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程序知识

让美育之花绽放于数学课堂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7-29 08:50:01   浏览次数:

新课程改革尤其注重素质教育,提倡美育教育应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因此,我们要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果没有美育教育,数学课堂的教学就失去了生机和色彩,数学就变成了单纯的符号运动。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活泼而又有富有效率。如何让美育之花绽放于数学课堂让学生始终对数学保持浓厚的兴趣?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我们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大量的美育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

例如,黄金分割数“0.618”,它是最和谐的比例关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一数字。这是被中世纪学者、艺术家达芬奇誉为“黄金数”的重要数值,它也曾被德国科学家开卜勒赞为几何学中两大“瑰宝”之一,事实上,黄金比值一直统治着中世纪西方建筑艺术,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古雅典的神庙;无论是印度的泰姬陵,还是今日的巴黎埃菲尔铁塔,这些世人瞩目的建筑中都蕴藏着这一黄金比数,一些著名的艺术佳作也处处体现了黄金比值──许多名画的主题都是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处,主持人主持节目时,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位置,不显得呆板,声音传播效果最好。有趣的是,人体中有着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比如:人的肚脐是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感,而良好的美感又能够诱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类比、联想、想象等特殊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美,提高审美能力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增强审美意识,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运用美的语言和手段去进行审美教育,才能在教学中进行美的创造。成功的教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数学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多媒体的使用也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例如:当学完乘方知识后,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并验证把足够长的厚0.1毫米的纸连续折20次有104米高;连续折30次后有10万多米高,有12座珠穆朗玛峰高,多不可思议。还可以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数学美尽情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的结论充实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讲解几何中最简单的元素——点时,教师可以让多媒体显示当流星划过夜空时或焰火晚会的壮观景象,向学生显示了静与动、简单与复杂之美,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审美的能力。

三、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的美不像艺术那样非常明显,它是内在的美,理智的美、本质的美。在初中数学中,处处有数学的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正确把握数学美,让学生从外部形式到内部结构感知、领略、鉴赏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以及奇异美,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如初中数学将数域一次次的扩充:从正数到负数,从有理数到无理数,都是追求形式对称美的结果。而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乘法的逆运算是除法,乘方的逆运算是开方,这种逆运算的建立也都与对称美有关。同一命题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也渗透了一个完美命题的对称美……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分析法与综合法,直接法与反证法,逻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对称美一样让学生赏心悦目,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充分的发掘数学中的美可以使人心灵震撼,心荡神驰,这些都是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极好动力。如陈景润就是偶尔听到一位学者在谈1+1=2,正是由于这简洁的美,才促使他日以继日,潜心钻研,最终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皇冠。

总之,数学并非是枯燥乏味的,初中数学的王国中,有许许多多的美需要老师去发掘,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要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陶冶情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用美去感悟、理解和变通数学知识,在美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严桥中学)

推荐访问:美育 之花 绽放 课堂 数学


[让美育之花绽放于数学课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