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应用公文

让数学活动走进儿童生活世界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7 08:51:53   浏览次数:

摘要:在数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生活问题,用数学头脑想生活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让数学活动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

关键词:数学活动;生活世界;生活素材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29-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生活即教育”,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因为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强,而与学生形象思维的心理特征相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出发,把数学教材中抽象的、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形象化,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全面关注儿童整个生活的精神和科学的世界,将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的融合起来。

一、关注数学活动中生活化素材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去负担。而生活中的数学正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

翻开课改的新教材,其中较为显著的改革之一便是每个单元末的活动课程。它既对书本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于教师如何把握活动,学生怎样参与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一般在某个计算单元教学后,教材都会创设“我们去郊游”、“美丽的海滨”、“我们去植树”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将很多需要运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整理、加工,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又如,新教材把“统计”的知识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对于不同的年段提出了各种层次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地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于是,我在课前先组织小干部仿照书本设计小朋友的出生年月和生肖的统计表,再让全班学生经历活动的全部过程。

小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有时与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的生活素材和课本使用的教材难免会因成人眼光而带有某种片面性,成人以为的“生活实际”也许并不为学生所认同,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不妨蹲下来,试着倾听孩子的声音,将课堂向课外开放,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素材学习,在学生自己寻找素材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编题,把学生当中切合实际、符合本节课学习的鲜活题材用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这样不但可充实教材的学习内容,而且这些学习素材来自学生,来源于生活,学生解答的兴趣会非常高。

关注了活动课程中的生活素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活动内容,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活动课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倡导数学教学生活化,要切合实际。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既要关注现实性,又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既要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又不宜过分繁杂,既要关注趣味性,还要减少生活经验对数学思考的干扰,使生活素材有利于学生构建数学模型。使用生活素材要合理适度,不能盲目追求和滥用。同时课堂上还要动态把握生活素材,使生活化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打破数学活动中时空的界限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单纯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过程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因而,实践活动是学科综合、应用性教学内容,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具有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知识的作用。它为教师教学创新搭建了理想的平台,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与作用,体现出数学实践活动课的风貌,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数学教学“活”起来,真正实现在让学生全员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经历数学过程、体验数学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实践能力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目的,确保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做数学”的过程之中。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些数学活动的开展不应受到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有些时候将那些现实情境空洞地“搬进”课堂,即便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否真正提高了他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呢?有些情况下,活动课程要走向学生的生活,提高综合性,努力在生活中体验、探究、感悟、领会,最终形成技能,使其自主能力得到锻炼。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对例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作适当的调整、改编,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

在“五一”长假期间,我让学生完成尝试性的假期生活体验作业。结合书本上的“确定位置”,如果这部分教学单纯地注重引导学生看平面图,只能是表面的感性认识。围绕它,我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小区,利用自制的指南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八个具体的方位。记录下在自己家的附近都有哪些标志性的建筑物,而后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任选一项活动设计完成。

活动一:小朋友,学着乘坐一次市内环行车,并记录下起点站和终点站;说一说你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共乘了几站,能画出简单的路线图吗?

活动二:你出门旅游了吗?看看谁是最称职的小导游,用简单的示意图记录下你游玩的路线,让我们也身临其境。

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将数学课程向生活延伸,结果答案呈现出多元立体,很多学生完成的要比老师期待的更好,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渗透了其他学科内容。这类活动不仅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还带动我们的家长一并参与,真正将活动源于生活,而最终通过综合性活动把知识运用并融入、走向生活。

三、提高数学活动中真实的生活体验

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获得体验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积极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生命的历程,是生活的体验。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体验的载体。课堂教学是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和谐发展的过程,而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都与教师传统地位的转变、指导职能的发挥密不可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以精练实效的“导”为指引,将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

那么什么是体验呢?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活动,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学生要在生活中不断的体验才能有所得,学生的体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训练。例如:学习认识了人民币和简单的乘法运算后,让学生到超市切身体验生活。当购买的物品不止一件时,学生便能运用到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的数量关系式;当购物到达一定数量时,学生又很自然想到估算的方法,先估计总价钱,控制购买的总数;那么在收营台,学生又能运用加减的计算基础,和售货员进行合理的交流。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四、尊重数学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们在教育中要承认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所表现出的差异,数学活动教学要针对个别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只有从不同身心成长条件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实施教育,才是活动课程的真谛。例如:学生学了有关角的知识以后,教师让学生利用直角、锐角、钝角组合出不同的图形来。当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完成时,存在着个体的差异,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新教材有很多的应用题总会涉及这样的训练“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老师在教学中就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对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他提问题的完整性肯定要比其他学生好,而且问题之间的联系和深度也会突出。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选择,照顾到整体的知识水平。

实际上学生差异性的存在也就要求教育者活动过程的开放性,特别是现在对估算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能自主选择估算的方法,对于各种答案,不限制,不优化,一定程度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当问题提出后,可以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让能力强的学生将自己的独特见解展示,思维不是很活跃的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启发。在每天的课堂练习中,我坚持思考题的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知识水平的能力,有选择地解决数学思维题!在学生还没有形成问题意识之前,我坚持每天给学生布置一个有趣的思考任务,这个问题应该是有趣味性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而不是留给学生大量的书面作业。每天一道思维题,老师精挑细选,都是对当下阶段书本知识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学生似乎并没有把它当成是作业,一个阶段训练以后,学生从刚开始需要向家长求助,到能够独立的完成整个思考过程,从中受益匪浅!让学生“每日一思”,这样学生每天都有要思考的问题,每天都能享受到思考的快乐,成功的愉悦。实践表明,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思考任务,每天第一个完成的必定是思维本。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经过自己的思维挑战,只有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形成并提高相应的数学技能。

其实,学生的活动作业设计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也许这样的训练并不能看到学生思维能力立竿见影的提高,但是只要长期坚持这样一个过程,相信每个孩子一定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也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魏纶,刘思清.小学数学活动课设计指导.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10).

[2]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薛剑刚.小学数学心育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04).

[4]雷玲.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推荐访问:走进 数学 儿童 活动 世界


[让数学活动走进儿童生活世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