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面试技巧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非合作的进程、挑战与前景展望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21 08:39:48   浏览次数: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行稳致远,非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区域。2018年9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新发展擘画蓝图,“十大合作计划”升级为“八大行动”,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擎对接非盟《2063年发展议程》,以产能合作和经贸合作为重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虽然中非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中非合作勢头锐不可挡,迎来最好发展时期。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对非合作将助推经济全球化的均衡发展,继续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和当代国际区域合作的积极力量。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中非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

一、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合作的背景

1. 共同的历史情谊根深蒂固。中国和非洲具有某种天然的联系,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使命,使得中非合作兼备了特殊的历史背景。中非人文交往已有1 300多年,自汉朝起就已开启中非友好往来海上丝绸之路的篇章。近代以来,中国和非洲各国都饱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压迫,中华民族和非洲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上摸爬前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不遗余力帮助非洲国家“站起来”,支持南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国家独立。同一时期的中国同样面临着国内问题复杂丛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问题,但对非洲兄弟仍是鼎力相助,包括为非洲提供贷款发展本国经济,援建以坦赞铁路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等。坦赞铁路至今被誉为中非友好伙伴关系的历史见证。中非合作自2000年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为中非友好合作搭建集体对话平台。中非关系正式步入机制化发展道路,为“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推进奠定了平台基础。中非传统友好关系历经了历史的沉淀,岁月的洗礼,正是这些弥足珍贵的过去,塑造了中非志同道合的同盟军关系。

2. 共同的发展使命迫在眉睫。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聚集最广的大洲。非洲梦和中国梦始终贯穿着同一个主题:发展。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了中非共同的诉求。实现非洲梦是非洲人民渴望发展的声音,是非洲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2015年非盟颁布的《2063年议程》旨在助推非洲早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号召非洲人民“在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命运基础上合力建设繁荣团结的非洲”。“非洲梦”的提出正是非洲人民渴望发展的声音。由于殖民历史背景等原因,非洲经济对外部依赖性大,再加上西方以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为由对非长期干预,非洲大陆在探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上荆棘坎坷 。回过头来再看中国,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GDP总量为525亿美元(3 678亿元),2018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2.9万亿美元(90.03万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天,中国的GDP增长了80倍。非洲渴望学习中国快速且高效的发展模式,“向东看”的趋势日益加深。“一带一路”倡议是发展的倡议,是合作共赢的倡议。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一带一路”倡议中“八大行动”精准对接非洲国家想要发展的领域,更符合非洲国家实际发展的需求。虽然中非双方拥有不同的国家背景,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南南合作寻求共同发展是彼此的共同诉求。

二、 中非合作硕果累累:“五通”对接“一带一路”对非合作理念

1. 政策沟通是对非合作的前提保障。自2000以来,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中非双方政策沟通的机制平台,为中非双方友好互利合作提供了沟通场所。截止至2018年10月,中国已与非洲37国以及非洲联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中国将继续与未签署的17个非洲国家协商沟通,加快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和谅解备忘录,争取“一带一路”倡议普惠整个非洲大陆。中非双方领导人密集互访,彰显中非互利合作的新活力,增进双方间的政治互信。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已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变为现实,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非洲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势头强劲,中国政府已经同非洲多国政府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收获了丰硕的早期成果,从东非的亚吉铁路、蒙内铁路,到中部非洲刚果(布)欣欣向荣的黑角经济区,到西非塞内加尔的方久尼大桥,再到南非的北汽首款汽车下线,“一带一路”合作在非洲遍地开花结果。

2. 基础设施联通是对非合作的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中明确指出基础设施是基础,这与2012年非盟通过的《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重点合作领域高度契合。目前非洲大陆诸多国家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一带一路”倡议中运输基础设施的联通将有助于推动非洲大陆内部互联互通。李克强总理指出,中非“三网一化”的合作,在铁路、公路、区域航空三大网络及工业化的合作,特别是非洲铁路网的建设,为中非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一大批中国援非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工,助推非洲国家的工业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2014年5月,中国帮助埃塞俄比亚修建第一条全长78公里的亚的斯亚贝巴—阿达马高速公路并投入运营。2015年至2016年,中国先后承建了非洲第一条轻轨铁路(位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和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港的铁路。2017年,蒙内铁路正式通车。同年,东非首条电气化铁路吉亚铁路也相继开通等。便捷的交通运输设施为中非贸易节省了成本,提高了贸易交易量,真正做到帮助非洲实现经济增长。截止至2017年3月,中国已援助非洲修建了6 000多公里的铁路和公路、15座机场、20座桥梁、14个港口、75个电站以及79个体育场。

