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先进事迹

《汉声》:成就传统文化的品牌魅力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9 08:51:15   浏览次数:

《汉声》所做的是一个“肚腹”,把断裂中的传统与现代连接起来

提到黄永松这个名字,也许内地很少人会知晓;说到《汉声》杂志,也许一部分文化圈内的人会流露出敬佩的神色;而再提起红遍全中国无人不知的“中国结”就是由台湾著名出版人、设计家、中国乡土文化遗产积极的抢救者、《汉声》杂志的创办人黄永松发现并推广的,一定就会激起惊叹声一片:“噢,原来是他!”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举办了一期“亚洲之最”的评比,《汉声》杂志荣膺“最佳行家出版物”,被《时代》周刊赞为“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圣经”!

从《Echo》到《汉声》的疾呼

黄永松、吴美云、奚淞、姚梦嘉,这是现在熟悉《汉声》杂志的读者都知晓的金牌组合,并称“《汉声》四君子”。时光倒流回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汉声》杂志的创办要从吴美云与黄永松的相识说起。

“当年我只是一个爱好美术的年轻学生,而吴美云则从美国留学归来,有知识,有修养,并且对中国民间文化怀有极大的热情。”黄永松回忆道。在上海、台湾、广州均生活过的吴美云,对中国本土的民俗风情极为熟悉,然而在美国读书的日子里,最让她不能忍受的却是总被当成日本人。“那时,西方世界不了解中国,在他们的眼中,中国人都是唐人街上那些一辈子也不会说英文的中国人的后代。”回到台湾后的吴美云,担任了大学里的校报主编,此时她萌生了办一份向外国介绍中国的杂志的想法。就在这个时候,黄永松与吴美云相遇了。

最初,吴美云想办一份综合性的杂志,而黄永松则带着吴美云去看了一座坐落于台北松山区的小庙,里面供奉着“松山慈佑公”。黄永松指着佛龛里的雕塑和四周的壁画告诉她: “一个庙就是一方保护神,更是文化的载体。或许,我们可以从这里人手。”同样热爱传统民俗文化的吴美云很快便与黄永松达成了共识。1971年,一份名为《Echo(回声)》的杂志诞生了。

《Echo》最初是全英文杂志,其中的内容90%是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这样一本文化性极强的读物,是否会受到认可与欢迎,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事实证明,传统文化并没有被现代物欲所湮没,《Echo》的反响很不错。”黄永松说道。

黄永松认为,《Echo》并不是一本猎奇杂志,就像台湾“文艺青年之父”俞大纲告诉他的那样,他所要做的是一个“肚腹”,把断裂中的传统与现代连接起来。1978年,《Echo》停刊,英文版的《回声》改为中文版的《汉声》,杂志的使命也从“连接东西的横坐标”变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纵坐标”。1988年,《汉声》采访范围开始从台湾转向大陆,于是更多有趣而珍贵的民间文化得以在汉声杂志上露面,《汉声》渐渐变成了完整的文化地理样本。

发掘民间文化的瑰宝

对于汉学文化爱好者来说,《汉声》的每一期刊物都有收藏的价值。山西面食、陕北剪纸、福建土楼……已经出版了40年的《汉声》几乎可称之为一本中国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莫怪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曾把《汉声》作为展品在哥德堡大学展览了两年。而发行量最大的时候,《汉声》销往世界上30多个国家,每期销售量十几万份。

对于立志于发扬传统文化的黄永松来说,40年的《汉声》生涯中,既有骄傲也有遗憾。深入民间是《汉声》的一大特点,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了整理中国传统的古老结艺,黄永松开始向民间艺人学习编织技法。中国结结艺众多,从最常用的纽扣结到老床帐钩下的结饰,非常零散,但却从未有人做系统的整理。黄永松和同事们经过长时间的了解和学习,将中国编结艺术总结成11种基本结,14种变化结,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并将其总结命名为“中国结”,出版了《中国结》系列丛书,并翻译成多国语言,在海外也引起巨大反响。

“中国结”红了,红遍了大江南北,红遍了全世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用现代手法发扬光大,这也隶属于文化创意的产业的一部分。每当提起“中国结”的故事,黄永松都显得很兴奋,他说:“这是民间技艺结合传统与发展最成功的例子。”

然而,黄永松也有遗憾。当他制作土布系列《夹缬》专题、前往浙江温州山村时,却为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夹缬的生存现状所震惊。这种服装的印染技术,始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而从元朝之后就已失传。而黄永松在这里所看见的却是夹缬作坊经营的难以为继。黄永松向作坊的主人讨教并完整地记录下这项印染技术的每一道工序,作坊主人却告诉他由于夹缬制作过程非常麻烦,而现代人又很少再使用这种布料了,没有经济利润,他的生活很艰难,主人决定要砸掉染缸。黄永松当机立断,认购了一千条,请染坊主人至少再做1年。

虽然可能无法彻底解决夹缬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生存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但是黄永松与《汉声》杂志在尽着他们最大的努力为文化遗产的留存奔走呼吁。《夹缬》一书出版后,全世界纺织界的专家、学者亦纷纷前往这个小山村去观看这种失传千年的工艺,夹缬制作工艺得以保护。面对这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断裂的现代社会,多年的经历使得黄永松增强了把传统与现代衔接、把东西方文化平衡的信心,他认为这也正是《汉声》杂志的意义所在。

让文化成为品牌

很多读者更愿意把《汉声》杂志看做是一系列主题丛书,因为创办40年来,《汉声》一直采用田野实际调查兼图片、摄影并陈的手法,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展现于纸上。“《汉声》的同仁们既是文化记录者,又是实践者。”直到现在,黄永松还带领着他的编辑们每天打坐静思、练习书法,在黄永松看来,这些都是深入理解文化内涵的一种方式。

作为《汉声》杂志的总策划人,致力于民俗文化传承的黄永松对于文化品牌的创建,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曾经,《汉声》与爱慕品牌一同策划推出“中国蓝印花布展”,黄永松说道:“文化不能固步自封,要适应现代社会,就要用现代的创意手法去推广。”2011年3月底,黄永松来到第十六届如意·2011中国服装论坛,就“构建品牌力量”这个主题回答了自己的感悟。 “就像宁波年糕,这些老字号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我们的文化同样可以借助品牌打造来达到传承与发扬的更佳效果。”黄永松说道。

现在,《汉声》所策划的另一大型项目正在逐渐有更多人所关注,这就是“天工慈城”。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的慈城镇,是浙江省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和宁波市重要的轻纺、建材基地。“天工中的天是遵循大自然,工是人类自己的努力。”黄永松认为将中国传统的民艺和现代设计相结合,这将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不绝动力,也是《汉声》发展到新阶段的新目标。

推荐访问:传统文化 成就 魅力 品牌 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