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汇报

创新教学设计,,凸显主导驱动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0 08:58:43   浏览次数:

摘要:当生本的理念日益走进寻常的课堂,喜的是教师讲得越来越少,学生动得越来越多,但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名义的矫枉过正、教师主导缺位等现象却越发令人担忧。作为教师,少讲应当意味着多导,为学生的“多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只有教师不断地创新优化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在生本课堂上的驱动作用。

关键词:主导;教学设计;创新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生本的理念日益为广大教师接受,学生多动、教师多导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但令人担忧的是,有不少课堂的“动”只是浮于表面,是教师设计中的被动,是流于形式的假动,是表面热闹的低效动,其根源主要在于教师对生本理念的认识偏差,导致教师的主导错位:或者过于积极而越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或者过于放任而缺位,导致学生似一盘散沙,只是表面上热热闹闹,缺乏必要的点拨和提升,难点重点难以突破。对于初中历史学科来说,部分教师更存在一些专业认识的偏差,认为历史是过去的真实,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历史积累和起码的历史感,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主导越位。怎样才能找到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的最佳平衡点,发挥生本课堂上历史教师的主导性对学生的驱动作用呢?笔者谨以《“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一课为例,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精心导学,使学生能“动”

学案的设计,重在引导学习的自主性、知识的递进性和思维的过程性。学案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①自主学习,了解基本史实;②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讨分析,理解因果,突破重点难点;③精选练习,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导学案是课堂活动的依据和平台,使学生学有所依,在学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也教有所据,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立体式构建知识网络。例如,《“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见下页表)。

二、优化设问,使学生可“动”

导学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方向和依据,也成为课堂上师生活动的桥梁。在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环节、渗透导学内容、引导思路方法、点拨疑难问题,协助学生“动”出高效。

1.降低难度

[例题]“什么是工业革命”这一问题属于理解认识范畴。比较抽象。

措施

(1)出示手摇纺织与机器纺纱的图片,比较两者的不同。

(2)归纳:工业革命最大的特点是机器代替手工。

(3)理解:人们把生产领域机器代替手工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4)迁移:18世纪60年代,英国织机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引发了棉纺织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因此,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部门。

2.增加坡度

[例题]“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如果在中国会引起工业革命吗?”这一问题跨度较大,学生不易找到切入点,难以理清思路。

措施

(1)阅读课文并思考:英国为什么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学生很容易发现:因为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要求改进生产技术。

(2)追问:英国的海外市场为什么能不断扩大?使学生联系旧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和保障。

(3)联系中国:比较中英的政治制度,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

(4)回归正题: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如果在中国会引起工业革命吗?理清思路:不会。因为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不具备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3.优化梯度

[例题]“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学生容易只看到对生产的作用,不能与生活联系起来。

措施

(1)创设情境: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要开办棉纺厂,你的厂址最佳选择是下面的哪一个?为什么?

A,临近铁路的地方B,临近河流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D,临近煤矿的地方

(2)理清思路:蒸汽机的改进对生产的影响—蒸汽机改进与轮船和火车的关系、轮船和火车对生活的影响—蒸汽机的改进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归纳:蒸汽机的改进为机器提供了动力,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促进了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

4.提升高度

[例题]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措施

(1)引用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绝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被这个时代严重污染的泰晤士河,此后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整治,也依然回不到从前。如何理解“这是最好的时代”,又怎样看待“这是最坏的时代”?

(2)联系现实:上海世博会是如何注意环境保护的?

三、无痕引渡,使学生敢“动”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绝非生拉硬拽的牵引,而是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引领。

(1)营造氛围。在游戏中活跃气氛,用视频、音乐、图片、故事、诗歌等设置悬念,用辩论激发学生的斗志。例如,课前用视频《上海欢迎你》既适合热点,又有熟悉的明星、热情的旋律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和着上海世博会的优美旋律,走进第一届英国世博会,导人工业革命。

(2)顺水推舟。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不刻意设计学生的思维,跟着学生的节拍,顺势点拨。例如,在学生讲述珍妮机的特点后,自然归纳工业革命的特点、领域,从而使他们对工业革命概念的理解由抽象变真体。

(3)推波助澜。给学生的兴奋点锦上添花,为学生的动力增加更多的能量。例如,在讨论厂址的选择时出现了两种意见,一方选择河流,理由是水力比煤炭环保,并可以运用轮船进行运输。另一方选择是铁路,理由是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可以以蒸汽机为动力,铁路方便运输。辩论激烈时,铁路方列举了瓦特改进蒸汽机对机器的作用,提供的动力更方便有效,我为他们添砖加瓦—1819年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瓦特的去世。如今人们以他的名字为功率单位,可见,人们不会忘记瓦特。他改进的蒸汽机的对生产和生活起了极大的作用。

(4)雪中送炭。当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有偏差是常见的现象,适时适当的点拨如同雪中送炭,可以为学生的“动”挖掘潜力并指明方向。

四、及时反馈,使学生善“动”

学生“动”一时一课容易,但要成为习惯并且能力不断提升、思维日益敏捷、信心不断增强就不容易了,这就需要不断引导他们反思、充电。及时的训练反馈,能使学生自已验证思维的可行性,找到成功的感觉,积累动能。反馈的方式包括当堂练习、阶段性测试、考试等。

生本的课堂,不是不需要教师的主导,而是更迫切需要教师科学的主导。在生本的课堂,放任不是尊重,主导也不是束缚。科学的主导是生本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学生能“动”会学的内驱力。

(责任编辑:李雪虹)

推荐访问:凸显 教学设计 主导 驱动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