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工作汇报

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的融合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8-09 08:47:17   浏览次数:

摘要: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是国家政府振兴发展传统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美术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合民族文化内容,借助于美术教学的特殊功能,能够让高校学生意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主动树立文化自信。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研究,分析了民族文化与高效美术教学传承与融合的意义、基本原则及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民族文化 高校美术教学 传承 融合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14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扩招已成为必然趋势,有效促进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审美素质属于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借助于美术教学能够真正提高高校学生的审美素质。现阶段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师不重视民族文化的融合与渗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民族文化修养

传统美术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表现出内容、形式多元化的特征,同时因为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风格。与此同时,民族文化表现出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的民族美术文化包含了印染艺术、剪纸艺术以及民间刺绣等,它们在丰富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美术源自于人类劳动,属于生产与生活的真实体现,比如说在节假日和婚嫁活动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花灯与年画,由此能够看出很多民族文化中同时兼顾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标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直接体现。因此民族文化和高校美术教学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

(二)增强社会文化的实践性

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非美术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美术教学必须要深入挖掘本土民族文化,优化美术教学内容,进一步更新美术教学体系,坚持循序渐进的给学生传播民族文化。高校美术教学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可以给美术课堂带来更丰富的素材,同时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民族文化自身生命力较强,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开展一些民族美术文化调研活动,定期组织弘扬民间美术的活动,进一步深化高校学生对美术与民族文化关系的理解[1]。

(三)深化民族文化的内涵

民间美术属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美术自身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基层劳动人民利用自己身边经常看到、用到的材料,发挥出自身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了很多流传多年的美术作品。同时,不同民族的文化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对于高校美术教学而言,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还原民族文化形象,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民族文化,掌握民间美术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教师要对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讲解,或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美术馆、文化馆进行参观,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其文化素质的提升。

二、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融合的原则

(一)自我认知原则

此原则即是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需要对本专业教学进行合理的定位与审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目标,深刻理解高校美术教育的内涵,这样一来才可以对民族文化有充分的尊重。如果教师和学生对于美术教学和民族文化没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就不能够认识到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传承与融合的意义,导致很多优秀民族文化素材无法发挥出其实际作用,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也不丰富,不利于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与时俱进原则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多民族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让其原有内涵进一步丰富,而民族文化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其也应当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将民族文化的变迁详细讲解给学生,对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让学生更好的配合美术教学活动,确保美术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批判传承原则

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但并非所有文化都可以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所以美术教学在传承与融合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批判传承的原则,美术教师要有所选择,尽可能选择那些可以增强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内容,若采取囫囵吞枣的方式进行融合,必然会对实际的教学效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基于此,对优秀民族文化以批判的方式进行传承,才可以发挥出其对美术教学的推动作用[2]。

三、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提升民族文化教学地位

第一,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充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把民族文化当成是珍贵的教学资源,提升其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美术教师应当主动建立民族文化资源库,对能够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到的民族文化予以梳理,从而进一步丰富美术教学素材,也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第二,教育部门需要组织民族文化专家和美术专家配合编写美术教材,确保高校美术教材能够同时具备时代特征与文化内涵,借助于和优秀民族文化的整合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确保美术教材内容的科学与规范。第三,高校美术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真正认识到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性,优化美术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需要真正处理好民族文化和美术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确保二者之间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着力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为增强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融合程度,教师需要提前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案,转变教学方式。高校美术教师需要对民族文化中涉及到美术的内容予以系統整理,从而选择出符合高校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内容,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出民间美术杰作,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审美观。

与此同时,为了提升高校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促进其文化素养的提升,美术教师应当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或美术课程设置。比如说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如让他们从网络中对某个著名民族美术作品的起源、发展、内涵进行专题分析。或者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让他们去本地文化馆和美术馆参观,参观后整个小组成员共同编写PPT报告,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深化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的认识,同时还能够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组织校园文化调研活动

目前高校美术课堂教学的教材中还比较欠缺关于民族文化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当进一步创新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逐渐扩宽民族文化内容。比如说从当地文化环境中寻求切入点,组织学生进入民族文化的诞生地,定期参观民俗博物馆、美术作品展以及历史文物原址等,从而增强高校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体验。或者组织开展地方民族文化调研活动,要求学生调查了解当地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人,向他们了解和学习当地民族美術工艺,在培养其动手能力的同时接受文化熏陶[3]。

为进一步深化民族文化与美术教学的传承与融合,可适当开展一些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对高校学生宣传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例如说可以定期开展优秀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会,或者邀请当地比较著名的民族文化传承人走进教室给学生演讲,组织进行学生民族美术作品比赛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非常直观的感受民族文化气息,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四)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高校美术教师应当不断促进自我教育教研水平的提升,主动学习充电,将民族文化和美术教学优化整合,为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础。同时高校方面也应当重视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教育活动,需要根据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情况,支持美术教师“走出去”。比如说对当地民族文化展开详细调研,到专业机构学习提升,同时选择“请进来”的办法,让更多民族文化传承者进入学校开办讲座活动,对美术教师给予指导,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如此一来才能够有效促进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确保民族文化和美术教学之间能够真正有效融合。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来说正处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树立民族自信,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对于高校美术教学来说,教师应强化审美教育,融入民族文化,促进学生民族美术素养的提升,真正认识到民族文化与美术学习的关系,增强高校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深入探究民族美术。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高校美术教育发挥出实际效果,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政.高校美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S2):184-185.

[2]蒋晓昀.地方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校本教材构建探究——以安顺学院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7,19(06):77-79.

[3]杨渝.民间美术视域下高校美术基础教学的分析与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15):118-119.

推荐访问:文化与 融合 美术 民族 高校


[民族文化与高校美术教学的融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