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经济工作

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的思考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5 08:38:22   浏览次数:

【摘 要】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结合不同农业院校实际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设计了该专业本科课程结构,并对课程类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00-00

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土壤与植物营养学)(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090305)、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部分)(090604)以及农业气象(部分)(070904)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03),隶属于环境生态类。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1]。这次专业目录调整对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三个面向”,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4]。特别是在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日趋激化的今天,办好这个专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是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由于其学科门类、师资力量、所处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模式举办该专业,各地方高校应在教育部颁布的基本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方面着手构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5]。本文结合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并从地方性农业院校的实际出发,思考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农业大学毕业生提供思路。

1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涵盖的面非常广,从农业资源科学的角度来看,土地、水、生物、气候、养分资源等都是或者都可成为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农业环境学本身涵盖的面也很广,宏观上的研究包括农业环境立法农业环境经济、农业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等,微观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土壤学、农田污染生态学、固体废弃物农业利用与污染防治等。同时,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又与农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许多交叉融合的分支学科,如农业生态学、环境生物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总而言之,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综合、交叉的特征。

总体来说,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是研究农业生物生产活动中的基本资源问题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壤、水、气候和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应是本学科研究的主要方面,同时加强生态与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农业发展中资源配置不均衡,常常出现各种资源的组合错位,而且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是导致生态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隶属于农学门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重点应在对农业生产活动中基本资源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通过生物、工程、农艺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防治和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着力建设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具有良性物质和能量循环体系的各种农业生态系统。当然,对日趋恶化的农业环境问题本学科也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但农业环境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似应放在探索利用生物学和农学措施解决诸如重金属和农用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等环境问题上同时兼顾农业环境的监测、评价与宏观管理方面。农业的点源污染包括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应主要由工程技术科学中的环境工程来研究解决[6]。

2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要求

2.1课程体系要符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目前而言,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业务培养的重点方向应放在土壤、水、气候和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同时兼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总体说,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出发进行。我们认为,本专业培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主要侧重两种类型:一是对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并有能力进行开发研究型人才;二是能够从事教育、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两类人才均需要比较完整地掌握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接受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以便具备清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同时熟悉主要的调查方式和思考方式,培养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大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进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体系必须首先保证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能力培养的系统性、规范性,使所开设的课程,特别是必修课在深度和广度上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对于有能力并有志于进一步进行开发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开设有一定深度的专业选修课,来拓宽他们的知识基础,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研究能力,并把对他们的培养适当同院校科研的主导方向衔接。对于将来可能从事教育、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学生,主要是通过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的方式,使他们在较完整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获得进入新知识领域的能力。

2.2课程体系设置应当符合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特征和内在的知识结构。本科生的培养特别要把解决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于全过程,这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及农科院校的最基本的特征[7,8]。

首先,要保证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理论、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强调本学科的基本特征和课程体系内在的知识结构。具有高度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并能反映现时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状况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因此,除了各门基础课程应当更新教学内容、概括和总结学术发展成果外,课程体系本身亦应通过开设一定数量选修课的方式,反映现代生命科学、资源和环境科学、信息工程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状况。

其次,课程体系亦应反映出资源和环境科学教育理论思维本身体现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以逻辑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过程。课程设置必须保证反映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为此,在专业方向选修课系列中注意了完整性和系统性。特别突出了资源环境问题、科学思想、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

再次,课程体系应当注重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课程设置既要注意地学化学、生命科学等的传统联系,更要注重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高新技术以及农业开发等诸多学科的延伸和相互渗透。为此,新的课程体系采用设置多个专业方向扩增学科领域外,还增设了若干类型的选修课程。

2.3课程体系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兴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转变为注重人才的综合文化素质,更加看重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掌握通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新的课程体系应当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一方面通过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研究、动手能力,不仅为学生今后从事农业资源和环境学研究奠定基础,而且使学生能够较快捷地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开设相关领域的概论性和通用性技能的课程,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管理技术的能力、社交能力和论辩能力等,以便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因此,建议试行“基础+模块”的网络型主辅修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弹性计划、因人施教、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该模式的数学表达式为: (B+K1+K2+……Kn)+N+M+X