3. 贸易畅通是对非合作的重点领域。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贸易总额呈现不断增长趋势,2017年中国与非洲贸易总额约1 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中国在非投资主要领域为:制造业、资源和基础设施,2017年在非收益已达到1 800亿美元,预测2025年中国在非收益可达到2 500亿美元。随着中非双方贸易额的不断上升,中非双方贸易保护投资协定的签订也在逐步实施。法律为贸易畅通提供了制度保障。自2013年起,中国先后和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签订促进双边保护投资协定和经贸合作协议。2017年9月,中国与肯尼亚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逃避税的协定。中非贸易的快速发展伴随而之的是中非双方对贸易法律保障关注度的重视。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4月的“博鳌”论坛上已经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明确信号。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商品,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7 500亿美元。中国在继续向非洲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加大对非投资的同时,也欢迎非洲产品更多出口到中国,让中国人品尝“非洲味道”,领略“非洲制造”,享受“非洲服务”。

4. 资金融通是对非合作的物质保障。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政府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到非洲投资,为中国企业开通一系列的政策保障。目前,中国在非投资企业已达3 000多家,是非洲最大的投资国。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 000亿美元。同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是31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将近40倍。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以来,中国表现出对非投资的高度热情。目前,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领域以采矿业和建筑业等服务行业和基础设施为主,覆盖投资领域范围较广。资金短缺目前仍是非洲发展的制约瓶颈之一。一方面,中国提出“资源换贷款”在内的融资新模式有效地缓解了非洲贫穷国家资金缺口问题;另一方面,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部门提供非洲优惠贷款和签署金融合作协议,也进一步舒缓资金流问题。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就列举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同埃及、肯尼亚等国同业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5. 民心相通是对非合作的民间基础。中国对非合作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不把政治意识形态与对非合作挂钩,这是同西方对非合作模式的极大不同。但是西方大国却把中国对非合作的模式和行为说成是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西方主流媒体利用在非洲的主导地位大肆宣传混淆非洲民众对中非合作的正确认识。非洲民众对中非合作的不了解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因于中国在非的媒体宣传和民间交流不足,再加上西方刻意抹黑中国的言论,让中国吃了不少“哑巴亏”。因此,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主席强调要加强中非民间互通交流,制定了一系列立足青年、媒体、智库、高校和文化等方面的基层交流。目前非洲41个国家内建有60余所孔子学院,让非洲人民更直接地了解中国文化,消除西方大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诋毁声音。此外,2019年4月9日,中国成立了中国非洲研究院,习主席当日发来贺信足以说明习主席对中非民间智库、学者智库的重视和关怀。

三、 中非合作面临三大风险挑战

1. 恐怖袭击和安全风险。混乱的政局,不健全的营商环境,落后的法律法规,腐败的政府管理等问题在非洲国家屡见不鲜。动荡的政局和战乱,例如安哥拉内战、莫桑比克冲突等安全问题是非洲国家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最大障碍。连年不断的战乱严重扰乱了政治秩序和经济发展,给原本就处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行列中的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在和平安全方面,恐怖袭击风险主要潜伏在北部非洲、西部非洲。埃及的“伊斯兰国”组织,尼日利亚北部面临着“博科圣地”极端宗教组织和索马里“青党”等对非洲的营商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2018年南非北开普省金伯利市频繁发生暴乱,多家中国企业和华侨经营店铺损失惨重。非洲国家的投资环境安全问题已对中国赴非海外企业的财产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阻碍中非合作的进一步提升。

