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党政总结

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个案研究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11 08:48:37   浏览次数:

摘 要:高校建设品牌专业必须加强与学科建设的协同,依托优势学科、转化学科优势是建设品牌专业的现实选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依托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积极推进学科优质资源向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等方面有效转化,显著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品牌和特色,为高校加强专业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

关键词: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学科优势;建设路径

自2007年教育部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以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许多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把专业建设作为推进质量工程的重要抓手,纷纷启动了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广东和陕西称之为“名牌专业建设工程”),引导和支持高校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学科与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密切,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的集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均有重要作用,前者具有隐性特征,后者具有显性特征,两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着不可偏废[1]。对于高校而言,建设品牌专业必须加强与学科建设的协同,依托优势学科建设品牌专业,以优势学科支撑品牌专业建设。这既是高校办学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许多高校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依托优势学科,转化学科优势:建设品牌专业的现实选择

所谓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宽泛概念,是从水平和实力维度对同一层次学科专业的类型划分。通俗地讲,就是办学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在省内、全国乃至国际同类学科专业中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我们常说的一流学科、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都是优势学科,省部级以上名牌专业、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都是品牌专业。为了遴选、建设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近年来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分别制定了一些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在师资队伍、保障条件、标志性成果和社会声誉等核心要素方面高度一致。

建设品牌专业,重点目标和任务有四个:一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大、同行公认的专业负责人,以及一批教学科研能力强、梯队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二是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包括尊重个性、创新导向的教学计划,以及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和学科进展的前沿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是一流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包括一流的学生实验教学、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设施设备和环境,以及高层次的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和产学合作基地。四是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设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研究性教学方法,以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训练体系等。

优势学科在队伍、平台、科研成果等方面对品牌专业具有强烈的支撑作用,是建设品牌专业最宝贵的资源。依托优势学科、转化学科优势,对建设品牌专业至关重要。

第一,优势学科是知识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其雄厚的科研资源优势是建设品牌专业的坚实基础。学科建设是知识传承创新与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对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2]。每一个优势学科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层次科研项目,它们不仅是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和科学探究课程、编写新教材的宝贵资源,还是广大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指导学生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的源头活水。

第二,优势学科是汇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其强大的人才优势是建设品牌专业的根本保障。学科建设是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没有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很难培养高质量人才[3]。真正的学者对所属学科的忠诚胜过对自己所在学校的忠诚,优势学科对本领域的学者有着非常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优势学科不仅汇聚了相关学科专业的精英人才,还常常是本领域青年才俊的摇篮,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大批后备人才。人才优势是优势学科最大的优势。对于品牌专业建设来说,这些人才是最重要、最可靠的师资保障。

第三,优势学科是高层次科研平台最集中的学术高地,其先进的科研仪器和实验设备是建设品牌专业的基础条件。优势学科一般都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合作基地等高层次支撑平台,它们理应成为相关专业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学生科研训练和课外科技创新的教学支撑平台。实践证明,优势学科的平台优势显著改善了学生的实验条件,提升了实践训练水准,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建设品牌专业离不开优势学科的有力支撑,依托优势学科建设品牌专业是现实的和必要的。

二、依托优势学科建设品牌专业的实践探索:基于个案的分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简称“南航”)工程力学专业设立于2006年,所依托的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均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防特色主干学科、“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一期和二期建设学科。其中,力学一级学科涵盖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等4个二级学科。这两个优势学科师资力量强大,学术积淀厚实,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