其中:B为通用基础课(包括公共课和基础课);K为专业方向的主修核心课或专业主干课,选1~3门;K1、K2、……Kn分别为第一、第二和n专业方向的主修专业核心课;N为主修课的先修课;M为主修专业的系列课;X为任意选修课。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自主选择一个主修向i(i=1,2,…,n)并选择另一个作为辅修方向。

这些专业方向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农业环境保护、 农业气象学等。围绕着这些专业方向,可设计不同的专业模块。对每一个专业模块,可确定1~3门核心课程、主修专业核心课的先修课,以及主修专业核心课的系列课程。同时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其他专业的相关方向为辅修方向。

在课程设置上应重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等的基础课教学,适当增加其比重。在强调基础课要有一定通用性的同时,仍应为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可选择基础课。努力建设好几门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考虑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交叉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以及全面素质培养的需要和就业适应能力的提高,应加强外语和计算机教学;适当增加农学各学科概论类课程以及经济、法律、管理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选修;大量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数量;切实抓好实践教学环节。

按照“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设置一定数量的通用基础课(含公共课程)。其中,公共课类包括政治理论课、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外语与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基础、地学基础,可供选修的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微生物学及其他数学、物理等方面的课程。

重点建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可考虑开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农业环境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等。这些课程的先修课包括地质与地貌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管理学原理、遥感基础与应用、语言程序设计、生态学等。

各主修专业系列课包括: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区域规划与生态建设、气象学、土壤地理学、土壤改良、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植物营养诊断与调控技术、农产品品质分析、新型肥料研制与加工、现代施肥技术、环境工程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农业环境监测、环境毒理学、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环境质量评价、航测与遥感、生物气象学等。

任意选修课有:人文社科类的农业经济管理、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史、公共关系学等;计算机与语言类的程序语言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英语口语、专业英语和文献检索、大学语文等;农学概论类:农业概论、农作物概论、农学概论、园艺概论、植保概论、畜牧概论。管理类: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可持续发展概论。

3课程类型的说明

3.1重组和加强了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突出了学科主干加强了数学、计算机、外语系列、增加了语文课。在教学内容上着力反映现代、融入前沿。如数学系列,以高等数学、应用数学和现代数学方法三门课组成,在压缩、更新陈旧内容的基础上,介绍线性规划、多元分析、Fuzzy理论、灰色系统、系统控制、突变理论和非线性数学等应用数学方法,为学生打开了数学科学的窗口,培养他们用数学方法理解、分析问题,并为后续的预测、评价、规划以及经济学等课程打好数学基础。

3.2专业方向课程拓宽专业内涵和业务范围。设置专业方面课程系列可反映学科纵横向的结构和联系,一方面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内在知识结构及其发展便于扩展和深化;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充分认识本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掌握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方法,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一方面便于根据人才需求变化和学生的个性志向进行分流培养,体现了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3任选课主要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的课程。所设置的课程既注意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突出了本专业的综合型特征为学生扩大了选择空间有利于自我塑造。

3.4在课程结构上加强了实践环节,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课程中加大了实验学时比例,并把原专业课程分别进行的教学实习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教学实习课程,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训练。同时对课程体系实行了总量控制,专业课内总学时数不超过2600小时,其中选修课不少于500小时,总学分为150学分。课程结构中必修课(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分占70%,选修课(专业方向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学分占30%,有利于人才的自我设计。

3.5课程体系的开课顺序应当符合本科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过程。对本科学生要在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首先开设介绍资源环境科学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反映本学科与现实生活与发展联系的课程,如地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数理化基础,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资源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通用性知识,初步了解本学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铺开专业方向课程以及相关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和能力。

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由于其学科门类、师资力量、所处环境等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模式举办该专业,各地方高校应在教育部颁布的基本框架下,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方面着手构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90-191.

[2] 王敬国.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4):40-41.44.

[3] 张从.沈德中.办好农业院校的资源环境专业[J].环境教育,1994,4:30-31.

[4] 王琪.董良杰.吕铁彪.农林院校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2,2:18-19.

[5] 唐文浩.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9,9:42-44.

[6] 霍学喜.马爱生.中国高等农业环境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展望[J].科技导报,2001,12:49-53,61.

[7] 伍钧.吴晓斌.邓仕槐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增刊):35-38.

[8] 张锡洲.王昌全.李廷轩等.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增刊):17-21.

推荐访问:农业院校 课程体系 思考 设置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