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经营合同

民俗艺术传承论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6 08:48:14   浏览次数:

摘 要: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下层文化,具有时贯古今、地接南北、人系各族的明显特征,并成为民俗生活的表达、民俗精神的象征、艺术创造的沃土和文化资源的宝库。

关键词:民俗艺术;传承

民俗艺术传承的主体要素

传承是民俗文化传统维护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民族特色保持的最可靠途径,民俗艺术作为民俗文化的有机部分,自然也以传承为其存在、延续和发展的前提。就传承的对象与领域而言,民俗艺术的传承包括作品、题材、主题、风格、技艺、审美等诸多方面,表现在任何人之间的相承相接、相沿相习。其中人是最重要的传承要素。人作为主题,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也是延续文化艺术传统的守护者、传承者和传播者。

首先,民俗艺术的“直接传承人”,就是民俗艺术的从艺者们,他们承继着历史的传统和前人的技艺和经验,坚持着地域的、民俗的特色与行业的规约,延续各自艺术门类的功用和门派风格,不断从事艺术创作、展演、生产。其次间接传承人包括民俗艺术的收藏者、研究者、工作者、出版者和愛好者们,这些人员或机构所组成的庞大阵营构成了民俗艺术传承主题的重要方面。其次就是民俗艺术的间接传承人,它包括民俗艺术的收藏者、研究者、工作者、出版者和爱好者们,这些人员或机构所组成的庞大阵营构成了民俗艺术传承主题的重要方面。

民俗艺术传承的时空要素

首先是时间要素,是指民俗艺术的传承就是要将民族生活中所共享的传统艺术形式、艺术手段和艺术精神传习下来,这本身就是基于时间因素的考虑,成为一种时间轴线的线性推展;而空间要素是指民俗艺术的传承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中展开的,它大到地区、省份和国家,小到具体的场所,但是一般对于某个地区的民俗艺术类型来说,它的传承空间都是寻常可见的有限空间。这类活动空间包括作坊、宅院、场馆、广场、街道等。

其次,民俗艺术传承的生活要素,民俗艺术的传承依赖于生活需要,它总是在民俗生活的层面上展开,它包括日常生活要素、经济商卖要素和审美教育要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于文化功能的推进,另一方面,收到文化惯性和自身传统的驱动。民间的婚嫁习俗、寿诞礼俗、家居建筑,以及成长礼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有民俗艺术的应用,所以生活要素在传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况且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充满了艺术。

日常生活要素是指民俗艺术大多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传习的,或者说艺术总是带有生活风韵,它服务、美化、补充着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完全深入到民众的生活之中;其次经济商卖就是通过借鉴民俗艺术元素的各种民俗文化符号来装饰一个店的环境,而且使得这些民俗艺术品的构件和产品生产被带动发展,形成相关的产业和产业链;审美教育要素是指民俗艺术的传承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且还具有审美的功用,并能服务于艺术教育,成为艺术审美与教育的重要材料。

民俗艺术传承的结构与层次

首先,民俗艺术的基本结构就是包括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基本部分,民俗的传承就是遵循这三者的自身规律展开的。主体作为民俗艺术的创造者和享用者,决定了客体的存费和中介的选择,它以一定的地域、民族或国别的人群为存在,是艺术创造中的主导成分。

主体一定是社会氛围下的群里检查有基本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共同的爱国情感和生活理念、觉得传统的东西是必须保留的但又不缺乏在此基础上的创造性,主体在不同的时期会收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被 被动的不断改造的民俗艺术;客体主要是指民俗艺术的作品和产品,是主体艺术审美的表达和创意劳动的结果。作为艺术劳动的对象,他们是服务主体、满足功能、创造价值、发展传承为主要目的;而中介作为主客体联系的桥梁,分别以人、事、物为媒介发挥传递与连接的作用。所以,中介是民俗艺术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力量,正式它的存在,才能给民俗艺术传承带来更多的生机活力。

其次,民俗艺术传承的层次它包括基本层次和特殊层次。基本层次包括“民俗艺术成果”、民俗艺术活动、民俗艺术精神三个层面,他们分别以物态的、动态的和心态的方式接入民俗艺术的传承,并形成彼此相联、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生存状况;特殊层次:就是在传承过程中一些传承或传播的外在媒介,使民俗艺术的传承从单纯的时间进入更高的层面。所以说民俗艺术史基本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色文化,而民俗艺术产业和理论研究、民俗艺术教育意义,构成了传承的特殊层面。

民俗艺术传承的典型和研究

传承作为有目的有对象、主动的文化行为,同时也包括实践性的、行业的和风俗的某些传统驱动因素。所以就类型分类而言可以分为四点。第一,节日性传承就是某种民族艺术类型或品种主要利用节日的文化背景而传承,或作为节日的文化符号在应用中被凸显和传习;其二是行业性传承,它往往和经济活动挂钩的,它一般有固定的、明确的传承对象和特定的传承情境与文化背景,这种传承不是普遍的,而是作为一种专业性传承,主要体现在工艺美术等手工类的作坊和工厂中,这些行业的形成都是工商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得结果。;第三,信仰性传承是指在信仰活动中出现的民俗艺术现象,一般都是借助宗教仪式、庙会活动和风俗信仰而在民间长期传承。一旦脱离了它相关的仪式和风俗等等,它们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就会逐渐衰弱或者衰亡;第四,礼俗性传承是指婚嫁礼俗和寿诞礼俗。婚嫁礼俗包括龙凤图、花轿、喜联、脚背、红线、凤冠霞帔、雕花大床、五子被等等,寿诞礼俗包括寿匾、仙桃、八仙庆寿图、寿诗、寿联、麻姑献寿图等。

参考文献:

[1]程波涛.民俗艺术学视角下的祝寿图像研究[D].东南大学,2016.

[2]陶思炎,聂楠.论民俗艺术的产业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05):28-33.

[3]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75-77+124.

推荐访问:传承 民俗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