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调查报告

中小学环境教育改革与课程创新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14 08:42:18   浏览次数:

1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的现状

1.1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概况

我国的环境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就承担环境教育责任来说社会教育先于学校教育。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逐渐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内容,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教学大纲中强调小学和初中要通过相关学科教育和课外活动、开设讲座等形式进行能源、环保和生态的渗透教学,有条件的要开设选修课。1992年新大纲中明确提出在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中增加环保知识的教学要求。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对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以及教学方法都作了具体的规定,环境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提高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

1.2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特点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存在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主要通过多学科渗透式的教学方法来向学生传授内容和体系都比较庞杂的环境学知识,独立设课式方法只是在21世纪环境教育专题教学大纲颁布后才在全国逐步开展;二是在教学培养模式方面侧重于环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境道德素质的培养;三是教学方法简单,讲授知识为主,缺少学生参与式的课外考察、动手实践等多样化的方法。

1.3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培训情况

在我国30年的环境教育实践当中,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一般认为我国的环境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舆论工具,多部门联合进行全社会性的环境教育;另一种形式就是学校环境教育,又可分为普及性环境教育和职业性环境教育。总体来说,前者为主要形式,后者在近年来逐步得到强化。拿大学环境教育来说,目前,我国约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不同层次(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环境专业职业教育,但其培养人才的方向并不是中小学教师,而作为中小学教师培养基地的高等师范院校既缺乏专门的环境教育专业也没有将师范院校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基本上没有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环境教育方面的课程(部分院校开设了环境方面的校选课),更不应祈求将其列为同政治、思想品德、英语等并驾齐驱的公共必修课程的行列。

另一方面,作为中小学教师知识更新重要途径的在职培训方面也由于诸多原因未能很好的开展。一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目前的高考制度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具有深深的应试教育特点,在中小学,上自教育管理部门,下至一般的专任老师对那些环境教育等素质教育内容的教学均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客观上缺少对老师进行环境教育知识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动力;另一方面,国家也没有在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方面建立起应有的制度。

2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现阶段是我国环境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

2.1缺乏专门的环境教育专业

联合国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基础教育是环境与发展教育的支柱。而高素质的环境教育师资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然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没有开设专门培养环境教育师资的环境教育专业。即便是高等师范院校,除了地理、化学等相关专业开设少量环境学方面的课程外,其他专业也很少开设环境学方面的课程。鉴于环境教育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特点,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然将在中小学实行多课程渗透和单独设课并行的环境教育模式,因此,改革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迫在眉睫。

2.2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将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

从地理学和环境学的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研究对象上有许多重叠和交叉的部分,研究目的极为接近。因此,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说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环境教育应该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2003年我国出台的《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大纲》指出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对传统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适当改革,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基本上能够具备达到环境教育目的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具体来说,兼顾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养为目标的话,目前传统的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在教学计划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环境学、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等环境教育相关学科知识传授不够;

(2)在实践、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上比较薄弱;

(3)重知识传授轻态度、价值观、责任感、环保意识等素质教育方面的培养。

3基于中小学环境教育改革的高师地理专业课程创新的初步设想

3.1地理专业基础课程的环境知识渗透

具体来说,渗透法,建议在教材编写时将每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中设置一章与该专业知识相关的环境学和环境保护方面知识的章节,改革以往那种单纯依赖任课教师环境素质高低的渗透模式,做到有意识地渗透环境知识。比如:自然地理学课程中的地球概论部分可以增加人类活动与宇宙环境保护一章,向学生灌输人类在进行宇宙开发和探索时也会造成环境问题,应该考虑宇宙环境的保护。同样,其它相关专业课程都可以根据其课程性质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3.2增设相关课程

作为担当中学环境教育的教师,单纯具备感性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肤浅知识结构和环境保护情感还不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因此,增设环境学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环境教育方面的理论深度,从而由感性和情感的层面提升到理性和价值观的高度。主要包括环境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环境工程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建议开设环境学基础、生态学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教育技能与方法四门必修课,另外,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环境法学和环境经济学作为选修课程开设。

3.3增设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环境教育技能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培养必须适用基础教育改革中环境教育方法和方式改革的要求,环境教育大纲对环境教育的方法提出了多种形式:比如,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外环境活动的组织等。这就对传统教师角色转换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单纯的口授式教学向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多元化的方向转变。据调查表明,全省中学地理老师在教学中感到最欠缺的能力依次是: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吸收信息能力、教研能力、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恰恰是高校传统教学方法所难以胜任的。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将是培养师范院校学生胜任中小学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需要的重要途径。

3.3.1增加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地理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有:入学教育及军训(2周)、教育实习(6周)、专业实习(4周)、毕业论文(6周)以及部分专业课程中的实习(实验)课时几部分。总体来说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偏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挥。有必要增设另外几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教育见习、社会调查、科研训练等,从而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

3.3.2实践教学的形式:教学实践是师范院校学生实践技能锻炼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现行的教育实习普遍时间偏短,1~2周在校内试讲,真正到中学实习的时间只有3~4周左右,又因中学地理课时比较少等诸多原因,学生真正能够站在讲台上锻炼的机会相当少。因此建议增设教育见习课程,主要是听课、参与和协助中学教师的备课、学生实践活动课的组织管理以及班主任工作等外围能力的锻炼。而教育实习则是重点实践备课、讲课、活动组织等一系列中学教师常规的教学工作活动,其中一定要完成一堂学生实践活动课的实践。

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地理学和环境学相关的问题为主题组织短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加深当前环境问题的印象,树立正确的环境理念和形成健康的环境保护行为不可替代的环节,并就调查现象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办法等撰写调查报告

最后,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也不容忽视,科研能力的训练要改革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大学四年级毕业论文写作来达到训练目的的单一模式,应该尽早向学生灌输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并且要在低年级进行系统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推荐访问:中小学 教育改革 课程 创新 环境


[中小学环境教育改革与课程创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