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报告

中职学校矿物岩石课实习浅议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01 08:38:14   浏览次数:

【摘 要】针对中职学校矿物岩石课教学现状,本文阐述了针对提高教学质量而建议采取的四点措施。首先是增加实验课比重,推行实验室教学;其次是从课堂教学出发,增强学生参与感,提高学生积极性;第三点是增设野外实习基地,建立“课堂—实验室—野外”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最后是改革考试方式,将原来的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最后总成绩改成由理论考试、手标本鉴定及相关问题、野外实习构成总成绩,这样就可以增加对实践能力的考核。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

一、中职学校矿物岩石课的教学现状

就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对矿物岩石课的教授情况来看,将其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但是普遍现象为注重理论教学胜过实验教学,毕竟在校学习阶段,师生对于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理论教学,目前教师应用多媒体多于书写板书。由于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板书教学所达不到的生动和形象,因而成为现阶段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制作或是从网上下载课件,这样可大幅提高备课效率。教授过程中,教师便可按照事先准备的幻灯片进行讲解,对于矿物岩石方面的教学,教师在制作时可增加更多插图来全面展示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结构、构造等,这样,不仅能加深课堂教学的印象,还可使学生对矿物岩石的鉴别能力掌握得更加准确。然而,凡事有利也有弊,全盘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也带来不利的一面。首先是学生和老师的节奏问题。由于教师在黑板上写字较少,而学生必须对黑板上的内容和多媒体上的内容同时进行记忆和整理,使得学生的节奏慢于教师的节奏,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学生由于落下的笔记太多而放弃记笔记,有些学生虽然下载并且打印了课件,也是跟着教师的节奏草草了事。当代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已经大不如从前的学生,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听课做笔记的习惯使他们受益终生。再次,就是多媒体课件质量问题。多媒体课件大多是“代代相传”,这就影响了课件与时俱进的品质。最后就是技术问题,我们研究矿物岩石学的教授在没有经过专业的计算机培训的情况下,在展示一些图像或者渐进过程时,很难做出像自己在黑板上用粉笔一步一步地画图和标注那样直观和准确。

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矿物岩石课的教学现状,我们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以使当代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考出高分的前提下,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际操作技巧,尤其是对于矿物岩石这种自然科学类课程,更应该能够准确地鉴别出矿物岩石的种类,清晰地掌握矿物岩石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工业、地质方面的基本用途。

1.增加实验课比重,推行实验室教学

目前德国“岩石学”课程的实验课比重约占总课时的2/3,因此,提高实验课在教学中所占比重势在必行。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在实验室加深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由于矿物岩石本身具有复杂性,同一种矿物中,由于形成或所处地质条件的不同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质。例如闪锌矿,在自然界中颜色变化很大,从很浅的黄褐色到褐色、褐黑色,直到铁黑色,这取决于闪锌矿的含铁量,这在书本上描述清楚后很难在实践中鉴别,况且书本上描述的多为纯净矿物,这在自然界并不常见。鉴于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授课时都采取大课堂,因此教学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第一小节课把重点放在矿物学总论上,只给出各论的大概框架。第二节课重点讲解矿物学各论,这时候就可以就地取材,拿起标本进行实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实验课在教学中的比重至少达到50%,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最大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以地质现象为主体的场所,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把资源利用最大化,在学生刚刚掌握了矿物岩石的基本鉴别特征后,学生对运用知识的渴望会比其他时候强烈很多。因此学生在地质公园见到的一些典型的标本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我们平时都有过这种生活体验,记忆模糊的东西能够依据见到时的场景回忆起来。

2.增强学生参与感,提高学生积极性

虽说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并且应该增加学时,但是课堂教学更不能轻视,一方面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应该针对实验教学有的放矢。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有着极强的个性,教学自古就有因材施教一说,对于已经形成独立人格的成年人来说,更应该掌握他们的心理。学生普遍认为,有两种教师最受欢迎。一种是“鸿儒”,即学识渊博、专业技术过硬、见多识广的教授;一种是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当下年轻人的兴趣所在,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年轻教师。枯燥无味地朗读幻灯片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吸引力。然而精彩的幻灯片也只是教师自己导演的教的环节,学习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源于他们的参与感,参与感强烈,表现自然就积极。增强参与感最好的办法就是互动。教师提出问题,给出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然后由学生来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坚持采用问题式、启发式教学,最大化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教学。据了解,学生普遍重视课堂教学甚于实验教学,更有同学不认真观察研究标本,而是将实验教学当成放松休息的时间,对于教师留的课堂作业也不认真及时地完成,到交的时候抄袭他人的,这在现在的实验课乃至其他课堂里都是很普遍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最有力的引导就是上课提问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这虽然带有强制色彩,但是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来说,简单有效。

3.建立“课堂—实验室—野外”三位一体教学体系

中职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其实践性。精彩的课堂讲解,完善的实验室教学,都无法取代野外实践。充分的野外考察和实践是让知识成为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选择几个地质现象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地方作为实习基地,定期带学生进行实际考察,提高学生对矿物岩石的判断和勘察能力,使课上与课下内容互补,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真正做到“课堂—实验室—野外”三位一体教学,使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地学知识。

4.改革考试方式,增加实习考核内容

由于当下的考试具有一定的弊端,所以考试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矿物岩石课程作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地学基础课,它应该包括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实验能力、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前面已经提到重视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因此,也应该将这两个方面加入到考试中,具体的分配可以参考如下: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50%,手标本鉴定及相关问题占30%,野外实习占20%。

三、结语

随着中职教育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中职学校的校园,然而近些年学生就业率偏低也成了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能左右整个社会的趋势,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来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在教育的过程中,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对于矿物岩石课程的教学,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能够重视矿物岩石方面的教学工作,保证必要的经费和人力,建立健全的实验室教学体系,建立典型的野外实习基地,调整考试方式,加大考核力度,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并尽快地为单位做出贡献,同时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亮,冯志刚,谢焱石,黄伟,王正庆,胡杨,刘珊,马强,谭凯旋,刘江.构建核特色“结晶矿物学”课程教学新体系[J].科技资讯. 2013(29)

[2]阮青锋,曾伟来,缪秉魁,张良钜,白艳萍.《结晶矿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29)

推荐访问:矿物 岩石 中职 实习 学校


[中职学校矿物岩石课实习浅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