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思想宣传

巴蜀茶文化的民俗价值与旅游经济结合的探讨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4 08:50:08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养生保健的生活方式,追求返璞归真的文化品味,而茶文化旅游以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可以同时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作为历史上茶树的最早栽培地,将茶文化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巴蜀的茶文化,既有悠久的历史做后盾,又有著名的茶品做代表,更有独特的地方民俗价值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品茶颂茶的逸闻趣事,这些都是茶文化与旅游经济相结合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巴蜀 茶俗 旅游经济

一、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也是我国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

自古以来,巴蜀常被称作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是我国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

(一)巴蜀茶业的发展

1.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茶事

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茶事等均与巴蜀相关,这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已经有了记载。东晋常琢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周武王伐封,实得巴蜀之师…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兰、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封在公元前1066年,说明3000多年前的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优质产品可作为贡品进贡中央朝廷。甚至还可以推论,至少在3000多年前,我国已有茶的栽培和制作。

2.中国将茶作为饮料饮用的生活习俗

中国将茶作为饮料饮用的生活习俗也开始于巴蜀地区。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考证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而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二)民俗茶俗的形成

民俗是一国或民族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并世代传承的一种文化生活。人们在农耕生产、衣食住行、日常交往等社会活动中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民俗,茶俗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茶为主题的民间风俗、习惯和礼仪。它包括古蜀神话、传说,民间歌谣、谚语,说唱艺术、文艺作品等各种形式,是人民群众口头文学的瑰宝,它带着泥土的芳香,集中了群众的聪明才智,质朴简洁,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流传在民间的茶俗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四川历史文化中的精粹,也透视出四川悠久的种茶饮茶史,我们可以据此探寻巴蜀饮茶演变的轨迹。

二、巴蜀茶文化的民俗价值

(一)茶俗歌谣

民间茶俗歌谣是人们在劳作活动中对生产生活的直接感受,语言活泼、形式简短易懂,寓意深刻。在农作歌,佛句歌、仪式丧礼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等各种民间歌谣中,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情景,也记录了丰富多样的茶俗风情。

其中情歌在茶俗歌谣中最有魅力和生命力,具有四川茶俗风情的特色。如表现爱情的大胆泼辣的《太阳出来照红岩》:“太阳出来照红岩,情妹给我送茶来,红茶绿茶都不爱,只爱情妹好人才。喝口香茶拉妹手!巴心巴肝难分开。在生之时同路耍,死了也要同棺材。”表现爱情含蓄委婉的《望郎歌》:“八月望郎八月八,八月十五望月华。我手拿月饼来坐下,倒一杯茶香陪月华。我皎口月饼喝口茶,想起我情哥乱如麻”。“四月望郎正栽秧,小妹田间送茶汤。送茶不见情哥面,不知我郎在何方”。虽然农作歌和仪式丧礼歌现在很少唱了,但在四川有些地区,情歌对唱的活动还在进行,可以依托此类活动,以茶为媒介,利用相关的节日,如情人节,进一步引导、扩大、推广,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丰富茶俗的文化内涵和形式。

(二)说唱艺术和茶馆文化

1.说唱艺术

“竹枝”是古代流行于四川东部的一种将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民歌,反应民风民俗是其最大的特点,在茶馆、街头随处都可以欣赏到艺人的表演。清末民初人邢锦生《竹枝词》:“萧条市井上初灯,取次停门顾客疏。生意数他茶馆好,满堂人听说评书”。

四川曲艺表演地点多为茶馆,听众可边品茗边听书。清末,成都开始兴建以演戏为主的茶园,同时供应茶水点心。随后戏班纷纷以茶园作演出场地,冯家吉在《锦城竹枝词》中吟道:“梨园全部隶茶园,戏目天天列市垣。卖座价錢分几等,女宾到处最销魂”。当时茶园还专辟有女宾席,挂帘遮掩。

2.茶馆文化

四川茶事最具乡土特色的,是众人聚集同饮的茶馆,数量之多,可谓全国之最,素有“四川茶馆甲天下”之说。茶馆是人们谈论时政、传播消息以及摆龙门阵的场所,不分生人、熟人,萍水相逢,围坐闲谈,不管你是达官贵人、体面官绅,还是下里巴人、贩夫走卒,进了茶馆各说各的,互不干涉。四川人酷爱坐茶馆还因为可以大饱耳福:打围鼓、唱川戏、说评书、唱曲艺、打金钱板。

