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秘网    > 总结报告

历史文献纪录片的表现及尺度

作者:jnscsh   时间:2022-02-21 08:42:17   浏览次数: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和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北京卫视《档案》栏目制作了大型系列历史文献纪录片《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这一系列纪录片的推出为中国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做出了探索和尝试。

作品呈现特色分析

(一)格局大气势大

1.作品选题及叙述视角站位高远。抗战题材的纪录片已经出现很多,本片选题是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这在同是抗战题材的作品中尚属首次,片中所有的人物、事件放在一个大时代、一个历史转折点,视野放眼到全中国、甚至世界。大时代、大场面,具备了大格局的基本要素。在作品中,每一集几乎都有对全球战争格局及背景的观照,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坐标中定位中国的抗日战争所处的位置和地位。

2.表现手段营造强大气势。影[向一部影视作品气势形成的因素包括场面、色调、节奏、音响、音乐、气氛等,本片中运用的镜头、色调、叙事节奏、音响音乐都为作品营造r强大气势。以第一集为例,叙述人从哈尔滨抗战纪念馆讲起,仰拍纪念馆,配合铿锵有力的音乐,展现历史的厚重感。

3.价值关注高远鲜明。影视作品中故事或者事件本身所展现的价值同样决定作品的格局,《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中通过一个个历史事件最终展现的是正义与邪恶、生与死、忠诚与背叛、勇敢与怯懦这样的价值层面,这些对于中华民族,尤其是当前的国家、民族和人民而言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和鼓舞作用。应该说,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推出的这部系列纪录片体现了主流媒体在复杂的媒体环境下坚持正义、忠诚的价值判断,承担了主流媒体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二)舆论导向明确

1.对中共在抗战中的历史功绩给予客观的评判。随着看待历史的眼光越发客观,抗战史中也有一些新的信息被公布和挖掘。近年来,反映国民党军队抗战历史的影视剧陆续播出,人们更客观全面地了解国共合作抗日争取民族解放的那场伟大战争的真实情况。但不容忽视的是, 一些混淆视听的言论也开始出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功绩亟待有影视作品给予系统全面的梳理和展现。

2.对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题材纪实作品缺乏进行弥补。近些年,港澳台媒体对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作战题材给予了关注。比如《冷暖人生》对抗战期间的老兵持续关注,先后推出《台儿庄战役最后的指挥官》、《台儿庄战役——老兵不死》、《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和《走出野人山的女兵》等;《凤凰大视野》栏目对此题材也多次涉及,《决胜——台儿庄战役70周年祭》、《孙立人沉浮录》、《中国远征军》、《将军一去——黄埔抗战将领殉国录》和《1937南京沦陷真相》等,多次聚焦抗战期间的国民党军队。目前对于中共敌后战场的纪录作品还比较少,“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在恰当的时机将关注点聚焦在抗战中的中国共产党,弥补了题材的欠缺,平衡和引导了舆论。

3.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正名。当前我国电视中一些抗战剧一味地矮化、弱化敌军的实力,同时也弱化了战争的残酷和丑恶,使观众全然感受不到沉重的历史背景、看不到抗战中中华民族被迫反抗的悲壮。

《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的第一集中,当叙述人字字铿锵地将在东北抗日的牺牲名单读出的时刻;当讲到在14年的抗战中,数以万计的英烈牺牲在东北的时刻;当说到赵一曼被敌人残酷折磨,最终被杀害的时刻,观众的心情都应该是沉重的。

4.揭露日本右翼分子对历史的歪曲。日本右翼分子在有关抗日战争的许多关键问题上大肆歪曲历史,他们否认“慰安妇”、“南京人屠杀”、“731细菌部队”等令人发指的行径,本片则用大量翔实的资料给予有力的回击。

(三)叙事清晰系统

1.线索清晰,内容丰满立体。在叙事线索上,该片以时间为叙事的主轴,从九一八事变日军在东北发动侵华战争开始,按照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取得最后胜利的时间线索安排内容。在时间主轴的各个切面上又选取了人量的事件进行交叉叙述,不同行动、不同场景不断切换,将复杂的历史背景有序地呈现。既有时间脉络,又强化了空间感,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不同情节的相互联系中。

