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入团申请书

渗透数学文化,构建有魅力有文化有品质的初中数学课堂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9 08:51:57   浏览次数:

【摘 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及其他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现在的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所以在教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只注重知识性的一面,却忽略了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教学是不全面的,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在意识到这点后,新课标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置于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使数学文化问题正式走进了数学课堂。了解数学文化会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去是迫在眉睫的,数学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文化中学习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深层次的理解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与规律,并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产生文化共鸣。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数学史;数学思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学数学教育可持续发展遇到了挑战。近年来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不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播与解题技能的训练,忽略数学在思想、精神和人文方面的内容,甚至连数学史、数学家、数学观点、数学思维等这些数学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都很少涉及。这样,学生虽然熟练掌握了数学的知识与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数学原本具有的丰富意蕴日益被单调、枯燥的数学符号所替代,这使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一点点被剥落,以致本属文化范畴的数学,正渐渐丧失着它的文化性。只有用文化浸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习数学,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欲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感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融,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渗透数学文化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之中,从而能够顺利地突出这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利用数学文化中的一些趣味故事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创设问题情境。

如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上有这样一道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头?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吗?引导学生观察所列方程组有何共同特点?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特点:①两个都是一次方程。②方程组中共有两个未知数。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引入新课。抓住机会,及时创设有新意的情境,给学生一种饶有趣味的情境,激发好奇心的产生。

二、重视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

数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全人类数学家和数学工作者的奋斗史,折射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史。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数学史的知识,但不能仅停留于对史实的介绍上,而应引导学生透过史实,触摸到史实背后的价值和观念,使其产生具有教育意义的积极影响。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也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故事。如阿基米德因沉迷于数学而被入侵士兵杀害,欧拉双目失明仍用心算创作,陈景润病魔缠身仍潜心“皇冠”摘宝,腿残的华罗庚与“优选法”,……以这些优秀数学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升华为科学、真理而奋斗的思想境界。

比如,教师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如果给出中国古代的证明思路,或提及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发现这个定理的经过,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知道了数学知识的取得是如此曲折动人,开阔了视野,就会对知识点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知道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的知识面会得到不同层次扩展。如果他们知道,从古至今,“勾股定理”的证法已经超过300多种,甚至还曾经有一位美国总统醉心于这个定理的证明,一定会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努力从各方面去思考证明思路。况且在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更容易学习到一些真正的知识,记忆更牢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另外,一些数学史上的名题本身就很有趣,或者有一些很独特的解法,看后会让人心头为之一震,如湖上红莲、拿竹竿进城等问题,介绍此类题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思维。

三、在生活中蕴伏,探寻文化背景

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时,如果缺乏必要的预设思考, 则很容易流于随意, 即在教学流程中随意性地插入一段说教式的文化渗透, 这样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更容易打断学生的既有数学思维,使课堂教学进程发生断裂。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去寻找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 挖掘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现实生活中蕴伏的数学文化素材,可以让数学文化的渗透更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 在激活学生已有生活体验的基础上, 引发他们去思考数学文化内容所产生和发展的现实背景。 为此,教师要对数学文化渗透的时机和方式进行精心设计,摸清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储备,同时对于对应的数学文化进行“再包装”,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并在数学文化的基础上对已有知识内容展开二次思考, 让他们能够以数学的目光去观察和了解周围原以为熟悉的一切, 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感悟, 从而使得数学文化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现实世界。

如下水道盖儿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因为圆形的每一条直径都相等, 无论怎么放置都不会掉进去, 而且圆形可以滚动,便于搬运;再如蜂房为什么是正六边形的呢? 因为既可以节约材料,同时也节省空间; 再如校园宿舍区的大门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通过挤压缩短间距,同样起到节约空间的作用,等等。 在教学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及时地挖掘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蕴含的数学文化现实背景, 让学生明晰生活中那些看似约定俗成的形状规则,其实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其中包含了数学的智慧结晶,它们的存在是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 经过这样的数学文化渗透,培养学生在观察周边生活现实时的数学眼光,将数学世界与现实世界通过数学文化衔接起来。

四、巧用数学史料,提升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数学的动力之一就是美感的追求。若能在数学课堂中,适时地引导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不仅可以让学生有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到“黄金分割”时,可以向同学这样介绍 :它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于2500多年前发现的,这个数字一直被后人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在建筑、绘画及艺术造型上,几乎所有的杰出作品都不谋而合地验证了这一著名的黄金分割率,随后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一些富有精巧设计的建筑、绘画等作品的图片,感受这种奇异的美。

我们应该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尽可能地结合中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给学生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与数学发展的相互作用,认识数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了解人类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发展求知、求实、勇于探索的情感和态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总之,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把抽象严谨的数学变得有血有肉、光彩照人,使学生变得灵气、睿智,使数学课堂不再呆板,将数学课堂变得有生机、有活力。

参考文献:

[1]黄友初.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4).

[2]陈克胜.基于数学文化的数学课程再思考.数学教育学报,2009(18).

[3]牛腾,郑强.论数学文化视角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5).

推荐访问:有文化 渗透 初中数学 构建 课堂


[渗透数学文化,构建有魅力有文化有品质的初中数学课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