四川茶馆有五大特色:茶叶、茶具、茶壶、茶椅和掺茶师,这些和茶密切相关的要素成为四川茶馆文化的重要组成。成都的悦来茶园始建于1908年,世纪之初,这是一个华丽气派的新式剧院,由八大戏班联合成立的“三庆会”在此不仅占尽风光,而且将经历了长期孕育的川剧艺术推向了鼎盛局面,更为川剧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悦来茶园内建有仿古式万年舞台,长年开展戏曲活动。今日的悦来茶园,尽管在历史的几经变迁中,沧桑轮回,但茶园内的竹椅、盖碗茶,仍然保留着人们对它开业时的记忆,这里依然是四川首屈一指的戏窝子。

三、茶文化与旅游经济的结合

(一)重要的旅游资源--茶文化

旅游经济是现在各省开发的支柱性文化产业,其中,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城市旅游文化开发中,民俗文化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巴蜀作为历史上茶树的最早栽培地,将茶文化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巴蜀的茶文化,既有悠久的历史做后盾,又有著名的茶品做代表,更有独特的地方民俗价值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品茶颂茶的逸闻趣事,这些都是茶文化与旅游经济相结合的优势所在。

(二)茶旅游产业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资源开发的有效之路是大力发展茶旅游产业,以茶文化旅游为龙头产业,以茶文化的思想理念为包装,以茶文化名人、名山文化资源为支撑点,将茶旅线路、茶旅景点景观、茶品购物、茶食餐饮、茶会、茶旅住宿等项目串联起来,形成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旅消费。

1.利用传统节日举办大型的茶文化活动或博览会

通过开展茶叶博览会和大型茶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刺激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而且可以加强交流,扩大影响力,如四川省首届吴理真茶祖传承人活动、四川省茶叶博览会等已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强茶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和旅游新产品的开放

根据游客需求和偏好,规划旅游者满意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可以直接以某些古街镇、名人、名山文化资源为项目单个开发,也可以将多种文化资源综合开发,还可以开发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和观茶艺、学茶艺、看表演等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游、风情体验游、茶马古道游。比如现今成都市内游人如织的锦里、宽窄巷子、文殊坊等复古街区;成都市周边的黄龙溪、街子古镇、平乐古镇、柳江古镇等古镇,都是茶文化积淀浓郁的地方;融入自然环境的茶文化深厚的蒙顶山、峨眉山、青城山等著名景区,那里有遍布的农家乐、茶家乐,有山有水有茶。茶文化和茶经济已经根植于四川人的灵魂深处和日常生活中。

3.引进或注入传统茶道茶艺茶歌茶舞于茶馆中

以成都顺兴老茶馆为例:川西特色装修风格、竹椅方桌、大盖碗、茶馆幺师摆碗、长嘴铜壶掺茶表演、散打评书、茶艺队的茶道表演等,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品茶观艺,继而以茶为主题的茶歌、茶舞、茶文学、茶文艺、品茶美学理念及品茶艺术等各种礼节都能得到推广。品茶是茶文化萌发的主体,以茶为主题的品饮活动,能引发茶的意境,让茶客置身于浓郁的民俗氛围中品著怡情,并從中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4.组建茶馆文化产业工程

建立成都特色茶馆一条街,逐步恢复唐宋品饮方式和茶道精神,能够让游客集中感受巴蜀独特的茶馆文化;寻觅有地区特色的古茶馆,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逐步成为文化旅游资源;成立茶叶博物馆,广泛收集茶及茶馆文化资料,陈列巴蜀茶的种植史、文化史、品饮方式和民俗风情,让游客可以系统了解巴蜀茶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5.开发更多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名茶品牌意识;其次,注意茶叶外观包装设计,根据游客的需求,做个性化的设计,新颖别致的设计更能吸引游客的购买欲望;同时,配以精美的、便于携带的茶具,既具有收藏价值,更能使爱茶之人重新拾起观茶品茗的习俗。

(三)茶文化旅游推广的重要性

茶文化旅游是茶叶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也是进行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的新领域,是以得到茶叶物质享受和茶文化精神享受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化旅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养生保健的生活方式,追求返璞归真的文化品味,而茶文化旅游以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可以同时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央“十八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下,确定了对农业项目的重视和支持,使农业板块和茶产业发展同茶文化旅游相结合,必将成为四川旅游经济的一大亮点,也必将进一步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让茶叶增值,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推荐访问:民俗 巴蜀 茶文化 探讨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