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思想宣传

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与人格培养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7 08:45:28   浏览次数:

摘要:笔者是市重点高中的一线物理教师,目睹当下只注重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格的培养的跑偏教育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尝试探索将高中生人格培养融入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人格培养,以期使帮助学生在学校中逐渐健全人格成为可能。如何有意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是教育工作者关注度很高的课题,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颇有成效的研究探索。

关键词:高中物理;哲学思想;人格培养

中国分类号:G633.7

一、挖掘教材中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本身的辨证唯物主义因素,结合物理知识的学习运用,培养学生树立以下基本观点。

(1)世界是物质的.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如在讲电场和磁场时,联系场的发展史,让学生认识到"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不是意识所能决定的。如讲光现象时交代光具有粒子性等.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比如动力学就是在研究力学和运动学之间的联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把运动学和力学建立起了联系;比如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规律,胡克提出的引力概念,这些当时认为毫不相关的现象实际都是都与万有引力有关。

(3)事物是对立统一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就是矛盾双方又斗争又统一的结果。

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存在反作用力;

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摩擦分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惯性能应用于生活同时也能带来危害;如在导体绝缘体教学中,导体与绝缘体就是对立又统一的,他们没有绝对的界限,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如,在学习"电流的磁效应"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普遍对电能产生磁,即奥斯特试验,感觉很有意思,但一般不会再做深一步的思考,这时,如果我们紧接着反问一句:"磁能否生电呢?"直接将学生带人对立的一面,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将知识点与辩证法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4)量变会引起质变。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以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在哲学上,就把事物这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而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如绳存在最大承受拉力,如果拉力逐渐增大,虽没达到最值但在进行量的积累,当积累达到最值,绳就会断;比如在讲圆周运动时,物体的线速度达到一定大小,线的最大拉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就会被拉断。再比如研究最大静摩擦力时,外力大小增加过程中物体一直静止,量积累到超过最大静摩擦时开始运动,之后静摩擦转变为滑动摩擦。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状态会出现极值,教师对临界极值问题的处理应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物质存在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其实是热量的积累使物质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

二.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对于物体运动规律是经过几千年才真正认识的;在讲《电场》时,人们对"场"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楚的过程。通过这些知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逐步的,每一项发明都需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有所建树。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讲物理学史,讲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忘我的奋斗精神,甚至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壮举,从心灵上唾弃"金钱至上"的影响,增强对"享乐主义"的免疫力。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中的许多定律、定理都是在长期艰苦的实验后总结出来的,包含着科学家多年的心血、汗水、失败和挫折,教育学生在科学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比如"欧姆定律"这节课,在得出欧姆定律后,抓住时机讲欧姆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了"欧姆定律",当时的实验条件极差,没有现成测量电流的仪器,他想了种种办法,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当时电源电压也不稳定,经过五年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他的这种求新、求实、勇于自我批判的探索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惊人毅力,会使学生受到激励,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的任何一次大的突破都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人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之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如果能恰当的利用这一优势,便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如衣着得体,谈吐高雅,知识渊博,爱好广泛,评判公正,爱生如子,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以及特有的人格魅力,都会在长期的相处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处理教材的一些优秀习惯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助于人格的健全

1.客观公正.如结合人们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发展史,客观的评价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影响学生对人对事公正的态度

2.对比归纳:牛顿第一、第二定律都是对客观实际的总结,但是总结提炼的思想却不同。第一定律是利用理想实验总结的,是在真实试验的基础上,又经过合理化的抽象思维得出的。牛顿第二定律则是在二次控制变量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归纳出f=ma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定律的推理过程,并将两定律进行比较,根据它们的特点组织教学,从而收到了印象深、热情高、易掌握的良好效果。

将所学物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3.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其养成"分析综合,归纳演义"等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4.构建"知识网络".

5.实验课动手操作

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如牛顿第二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学生由于经历和学识的限制,对一些物理知识不可能一听就懂,有时还会怀疑其客观性,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权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让学生努力做好一切实验,使学生积累物理现象并有正确的思考,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推荐访问:浅析 人格 物理教学 培养 高中


[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与人格培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