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调研报告

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的设计艺术之我见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2 09:04:57   浏览次数:

摘 要:德国与日本是欧洲与亚洲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二战后,两个国家由战败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文化、艺术都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向世人展现了这两个国家跌宕起伏的历史沧桑,同时,也谈到了两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艺术在世界中的影响与地位。本论文就是谈谈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的设计艺术。

关键词:二战后 设计艺术 教育文化 创新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国崛起》是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的恢宏的大型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讲到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海洋时代》,讲到了荷兰的《小国大业》,也讲到了英国的《工业先声》与法国的《激情岁月》,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德国的《帝国春秋》与日本的《百年维新》。这两部纪录片很好地向我们展现了德国与日本那跌宕起伏的历史沧桑,同时也谈到了两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艺术在世界中的影响与地位。

下面,我就谈谈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的设计文化艺术。

一、二战后德国的设计文化艺术

很多学者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德国:“这是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拷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 德国是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然而,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又以崭新的姿态面貌向世人昭示。尤其是二战后,整个德国本土满目疮痍,经济、政治、文化面临崩溃的边缘,然而,就在这样艰苦的困境中,德国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一谈到德国的艺术设计文化,我们就会联想到了理性、严谨,德国的包豪斯学院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它是历史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在包豪斯学院的深刻影响下,德国政府一直把设计教育作为振兴民族、繁荣经济的社会工具。二战后,德国开始重新振作自己的设计教育事业,希望通过严格的设计教育来提高国家的产品设计水平,同时挽救战后颓败萧条的国民经济。

二战后,德国工业设计经过了一个短暂的恢复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很快发展起来了,乌尔姆设计学院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这是二战后德国成立的一所专门的设计艺术的国际性学院。这所学院不仅继承了包豪斯学院的精髓,而且形成了战后独具风格的特色。为二战后的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并培养了大批艺术设计人才,使德国很快形成了独特的工业设计风格。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设计观念直到现在依然是德国艺术设计理念、教学和设计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德国布劳恩公司的密切合作,开创了学院教育与工业生产的结合、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相统一的新模式,成为二战后德国工业设计体系的新的开端。德国的工业产品设计也逐渐形成以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的特点闻名世界,从而形成了高度系统化、简洁的形式,坚持依靠先进技术实现产品完美功能,力图创造出优质的产品来赢得市场的青睐,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德国的红点、IF设计大奖远近闻名,德国前总理科尔曾亲笔为德国出版的《1995年IF设计奖》作品集撰写前言,他在结尾时写道:“在21世纪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德国必须靠工业设计保持并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当然,德国不少的设计中心每年都可得到当地政府的自主拨款,主要用于对设计人员的培训与组织工业设计成果展览等。德国经济的高速崛起发展,得力于德国各级政府对设计事业的物质保障与经济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全面地推进与发展,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在二战后的西方科技进步和制造业的崛起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二战后日本的设计文化艺术

二战后,亚洲的经济强国日本迅速崛起,在设计文化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地狭人密的岛国。然而,二战后,在短短的二十年中,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这无疑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日本的大和民族是一个擅长学习外国先进文明与科学技术的民族。从古代的唐宋时期到近现代,日本就像一个求知欲望很强的孩子,用他那双充满着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眼睛,认真地发现世界奥秘、探求真理。并且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文明与科学技术,融合自己本国的传统文明,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艺术设计风格理念。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有个大臣叫大久保利通,他与清朝洋务大臣李鸿章一样,亲自去德国拜访当时著名的铁血首相俾斯麦,寻求振兴民族、富国强兵之道。因此,明治维新时代,日本奋发图强,发扬了“拿来主义”,积极地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兴办欧式学校,大力倡导欧洲的教育文化,一直把德国作为自己最好的老师,积极地向德国学习现代思想文明与科学、技术、教育,高薪聘请德国工程师、技术人员来日本做管理指导。二战后,虽说日本被炸成了一片废墟,但日本还是保留了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百年发展的底子,像科学技术、人才、教育文化,就是这些软实力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为二战后日本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崛起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后的日本国土被美国占领。因此,美国把当时最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也带到了日本,大力地推动了日本艺术文化的发展。当然,日本设计界的领头羊们也致力于将现代主义的感觉浸润并融入日本的生活文化中去。

其实,日本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制订了设计法规和发展设计教育。到了20世纪50——60年代,欧洲美国设计运动的发展,使日本在战后已经意识到了设计在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国际经济界一致认为:“日本经济=设计力”,尤其是日本历任政府都将“设计立国”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与基本国策。一方面派官员、企业家到欧美进行考察,另一方面邀请欧美的设计大师到日本讲学、论坛,传授设计思想。随着日本经济大国的形成与国际地位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的大力普及,日本政府开始大力提倡个性化、多样化、绿色设计。设计定位与市场定位并行,并不断探索新设计的新趋势。1953年电影《罗马假日》在世界各地上映之后,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奥黛丽赫本美丽的笑容与走路的姿态,而且电影中出现的维斯帕小型摩托车也同样与奥黛丽赫本一样风靡全球。之后,日本很多的设计企业也是派有关设计人员去意大利学习维斯帕摩托车的设计技术理念,弥补本国设计企业的不足,以此来提升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951年,由日本政府邀请美国著名的设计大师罗维赴日本讲授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使日本设计师得以了解世界最新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日本设计的起步1955年,当时世界最权威的建筑设计大师柯布西耶访问日本,举行座谈会,对日本战后的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看法。60年代,日本通过举办国际设计回忆、产品出口展览等活动开始把他们的设计理念推向世界,他们的电器、汽车和相机以精良的质量、商品质的外形设计和低廉的价格迅速打入国际市场。1981年,日本成立了设计基金会,组织国际设计双年大赛和大阪设计节,日本继欧美之后,已成为新的国际设计中心,日本设计也得到了国际工业设计界的认可。

三、总结

从二战后德国与日本设计文化的发展中,我们深受启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敢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地汲取其他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明。只有这样,才能让当今我国的设计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年

[2]何人可 《工业设计史》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樊超然 《工业设计概论》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年

[4]李敏敏 《世界现代设计史》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

作者简介:宫宁(1987-)山东人,研究生学历,先后获得南昌大学文学学士与艺术硕士学位,已在国际学术会议(EI、ISTP检索)、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主攻方向:平面设计、艺术设计史论。

推荐访问:德国 日本 战后 我见 设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