在工程力学专业建设过程中,我校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同、以优势学科支撑专业建设的原则,坚定依托优势学科,积极转化学科优势,实现了专业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发挥学术积淀深厚的学科优势,构建融素质教育、力学教育、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南航是以工为主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所有工科专业都具有鲜明的航空航天特色。根据航空航天事业对高素质工程力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充分考虑南航的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的支撑条件,确定了南航工程力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数学、力学理论基础深厚,航空航天专业知识扎实,国际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强,解决现代航空航天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突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航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和开拓者。针对人才目标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国际视野、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我校加强理实结合、理工融合,构建了融素质教育、力学教育、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一是依据力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架构,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学科拓展课程平台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平台等五大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对应若干组课程模块,为课程设置与学科优质资源的有效对接留足空间。二是根据力学人才对专业基础的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基础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挑战度,设置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物理方程”等理科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航空航天工程的知识需求,设置了“飞行器结构力学”“高等动力学”“非线性振动”等理科力学基础课程,以及“力学测试基础”“结构强度实验”“空气动力学实验”等力学基础实验课程。三是及时将科研成果融入课程和教材,使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建设有影响的专业特色课程。例如,引入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关于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科研成果,建设了“振动控制”课程;依托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关于断裂力学的科研成果,建设了“疲劳断裂”课程。四是依托丰富的工程项目资源,优化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突出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创新性,自主设计了深梁结构实验、薄壁杆件弯曲实验、非定常流场实验等一系列创新型力学实验;注重学用结合、理工融合,支持和引导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工程项目开展科研训练、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实施学科队伍与专业教学队伍一体化建设,打造以课程群为核心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学科队伍是工程力学专业建设的最大资源优势。为把这个学科优势真正转化专业建设质量,在专业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学科队伍与专业教学队伍一体化建设的方针,以学科队伍为依托,围绕课程群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一是成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以学科建设带动和支撑专业建设的原则、举措及保障条件。明确规定:力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工程力学专业负责人,负责统一制定学科和专业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和推进高水平教师团队、高水平科研平台、高水平科研成果等学科资源向本科教学的有效转化;实施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若干相关或相近的核心课程组建课程群,以课程群为核心组建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带头人和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必须由科研能力突出、有较大学术影响力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科骨干担任。二是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平台,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计划”和“教学优秀示范计划”,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举办名师讲座、优秀教师示范课和研究性教学竞赛等活动,落实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切实推动教學方法改革。三是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健全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在教师岗位评聘、职务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实行“三个同等对待”,即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同等对待、教学研究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专业负责人与学科负责人同等对待[4],引导教师教学科研并重,积极将科研成果、科研方法和科学精神融合课堂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保证教师团队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推进学科平台开放共享,建设高层次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坚持学科平台建设统筹科研和教学需要,将科研条件和实验教学条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验收,实现了在设备功能、实验场地和人员配备上的开放共享,为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高层次的实验平台。另一方面,以科研促进教学,遴选已形成初步研究成果、具有稳定研究方向且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师科研项目,以这些项目为载体建设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实行以学生团队为实践主体、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接续传承的递进式创新训练模式,不断把主题创新项目推向更高层次和水平。目前,已建成力学类大学生主题创新区4个,每年支持超过300人次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同时,持续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资源转化,共计开发出38类200多个型号的力学实验教学设备,被200余所兄弟高校选用。这些自主创新的实验设备极大地丰富了力学实验教学资源,提升了实验教学水平。2008年,南航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工程力学专业建成航空气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4)开展基于工程问题的研究性教学,构建创新导向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验真正的科研实践,是“以学生为本”核心价值观的真正体现[5]。工程力学专业教师承担了大量旨在解决航空航天工程力学问题的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以这些课题和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工程案例,如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对接工程等,精心设计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力学原理,体验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产生新的问题的探索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拉近了课程与工程的关系,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概念和工程意识,培养了学生对工程中力学问题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把阅读课程文献、撰写课程研究论文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结合工程问题阅读那些源于教学内容而又高于教学内容的课程文献,在此基础上撰写课程研究论文,从而开阔学生的工程视野和学术视野,强化了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沙鑫美.应用技术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6(12).

[2] 钟秉林,李志河.试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

[3] 蒋洪新.强化育人导向 推进一流学科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

[4] 黄岚,蒋彦龙,孔垂谦.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特征与大学教育生态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7(1).

[5] 李延保.“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7(1).

[责任编辑:夏鲁惠]

推荐访问:个案 依托 学科 优势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