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典礼主持

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jnscsh   时间:2021-09-01 09:46:02   浏览次数:

有人称“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剪纸艺术蕴藏着我国劳动人民深厚的乡情美意,积淀了数千年的华夏文化于其中。它作为最朴实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可以说剪纸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之深,流行之广,容量之大,作者之多,是其它任何艺术形式所不及的。因此,剪纸艺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它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气魄,随着民族历史的不断发展而渊源流长。郭沫若同志咏赞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朽”。针对农村学生因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难都能买齐画笔、颜料、画纸等的现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剪纸工艺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对美术教学的热爱。

一、巧妙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

要想使得学生的剪纸技巧获得发展,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喜欢怎么剪,就怎么剪,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兴趣。例如:在一次剪纸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剪纸教学,我们让学生把自己的手放在纸上,沿手型轮廓勾勒下来。然后,让学生剪出来,一件作品就完成了。这样,使得学生都有了成就感,原来剪纸这么容易啊!接着,我们又变魔术似的,在一张学生的手的剪纸上剪出手纹,这样就更形象,更丰富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想动手去剪手纹的欲望。在学生剪的过程中,可以观察自己手纹的纹路,我们任凭他们自由的发挥。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诸多个性差异,我们对学生的作品均予以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得到的完全的施展,眼、脑、手得到了训练。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当一幅幅学生亲手制作的剪纸手的作品被展示在教室的墙壁四周和校园文化橱窗里时,学生享受到被肯定的快乐,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他们对剪纸的兴趣。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

1、物质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在学生剪纸时,除了准备剪刀和纸外,还要让学生准备充足的辅助材料。如:宣纸、胶水、广告色、毛笔等。通过适当的辅助材料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并引导他们剪出最高极致。如: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宜作品的染纸图案。经过精心折叠后巧妙的利用原来的图案色彩,将它剪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案别致的剪纸作品。进而,我们还发展了学生动手染纸。根据自己剪的作品,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颜料进行染纸。通过对图案设计、色彩配置和对各种技法的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情趣。

2、精神环境即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和谐而又利于交流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对认知具有动力功能。愉快时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思维比较活跃。反之,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认知活动的开展。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设良好的审美和学习氛围。良好的审美氛围由具体的环境和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而教师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举止言行等对学习氛围的创设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情绪饱满,言行举止富于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性,要以热情的态度真诚的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每一件作品、每一次勇敢的尝试,教师都要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真诚的关注。教师要主动和学生平等交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只有在融洽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充分敞开。他们的个性与情感得到充分张扬,创造力就会得到拓展,心灵得到净化熏陶。

三、适时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剪纸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以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指导学生剪纸。运用各种指导方式,使得学生有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机会。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他们怎么画,而是去理解他们的话,并帮助他们去完善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自己创新、积极思维。

学生在剪手形、窗花时可以没有形状、花纹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的剪纸。可是在剪京剧脸谱时就不同了,它是脸部特征和花纹的有机结合的一种艺术形象,对他们来讲有了一定的难度。我结合他们喜欢玩游戏的心理,让他们用剪刀在纸上走迷宫。学生感到新奇,抱着想试试的心理。当学生走出迷宫时,展现在面前的是形形色色的脸谱,我们看到了他们惊奇、高兴的表情。经过多次让学生走出不同的迷宫,使得他们对剪脸谱有了一定的掌握。我们趁机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脸谱迷宫。有些学生在模仿老师的脸谱迷宫中表现出一种选择性和创造性。对于他们每一张脸谱作品,我们都加以肯定,适时指导,使学生重新获得了创作的热情,使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奠定了学习的动力。对我们以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会乐意接受,有助于他们创造的思路。

(作者电话:15897820318;信箱:caoxiangcong.2008@163.com)

推荐访问:剪纸 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