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经济工作

高职铁路综合演练场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3-31 08:40:25   浏览次数:

摘 要 为加强高职铁路专业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山东职业学院与企业合作建设集铁路工程、信号及牵引供电于一体的铁路综合演练场,提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解决合作企业职工培训难的问题,实现校企共赢。

关键词 综合演练场;校企合作;铁道线路;铁道信号;接触网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51-03

1 铁路综合演练场建设背景

目前,我国铁路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铁路跨越式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人才流失比较严重。铁路工务从业人员中技师不足4%,高级工仅占26%,机车驾驶人员每隔5年就流失20%,这种状况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铁路企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铁路专业为铁路企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掌握现代铁路基本技术理论,又具有较强的铁路施工、维护保养、驾驶运用等实践技能的高技能专业人才。为加强学生实岗历练,学生要亲临其境、上道(车)作业,必须进行反复的岗位技能训练。除了铁路高职院校输送的高技能人才之外,铁路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技能培训与鉴定、继续教育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铁路综合演练场是山东职业学院与济南铁路局校企合作共同投资建设的集工务、电务及电力牵引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场所。铁路综合演练场符合目前电气化铁路发展方向和高职铁路专业发展的趋势,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是集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中心。

2 建设方案

铁路综合演练场建设项目包括铁路线路部分建设、铁路信号部分建设和牵引供电部分建设。

铁路线路建设方案

1)铁路线路平面图如图1所示(单位:m)。

2)铁路线路平面设计说明。

①岔前6.25 m的直线,方便设置信号设施。

②12号可动心轨砼岔枕提速道岔岔后采用半径为400 m连接曲线,线间距5 m。

③9号普通单开道岔岔后采用半径为180 m连接曲线,线间距5 m。

④12号可动心轨砼岔枕提速道岔主线辙叉尾与9号普通单开道岔的始端之间插设4.25 m的夹直线。

⑤岔前12号可动心轨砼岔枕提速道岔侧线、12号可动心轨砼岔枕提速道岔均采用P60钢轨;4.25 m的夹直线、9号普通单开道岔主线及侧线均采用P50钢轨。

⑥12号可动心轨砼岔枕提速道岔侧线后端入棚前直线段设置2.5 m宽的平交道口一处,具体位置可结合施工现场情况确定。

⑦采光板棚房前线路均不用于停放机车车辆,地面需整平、夯实,按要求铺道碴,铺设轨枕,安装轨道结构。

⑧采光棚房内三股线用于停放机车车辆。机车车辆停放位置地基需分层夯实。

⑨采光棚房需单独进行设计,设计有控制室和教学做一体教室,可在后期单独修建。

3)铁路线路纵断面图。铁路综合演练场线路纵断面图如图2所示(单位:m)。

4)铁路综合演练场线路横断面图如图3所示(单位:m)。

5)铁路线路纵横断面设计说明。

①结合地形和教学要求,本地段路基采用前段为路堑、后段为路堤的设计。

②12号可动心轨道岔考虑要联结信号装置、扳动装置,前段49.454 m设计在平坡上,以保持各部分尺寸的正确性。

③中段66.667 m采用坡度为12‰,超过规范要求的6‰,线路不停车、不跑车。9号道岔采用人工扳道,考虑地形及教学使用设计。

④停放机车车辆轨道必须保持水平,防止溜车。后段39.653 m为平坡,平坡段起点距地沟起点为6.641 m,不符合规范要求的12.5 m,线路不跑车,仅作教学基地使用而设计。

⑤路堑段双侧设置侧沟,不填不挖段和路堤段结合地形,在线路一侧设置排水沟,确保轨道及路基不积水。不填不挖段和路堤另一侧采用地面排水,但要做好排水顺坡。

⑥侧沟和排水沟纵坡依地形而设,汇水面积较小,底宽0.4 m,深0.4 m,两侧边坡均为1:1.5。路堤和不填不挖段护道宽取2 m,路堑平台取1.5 m,设置2%的向侧沟、排水沟的排水坡。侧沟采用浆片石铺砌。

⑦道床采用石灰石碎石道碴,采用轻型轨道的标准,厚度0.35 m。单线区段道床顶宽2.9 m,边坡坡度1:1.5,底宽4.0 m。道岔部分道床宽度依设计而定。

⑧路肩考虑供电接触网的设置和教学使用,采用1.5 m宽度。单线区段路基面宽7.0 m,路基面上设置路拱,路拱中心高0.15 m。道岔部分路基面宽度依设计而定。

⑨路堑边坡坡度采用1:1.25,边坡防护可使用浆砌片石护坡。路堤边坡坡度均采用1:1.5。

⑩岔前直线段、12号可动心轨道岔及岔后侧线采用P60钢轨,Ⅲ型砼轨,道岔部分按标准图铺设,其余部分轨枕按每公里1667根铺设。

9号道岔及其后的主线和侧线采用P50钢轨,9号道岔部分采用木枕,按标准图铺设。其后的主线和侧线采用砼枕,可根据材料情况,采用Ⅱ型砼枕,按每公里1520根铺设。

路堑地段向下挖土,原地面夯实。不填不挖地段和未入棚前的路堤地段基底均向下挖0.3 m,分层回填夯实。可根据现场土质调整方案。路堤填土可利用挖方地段的土方、排水沟土方,分层填筑夯实。

