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入党自传

创建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之探索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08 08:38:26   浏览次数:

摘 要: 本文从积极的师生关系、创设情境发现新知、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交流讨论体验成功、正面评价增强自信等方面入手,对创造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进行了探究。

关健词: 数学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 探索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课堂是实现这个宗旨的主阵地。为营造积极、和谐的数学课堂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遵循学生发展的需求,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要关注每个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成鲜活的个体,把课堂看成学生成长的经历,组织学生善于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积极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

教与学的关系是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高,达到心理相容,老师输出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中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发挥出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功率就高。另一方面,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主动性高,会使老师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和期待,全身心地真情投入。因此,创建积极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而且要相信、尊重学生,更要深入学生的情感领域,掌握思维状况,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其自身也情愿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达到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始终在轻松和愉快的过程中去学习,才有可能建立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

二、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教师要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必须认同并尽力满足学生的动机需求。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有趣、有意义、有收获的。初中生是思维急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好动脑、乐于思考。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用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信息和问题,使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学生活动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和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比如:在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12.3.1“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做小实验: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在折痕上取一点,在相邻边上取一个点,沿这两个点所在的直线剪开。提出问题:通过操作你能得到怎样的一个特殊图形?在这个过程中你可得哪些结论?这样,着眼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在实验、观察、探索等过程中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思维能力得到逐渐增强。

再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时,我出示三根细木棒构成三角形,接着换掉其中一根细木棒,使其两根长度之和不大于第三边的长度。学生发现这时不能构成三角形,便提问:为什么有的三根木棒能构成三角形,有的就不能呢?

这样将要讨论的问题有意识地富于教学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认识的内驱力,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才能实现学生所需要的友好、自主的参与。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新课标下创建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教师不仅要努力使学习任务富有趣味性,而且必须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生受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限制,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障碍。因此,在学生探索、尝试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行间巡视,一方面了解学情,反馈信息,另一方面要给予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指导、点拨。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老师的引导只是诱导学生,为其提供思维线索,使学生的思路开通,积极地、有目的地、正确地进行思考,增加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比如:在“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中,我通过学生实验,指出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个结论,接着提问:如何来证明这个结论呢?而证明这个结论的关键是辅助线的添加,这又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此,我让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把重点放在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探究学习上,并通过观察、比较、联想、回顾、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尝试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使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得到培育,有助于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四、交流讨论,体验成功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思维过程、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使他们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有效保障,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水平产生一种责任意识,还会持续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效,从而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五、正面评价,增强自信

课堂评价是构成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课堂评价有助于创建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经过深思熟虑,要微笑评价——欣赏每位学生,微笑带进课堂;即时评价——注重情境,扑捉闪光,事半功倍;激励评价——春风化雨、滋润心田;互动评价——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全面参与。教师要用具有提升学生素质的赏识语言去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和爱护,关注个体处境与需要,既要让学生积极向上,又要让学生体会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从评价中看到希望,产生学习动力。

总之,在新课程下创建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我们必须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表达的权利还给学生,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宗旨来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享有自主学习的权利,不仅要重结果,而且要重过程,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戴尔·斯科特·里德利,比尔·沃尔瑟著.沈湘秦译.自主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课堂 探索 创建 数学 环境


[创建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之探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