2. 政局动荡风险。虽然近年来,非洲国家选举逐渐趋于平稳过渡,政治上非洲国家从“逢选必乱”到基本趋稳,但部分国家选举仍伴随暴力冲突、选举舞弊、示威游行等不稳定因素,对驻东道国的中方在外人员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非洲部分国家大选周期长、选举前、中、后期均可能发生选举相关抗议示威、暴力事件;加之因为武装冲突、选举暴力、部落冲突、疫情等原因,部分地区会举行重选、补选,选举周期拉长,不稳定性与安全风险持续高起。2019年是非洲的选举大年,有多半数的国家计划举行包括总统、议会、地方政府等在内的各级选举。就总统与议会选举来看,北部非洲有3个国家: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西部非洲有6个国家:几内亚比绍、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马里、尼日利亚、贝宁;中非有3个国家:刚果(金)、乍得、喀麦隆;南部非洲有7个国家:马达加斯加、马拉维、博茨瓦纳、莫桑比克、南非、纳米比亚、科摩罗;东非没有国家在2019年大选。即使非洲国家选举平稳过渡,中国在非企业仍面临着非洲不同政党执政所导致的政策不连续性,政策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2019年中非合作应加强对非洲国家的选举政权关注度。

3. 西方不正确的舆论导向风险。中国对非合作秉持“五不”原则,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彰显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的外交合作理念。中非合作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带有明显政治干预的合作之路。不同于西方附加政治条件的对非合作模式,中国对非合作的“特色”所在之处即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主张“非洲的民主,自己做主”。但是西方却将中非合作故意黑化,视为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非时,就警告非洲要小心中国的“新殖民主义”。西方媒体利用其在非洲的媒体主导力量大肆颠倒黑白,恶化中国对非合作理念,将“新殖民主义”的帽子强加给中国,抹黑中国对非政策。在西非中非等西方媒体占主流地位的非洲国家,非洲本地民众对中国以及中国对非政策并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西方不正确的舆论所影响,破坏中非合作的友好民间基础。在国际社会上,中国在非洲“新殖民主义”的舆论导向也会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带来一定的负面消极影响。

四、 中非合作前景展望:迎来最好历史发展时期

中非合作互有所需,合作模式互有所鉴,“一帶一路”倡议下的中非合作迎来最好发展时期。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据世界银行国家发展报告可知,截止至2017年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总数达到44个,其中非洲国家占31个(70%)。大多数非洲国家为发展中经济体,承担艰巨的发展任务,具有持续推进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经济增长的极大空间。对中国而言,非洲巨大的市场空间缓解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与国内产能过剩问题。中非之间互有优势、互有需要。非洲巨大的人口红利、市场潜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中国的人才技术、设备支持、资金等优势相结合,释放各自的经济发展的潜力,真正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行稳致远,绝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细水长流”的发展合作战略模式。

当前形势下,逆全球化浪潮席卷,美国保守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加强,国际责任回缩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为国际秩序和国际发展提供公共产品。中国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其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援建在非铁路正逐步形成一体化运输网络。中国援助非洲的蒙内铁路的竣工,标志着中国对非援助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落实。蒙内铁路是非洲第一条全面投入商業运营的全中国标准普速铁路,全场480公里。蒙内铁路的开通,使得肯尼亚的货运比例有望从5%在2025年提高至40%,同时也连接了以蒙巴萨为核心的沿海经济带和以内罗毕为核心的中央经济带,极大地促进了东非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合作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的新样板,为解决全球贫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南非政府高级顾问韦斯利·道格拉斯称:“中非合作论坛等合作机制帮助非洲减少了对西方国家的经济依赖,帮助非洲逐渐摆脱了西方一些国家通过贸易来主导非洲经济和政治的强盗哲学”。在中非合作论坛的促进下,中非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和当代国际区域合作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婷.从2018年峰会看中非关系新发展[N].国际商报,2018-10-08.

[2] 麦肯锡.龙狮共舞:中非经济合作现状如何,未来又将如何发展.http:/// afirca- china,2018年12月26日访问.

[3] 习近平.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2018年9月5日发布).https:///gn/2014/07-01/ 6339866.shtml,中国新闻网,2014-07-01.

[5] Sven Grimm,China Africa Cooperation:promises,practice and prospects[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14,23(90):993-1011.

[6] Yabin Wu,Xiao Bai, China"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Africa: Mutual Gain[J].Bridges Africa,2017,2(6):3-6.

作者简介:王婷(1991-),女,汉族,海南省海口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级博士生,研究方向:非洲国际关系、国际法。

收稿日期:2019-06-16。

推荐访问:中非 视域 展望 前景 进程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非合作的进程、挑战与前景展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