采光板棚房内路基基底向下挖深0.3 m,采用三七灰土回填,分层夯实。路堤填土高度0.7~1 m,分层回填夯实。

采光板棚房若同期开始建设,同时要完成棚房的地基处理和土方填筑工作,棚房区域内单侧排水沟可移至棚房外侧。

铁路信号部分设计方案

1)铁路信号设备布置图如图4所示。

2)铁路信号设计说明。

信号机部分:4个调车信号机,信号机全部采用矮柱调车信号机。

转辙机部分:①1#道岔是四点牵引道岔,尖轨和可动心轨均为双机牵引,需要各配置2台S700K电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标注⑤~⑿表示此处需要接入一个5芯电缆,放置一个12方向电缆盒。其他位置相同符号意义相同。②1#道岔要求采用外锁闭方式,尖轨和心轨处需要配备外锁闭装置。③3#道岔采用ZD6电动转辙机单机牵引。

3)轨道电路部分。配备一送二受轨道电路设备及安装装置一套,配备一送一受轨道电路设备及安装装置3套。D1、D3,D5,D7信号机处设绝缘节,D3,D7为一送二受轨道电路受电端,信号机放置于道岔警冲标后,信号机处需要放置一个12方向电缆盒,其中点表示送电端,加号表示受电端。

4)室内信号部分。室内设备按小站6502电气集中方式配套设置,包含电源屏一套、控制台一段、组合架两架、分线盘一面、继电器组合若干。

牵引供电接触网部分设计及说明

1)接触网平面图。本接触网设计本着小而全的原则,在保证接触悬挂的各种技术条件下尽量采用多种接触网设备和结构,以满足培训需要。铁路接触网平面图如图5所示。

2)接触网部分设计说明。

①接触网在棚房以外一条正线和两侧线共设三个锚段(1~15号支柱间、2~14号支柱间、4~13号支柱间)、两个线岔。

②9、10号柱之间为软横跨结构;11、12号柱之间为硬横跨结构。

③悬挂类型: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整体吊弦;THJ95承力索+CTHA-120接触线;工作张力:15 kN+15 kN。

④导线高度:结构高度为1400 mm,接触线悬挂点高度:6450 mm;侧面限界为2500 mm。

⑤补偿装置采用滑轮式:1:3滑轮组;钢筋混凝土坠砣;17型坠砣杆。

⑥中间支柱:使用矩形横腹杆式钢筋混凝土支柱;软横跨支柱:等经圆钢筋混凝土支柱;硬横跨支柱:GY系列桁架式硬横跨钢柱;跨距均为15米。

⑦定位方式:采用新型定位器,线岔处采用LY定位,其余采用正定位和反定位两种形式。“之”字值为150~

200 mm。

⑧腕臂为绝缘腕臂(弦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

⑨线路上设有分段绝缘器两处(分别在8、10号柱和9、11号柱之间);中心锚节(6、8号柱之间)、线岔(3、4号柱之间;5、7号柱之间)各一处。

⑩供电方式:直供加回流方式;设馈电线、电连接线、回流线、吸上线(3处)等设备。

3 社会效益

铁路综合演练场为山东省高职院校独有,是国内领先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开放性实习实训基地,已于2012年初建成使用。演练场运行一年多以来,为学校相关专业、铁路企业培训铁路人才1000余人次,效果良好。

提高了学校铁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铁路综合演练场具有工种齐全、设备先进、生产性强、多专业共享、使用效率高等鲜明特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极大地带动了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通信信号、铁道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改善了校内实习实训条件,推动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实践性教学水平,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了“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相通,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增强了服务于铁路在职培训的能力 铁路综合演练场的建成使用,为铁路复转军人培训、职工岗前培训、工种技能培训与鉴定、铁路比武练兵以及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等提供了实践场所和设施。同时,学院发挥了在铁路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对济南铁路局在职职工开展铁道工程、机车车辆、铁道信号、电气化铁道技术等专业的岗位培训等工作,实现了校企共建共赢,成为校企合作的经典案例。

参考文献

[1]赵永君.接触网检修与维护[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72-75.

[2]解宝柱,曾润忠.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12-14.

[3]林瑜筠.铁路信号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33-35.

推荐访问:演练 高职 铁路 实施 综合


[高职铁路综合演练场的设计与实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