2.节奏紧凑、扣人心弦。本片的外在节奏是用视觉、听觉令观众直接感受的节奏。比如在峰峦叠嶂的外景拍摄时采用了摇臂,对景别的摇移使画面充满雄浑壮阔的气势,带给观众鼓舞振奋的心理感受。内在节奏是由作品中情节的矛盾冲突,给人物的内心情感带来的震撼所产生的节奏。比如在第九集,讲述烈士陈若克牺牲之前被敌人拿着她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相威胁,但她只说了一句:“要杀就赶紧杀。”烈士决绝的壮举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

3.不断铺没的悬念增强故事性。悬念的设定是本部纪录片的重要叙事手段,编导利用观众对人物命运、情节发展的期待心理,使以往表现沉闷的情节变得引人人胜,通过一个又一个悬念,维持并不断加强观众的收视欲望。

4.细节刻画真挚感人。本片编导特别注意从历史文献资料中寻找鲜活的历史细节,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完全抛弃了过去平铺直叙的创作方式,通过设置富有意义的情节,在一定的时空内,表现相对完整和连续的矛盾冲突。在叙述情节过程中重点渲染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在细节中刻画人物性格,以活生生的人物个性去感动受众。大历史的宏观背景叙述与细节的陌生化描述,恰到好处地凸显了抗战题材纪录片的张力。

(四)表现手段多样而节制

1.标志性外景地的选取。与以往节目的录制模式有很人的不同,本片叙述者亲身走人了各个抗战地区以及抗战的标志性符号——纪念碑、纪念馆等。观众在收看该片时与叙述人一起故地重游,一起触摸历史,获得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2.室内情节的场景再现。除了外景地的摄制,很多历史事件都采用了室内情节场景复原的手段进行表现。比如关押赵一曼烈士的牢房,叙述人走进东北抗战纪念馆内一比一还原的刑讯室,烙铁、炭火、刑具,墙上地上血迹斑斑都被镜头展示,观众获得强烈的历史真实感。

3.用量较少的情节再现。与场景再现不‘样,情节再现在本部纪录片中并不频繁。因为情节再现表演性会更强,如果像剧情类纪录片一样,充斥人量的情景再现,文献纪录片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就会受到削弱。所以,本片对于这一手段的运用比较节制和到位。比如1938年晋察冀边区李家村用豆子选举的情景,此处用情景再现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

启示

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西方纪录片创作模式的借鉴,在我国纪录片市场化的过程中,怎样把人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拍得好看,怎样实现其纪实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是创作者们共同追求的日标和方向。我国很多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在画面表现力和叙事风格上都有了突破,这为作品带来了更强的生命力。但纪录片毕竟不是剧情片,如何在尊重史实、保持纪录片纪实风格的基础上实现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是当前历史文献纪录片面临的问题。历史文献纪录片要不要讲故事?要不要“情景再现”?如果过分强调故事化、艺术性,又可能造成作品失实,这些问题引发了很多争议。

《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做足了文献纪录片应做的功课,摄制组投入近百人,走遍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原址,寻访了30多处抗日战争遗迹,行程近两万公里,拍照材料超过6000分钟,找到了大量宝贵的音像材料、档案材料。

前期的充分准备决定了作品最大限度地以文献史实为依据。每一个镜头尽量如实地反映历史,每一句解说都查之有据,详尽牢靠。在这个基础上,叙述人走出了摄影棚,沿着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足迹,走入各个现实或模拟场景,抚今追昔,这就大大拓展了作品的叙事空间。

但《砥柱中流——伟人的敌后抗战>中场景的复原和叙述者的表演都是节制的。纪录片作品创作的基本原则是真实,故事化、艺术化是当前纪录片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对于历史文献类纪录片而言,使用此类表现手法应节制和谨慎。《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没有大量使用“情景再现”的手段,只是在几个小段落运用了这个手段,而且是点到为止。这就使作品不会如脱缰的野马,毫无真实的边界,从而走向虚构。

推荐访问:历史文献 纪录片 尺度 表现