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检查报告

活力课堂的创设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9 08:52:55   浏览次数:

科学和人才的优势是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决定因素和最主要的资源。而创新又是科技发展的驱动力,创新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收集资料 积累信息——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儿童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儿童在学习数学知识前,提早感受。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课前要求学生到超市了解商品价格,选择两种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绘制成价目表。如: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和“容积和容积单位”时,让学生收集各种包装袋和包装盒,看看他们的净含量。当时学生收集的物品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大部分都是他们喜欢吃的和喜欢玩的,课堂上宛然成了一座小小的超市,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欢乐,有一种吃得津津有味,玩得意犹未尽的感觉。课堂活力四射,虽然有点乱,但是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这就够了。

创设情境 激发动机——创设生活情境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学时,我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境,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的欲望。学生数学知识获得的途径并不是单一的,除了在课堂上,学校内,还有学校外面的生活中尝试,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生活的周围寻找数学的影子,调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習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如我在教学“比例尺”这部分内容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全班分八个小组,每个组绘制一幅“我们美丽的校园”的平面图,并把它与同学交流,全班展评。这样一个融开放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于一体的作业,当我布置后,同学们积极性高,小组同学纷纷献计献策,大家齐心协力,进行校园建筑物的测量,确定它们所在的位置,研究一个合适的比例尺……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请教师、家长作裁判。学习了数字编码知识可以让学生调查亲人的身份证号码,调查学校图书编码,亲人朋友的汽车牌、电话号码等。学习了长方形面积以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房间、麦田的长和宽,求出它的面积。学习了“折扣问题”,帮妈妈了解一些商店先提价再打折的骗局。学习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可以利用知识求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学习了“可能性”让学生自己设计抽奖大转盘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过程,就是这样的作业,让数学课延伸到了生活中,数学作业走出了课堂的限制,让学生明白不但课堂上需要合作,生活中更需要合作,从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并且真正实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生活真正成了学生知识的源泉,着眼孩子们的未来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因此我们农村小学数学应体现农村生活的特色,抓住农村孩子的生活细节,真正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我们教给他们生活中的数学,才是孩子们自己的数学,也才是孩子们需要的数学。小学数学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又必须回归于他们的生活,这样的数学才富有活力。我们每一个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时,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着眼孩子们的未来出发,教师应多设计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真正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镇岳家庄)

推荐访问:创设 课堂 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