毫米L/2l加农炮。皮托SAI 8结构简单、容易维修,另外射速高、精度好。由于安装武器的不同,“雷诺”FT系列坦克分为机枪坦克和37炮坦克两种,前者占总订货量的五分之二,占实际服役量的五分之三,后者占总订货量的五分之三,占实际服役量的三分之一。

“雷诺”FT坦克及其变型车一共生产了超过4100辆,是坦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雷诺”坦克的出现,代表了坦克当时的发展方向,拓展了美国和意大利坦克的设计思路,苏联也是在“雷诺”坦克的基础上生产出本国第一辆坦克。

钢铁猛兽“夏尔”B1

一战很快结束,当时的法国陆军除保留了一部分英国造的Mk V型坦克之外,唯一大量装备的只有FT-17“雷诺”轻型坦克。1920年7月,在享有“法国装甲兵之父”称号的埃司丁将军的提议下,设计人员提出了一种十分大胆的设想,欲将新型坦克定位为多用途坦克。这种坦克将替代原来所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包括安装机枪的轻型坦克、安装加农炮的重型坦克和安装榴弹炮的自行火炮。1921年1月,法国陆军总参谋部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未来坦克的开发工作。结合一战的经验和教训,委员会决定只开发两种坦克:用于突破敌军防线的“重型坦克”和满足多用途作战需要的“战斗坦克”。其中,后者将替代法军当时在役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这也就是著名的“夏尔”B1系列坦克的由来。最初,“夏尔”B1坦克的设计要求是:全重13吨,最大装甲厚度25毫米,车体部分安装一门用于支援步兵作战的75毫米火炮,活动炮塔则安装2挺机枪。

定型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法国军方与雷诺公司最终于1926年1月签订了制造3辆“夏尔”B1原型车的合同。但在同年,法国陆军最高指挥部重新评估了未来法国陆军步兵作战对支援坦克的需求,对“战斗坦克”的装甲防护和机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陆军最高指挥部这种毫无依据的干涉,致使“夏尔”B1原型车的生产工作被迫中止并重新接受评估。直到1929年1月,第一辆原型车才刚刚完工。1930年5月,第一辆原型车送交位于博格斯的法国陆军测试部队。这时坦克全重已经达到了25吨,车组乘员为4人,最大装甲厚度为25毫米,发动机选用雷诺公司的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2千瓦),平均行驶速度为28公里,时,最大行驶速度为45公里/时,储油量为800升,其最大行驶时间约为12个小时。

至1931年10月,总共有3辆原型车交付法国陆军,它们先后被送往试验场接受进一步测试。法国军方对其给予了很高评价,不过军方还是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要求,包括:坦克的装甲必须加厚(最大装甲厚度应为40毫米以上):炮塔上的两挺机枪应更换为1门47毫米加农炮;坦克还需增设无线电通讯设备和车内联络装置。针对这些要求,原型车再次进行了改进,改进工作于1935年完成。此时坦克的车体前装甲厚度已经增至40毫米,全重28吨:炮塔采用了装甲厚度为40毫米的APX1型铸造炮塔,安装有1门SA34型47毫米短管加农炮以及1挺并列机枪。但就在“夏尔”B1型坦克刚刚投入生产时,面对纳粹德国不断增加的扩军压力,法国陆军最高指挥部紧急命令生产商对坦克装甲和发动机进行改进,全部改进工作完成后的型号才是我们熟悉的“夏尔”B1 bis型。“夏尔”B1 bis型坦克全重32吨,拥有4名车组乘员,6缸雷诺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已经超过220千瓦。炮塔采用了更先进的APX4型,其上装有一门SA35 L34型47毫米高速加农炮,能够发射颇具威力的穿甲弹。

到二战爆发时,该坦克已经装备了法军的4个预备队装甲师;在法国投降之前,法国共生产了403辆“夏尔”B1型坦克。其中,B1型34辆,B1 bis型369辆。

“夏尔”B1坦克采用了隔舱化设计,内部分为两个主要舱室,由一个防火隔板隔开。车组乘员(车长,炮手,驾驶员,炮手,主炮装填手和机电员)位于前部隔舱内,而引擎、油箱和传动装置则位于后部隔舱,这种设计提高了车体乘员的生存能力。车体装甲为焊接,铆接的轧制均质装甲,其正面最大装甲厚度为60毫米,侧面装甲厚度也达到了55毫米。

坦克的驾驶舱位于车体前左部,驾驶舱外壳也是整体铸造的(装甲厚度为48毫米),与车体其他部分采用铆接的方式连接。驾驶舱外壳部分是车体前部防护的一个弱点,但实际上这个位置几乎

推荐访问:法兰西 史话 坦克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